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min和麻醉后5min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的差异。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1min时两组患者HR、SpO2、MA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两组患者HR、SpO2、MAP时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采用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19-01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退,心血管系统功能较差,在手术麻醉时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十分重要。我院将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全麻诱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80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为(74.1±10.3)岁;体重42~78kg,平均体重(64.1±11.5)kg;男性48例,女性3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高血糖4例,冠心病7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麻醉前60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01mg/kg,经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异丙酚1.0mg/kg,维库溴胺0.1m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控血浆浓度控制为2.0ng/ml[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和麻醉后5min(T2)时HR、SpO2、MAP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T0比较,T1时两组患者HR、SpO2、MA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1时观察组HR、SpO2、MAP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患者HR、SpO2、MAP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討论
  全麻气管插管对咽喉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极为不利[2]。麻醉诱导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此剧烈的波动对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易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u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类似于芬太尼,在机体内易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持续输注后半衰期不变,停药后3min左右即可完全恢复,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镇痛作用强等优点,能明显减轻心血管反应而不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3]。
  传统的给药方式很难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和足够的麻醉深度,易发生药物蓄积。靶控输注的给药方式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药代动力学有机结合,由计算机控制麻醉药物的输注速率,调节麻醉深度,简便易行、可控性和精确度高,较适合于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4]。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采用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仁龙,王珊娟,杭燕南.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2):100~102.
  [2]陈虎,刘春,李有长.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妇科宫腔镜电切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2):206~207.
  [3]RevueltaM,PaniaguaP,CamposJM,etal.Validationoftheindexofconsciousnessduringsevofluranceandremifentanilanesthesia:acomparisonwiththebispectralindexandthecereralstateindex[J].BrJAnaesth,2008,10(1):653~658.
  [4]刘学锋,王忠义,杜永君.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9):1060~10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深化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院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对7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对ICU内的危重症患者疾病治疗,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1-2008.1入住ICU的45例清醒患者,依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音乐,以2次/日,30分钟/次,进行音乐治疗。结果:显效38例,无效5例,因病情突变中断治疗2例。结论:音乐治疗在ICU中的临床应用表明音乐治疗法可调节人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孤独等心理,融洽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需要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应用放疗同时痰热清静点,对照组28例只做常规放疗。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3.4级发生率分别为,3.4级肺炎平均发病剂量分别为62GY,和55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35天和30天。结论:痰热清能有效预防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推迟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对减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斜口方向不同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或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M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到硬膜外腔(即垂直法);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即水平法)。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腰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7及1个月比较,P组腰痛发生率较M组降低
期刊
【摘要】  目的:采用质量控制方法降低动物咬伤病人狂犬疫苗漏接种率。方法:未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前狂犬疫苗接种病人603例(对照组),主要由于病人缺乏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护士宣教工作不到位。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加强宣传及健康指导,专题培训动物咬伤病人处理流程后狂犬疫苗接种741例(观察组)。结果:两组动物咬伤病人狂犬疫苗漏接种率分别为9.45%、1.9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99.54,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14-01    根据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在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用西比灵加维生素B1和维生素E治疗24例偏头痛患者,取得一定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4例患者的选择均参照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4条诊断标准,病程1年以上。男5例,女19例,年龄均在40岁上,最大56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自然生活。6周以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体重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6周后,康复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0.0%,P<0.01),两组体重指数,血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薄层液基涂片技术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方法:选用有对比意义的二组病例。计有腺癌性胸腹水液基涂片74例。小细胞未分化痰涂片40例。采用免疫组化二代二步法进行染色。结果:腺癌性胸腹水薄层液基涂片中腺癌细胞对CEA抗体显阴性,间皮细胞对mesothelin(间皮素)抗体显阳性;小细胞未分化痰涂片中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对CHA抗体显阳性。淋巴细胞对LCA抗体显阳性。结论:免疫组化的抗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磷酸铝凝胶对洗胃后胃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97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在机械洗胃后予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日。治疗组50例在机械洗胃后立即注入磷酸铝凝胶80g,并同时予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日。结果:急性中毒机械洗胃后立即注入磷酸铝凝胶对治疗胃出血及缩短留院时间上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中毒;磷酸铝凝胶;胃出血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恒温湿化气道在人工气道中的湿化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输液泵持续湿化气道,利用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湿化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气道黏膜出血,痰栓,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度,气道黏膜出血,痰栓,肺部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灭菌注射用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