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学习、研究中国,这为我国报刊“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报刊社在“走出去”过程中探索出新模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总体态势:多点布局,持续发力
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相关统计,我国有近1.2万种报刊,其中有8000多种报刊在海外发行,该公司每年出口10余个语种的中国报刊近300万册(份)。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已在境外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9个,其中,从事期刊出版业务的分支机构14个,报刊及新闻采编分支机构275个,数字出版子公司15个,出版物发行网点65个(包括网络书店4个),出版教育、培训、版权、信息服务机构7个。另外,通过收购或参股建立的海外网点有10个。
据统计,中国报刊在境外出版发行并有一定影响的报刊大致分为六类:第一类是以旅居海外的华侨、中国留学生和懂中文的华人为读者对象的大众报刊。如《咬文嚼字》的合订本在新加坡已发行超几十万册。第二类是侨刊乡讯,主办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侨刊乡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为海外游子提供家乡各种信息的重要传统媒体。第三类是以外国人为读者对象的外文学术期刊。目前中国有200多种用英文出版的各类学术期刊,这些期刊有一定的学术水准,成为中国学术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一支生力军。第四类是《今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积极主动到海外办报刊。这些报刊坚持“本土化”战略,稳扎稳打,经过长期的探索,走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第五类是外宣期刊。以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北京周报》(英文)、《今日中国》(中文、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人民画报》(中文、英文、俄文、韩文)、《人民中国》(日文)、《中国与非洲》(英文、法文)等多家外文刊物组成外宣期刊基本方阵。它们在新中国对外传播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六类是边境期刊。这类期刊主要由地方省市区主办,如在边境地区比较活跃的《伙伴》(俄文)、《金桥》(韩文)、《湄公河》(泰文)、《占芭》(老文)、《吉祥》(缅文)等边境外文刊,在对外传播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期刊“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长期以来,我国报刊“走出去”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输出产品,如《考古》;二是到海外办报刊,着力于“本土化”,如《今晚报》和《今日中国》;三是版权合作,如《中国国家地理》;四是借助网络、手机等平台开拓数字化传播,如《中国新闻周刊》。
回顾过去,中国的外宣期刊一直都是在中国大陆策划编辑和印刷出版,远离目标读者和发行市场,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读者需求,影响十分有限。因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期刊开始尝试“走出去”,直接到海外办刊。
20世纪80年代,《今日中国》英文北美版和阿拉伯文版把印刷发行环节分别前移到美国和埃及。随后,国内一些报刊,如《今晚报》、《读者》、《中国国家地理》和《中国新闻周刊》等,也走出国门办报刊,到海外出版发行,在“走出去”方面积极探索。
尽管如此,还应看到,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不属于强势媒体,缺乏足够强大的话语权。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我国“走出去”报刊的整体经济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内在结构、市场化运作等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化运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因而,我国报刊开拓国际市场、吸收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对世界传媒格局改变没有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可见,我国报刊“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而紧迫。
策略:抓住关键,寻求突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任务和要求。从《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到《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若干意见》,国家出台一系列新政加大“走出去”力度,尤其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传媒集团,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出版传媒品牌,使新闻出版产品、服务、企业、资本“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利好新政将逐步“发酵”,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刊“走出去”要抓住机遇、谋划未来,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实行本土化策略。早期“走出去”的中国报刊几乎都是用中文出版,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可以说是中国报刊的海外版。这些海外版报刊主要针对当地华人读者群,宣传大陆各地政府形象、政策变化,以及为招商引资服务。这些报刊虽然在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现“本土化”和落地生根,在当地读者眼中还是一份外来报纸,难以同当地本土报刊竞争。因此,创办具有本土竞争力的外文报刊就成为中国报刊“走进去”的必由之路。
借助海外资本市场。借助境外资本市场,采取并购、合作、参股、债转股等方式在海外“扎下根”,是中国报刊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中国报刊“走进去”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集团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利用国际资源,包括通过各种融资与合作途径,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渠道等,比如与国外传媒集团共同投资,在世界各地市场收购当地媒体;二是与国外传媒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销售中国传媒产品,这种模式主要是借助外国成熟的销售渠道,为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打开通道。此外,我国报刊传媒集团还可以直接投资国外媒体,与其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利用数字技术开拓国际市场。中国报刊在“走出去”中可以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世界传媒业的交流与合作。如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欧华时报社合作,将其作为集团“数字报纸”的欧洲代理点。2009年,集团在欧洲新增数字报纸销售5000多份。截至2010年,集团在欧洲全年数字报纸发行量达到2.6万份,出口创汇59.1万美元。中国报刊在“走出去”中,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新媒体,可以增强传播的宽度与广度,如人民画报社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还出版多个语种的网站,并和日本星火产业有限公司版权合作在日本出版《中国视野》(日文),建有中国专题图片库(中英文),同时与一些海外商业数字运营商合作出版电子杂志(中、英、俄、韩四种语言),并建成收录60多年报刊资料的多媒体数据库。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人才国际化是报刊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没有国际化人才,中国报刊参与国际化竞争将是十分困难的。中国报刊“走出去”需要一支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队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领军人才。
总之,面对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国报刊在“走出去”中要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利用新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体态势:多点布局,持续发力
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相关统计,我国有近1.2万种报刊,其中有8000多种报刊在海外发行,该公司每年出口10余个语种的中国报刊近300万册(份)。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已在境外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9个,其中,从事期刊出版业务的分支机构14个,报刊及新闻采编分支机构275个,数字出版子公司15个,出版物发行网点65个(包括网络书店4个),出版教育、培训、版权、信息服务机构7个。另外,通过收购或参股建立的海外网点有10个。
据统计,中国报刊在境外出版发行并有一定影响的报刊大致分为六类:第一类是以旅居海外的华侨、中国留学生和懂中文的华人为读者对象的大众报刊。如《咬文嚼字》的合订本在新加坡已发行超几十万册。第二类是侨刊乡讯,主办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侨刊乡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为海外游子提供家乡各种信息的重要传统媒体。第三类是以外国人为读者对象的外文学术期刊。目前中国有200多种用英文出版的各类学术期刊,这些期刊有一定的学术水准,成为中国学术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一支生力军。第四类是《今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积极主动到海外办报刊。这些报刊坚持“本土化”战略,稳扎稳打,经过长期的探索,走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第五类是外宣期刊。以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北京周报》(英文)、《今日中国》(中文、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人民画报》(中文、英文、俄文、韩文)、《人民中国》(日文)、《中国与非洲》(英文、法文)等多家外文刊物组成外宣期刊基本方阵。它们在新中国对外传播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六类是边境期刊。这类期刊主要由地方省市区主办,如在边境地区比较活跃的《伙伴》(俄文)、《金桥》(韩文)、《湄公河》(泰文)、《占芭》(老文)、《吉祥》(缅文)等边境外文刊,在对外传播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期刊“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长期以来,我国报刊“走出去”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输出产品,如《考古》;二是到海外办报刊,着力于“本土化”,如《今晚报》和《今日中国》;三是版权合作,如《中国国家地理》;四是借助网络、手机等平台开拓数字化传播,如《中国新闻周刊》。
回顾过去,中国的外宣期刊一直都是在中国大陆策划编辑和印刷出版,远离目标读者和发行市场,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读者需求,影响十分有限。因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期刊开始尝试“走出去”,直接到海外办刊。
20世纪80年代,《今日中国》英文北美版和阿拉伯文版把印刷发行环节分别前移到美国和埃及。随后,国内一些报刊,如《今晚报》、《读者》、《中国国家地理》和《中国新闻周刊》等,也走出国门办报刊,到海外出版发行,在“走出去”方面积极探索。
尽管如此,还应看到,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不属于强势媒体,缺乏足够强大的话语权。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我国“走出去”报刊的整体经济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内在结构、市场化运作等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化运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因而,我国报刊开拓国际市场、吸收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对世界传媒格局改变没有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可见,我国报刊“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而紧迫。
策略:抓住关键,寻求突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任务和要求。从《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到《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若干意见》,国家出台一系列新政加大“走出去”力度,尤其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传媒集团,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出版传媒品牌,使新闻出版产品、服务、企业、资本“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利好新政将逐步“发酵”,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刊“走出去”要抓住机遇、谋划未来,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实行本土化策略。早期“走出去”的中国报刊几乎都是用中文出版,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可以说是中国报刊的海外版。这些海外版报刊主要针对当地华人读者群,宣传大陆各地政府形象、政策变化,以及为招商引资服务。这些报刊虽然在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现“本土化”和落地生根,在当地读者眼中还是一份外来报纸,难以同当地本土报刊竞争。因此,创办具有本土竞争力的外文报刊就成为中国报刊“走进去”的必由之路。
借助海外资本市场。借助境外资本市场,采取并购、合作、参股、债转股等方式在海外“扎下根”,是中国报刊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中国报刊“走进去”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集团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利用国际资源,包括通过各种融资与合作途径,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渠道等,比如与国外传媒集团共同投资,在世界各地市场收购当地媒体;二是与国外传媒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销售中国传媒产品,这种模式主要是借助外国成熟的销售渠道,为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打开通道。此外,我国报刊传媒集团还可以直接投资国外媒体,与其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利用数字技术开拓国际市场。中国报刊在“走出去”中可以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世界传媒业的交流与合作。如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欧华时报社合作,将其作为集团“数字报纸”的欧洲代理点。2009年,集团在欧洲新增数字报纸销售5000多份。截至2010年,集团在欧洲全年数字报纸发行量达到2.6万份,出口创汇59.1万美元。中国报刊在“走出去”中,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新媒体,可以增强传播的宽度与广度,如人民画报社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还出版多个语种的网站,并和日本星火产业有限公司版权合作在日本出版《中国视野》(日文),建有中国专题图片库(中英文),同时与一些海外商业数字运营商合作出版电子杂志(中、英、俄、韩四种语言),并建成收录60多年报刊资料的多媒体数据库。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人才国际化是报刊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没有国际化人才,中国报刊参与国际化竞争将是十分困难的。中国报刊“走出去”需要一支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队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领军人才。
总之,面对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国报刊在“走出去”中要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利用新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