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要求能够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核心思维。只有从计算机学科思维的培养现状入手,才能够有效的采用任务驱动法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职院校 学科反思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4-01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的学生基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要能够实现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科的角度入手,分析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实现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从学科反思角度看待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学科思维基础较差,无法展开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职院校中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接触时间较短,缺少计算机基础的操作知识。如在出现计算机软件故障时,学生只会采用关机重启的方式来解决;另外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基础较差,如一些计算机语言同英语密切相关,而中职生未能掌握这些计算机语言,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时,甚至连键盘中的各个键代表什么都无法掌握。
第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较为传统。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的模式同其他的课程相同,即先通过教学课件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之后是学生上机操作,提交作业给老师进行评价。该种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不理想。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以及教师操作中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产生厌烦情绪,由此教学质量不佳。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要求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学科目标在于让中职生能够拥有计算机创新研发思维。中职院校计算機基础教学课程时间有限,而关于计算机的内容是无限的,要求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全面的计算机探究思维,即能够自行展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研发创新。
二、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建议
(一)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因人而异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
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即让中职院校学生以本专业课程为主,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视不足,教学活动无法按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所展开。因而要求能够转换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利用任务驱动法展开中职生的打字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围绕在一分钟内打100字为任务,以完成任务的成果检验和学习过程的总结来改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缺少自主性的现状,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和解决的计算机学习体系。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计算机学科思维
由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学生呈现出计算机学科思维严重不足的教学现状。即学生利用计算机上机课进行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消遣活动,如登录QQ聊天、打游戏等等活动,因而要求能够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思维,即实践操作能力、探究思维能力等等。如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采用模拟训练法展开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实现积极探究合作。如教师在教学“如何浏览网页?”一课教学中,利用网络中已经安装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模拟进行浏览器的登入,进入到设定好的网页中同同学或是老师进行聊天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的兴趣,能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并且能够掌握到应有的操作技能。另外还有互动式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手段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计算机学科思维的培养需求出发所设定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要求中职生能够发挥自主探究能力,即在进行课堂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教学后,能够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中职生在课后自行进行实践操作的深入探究学习。要求能够发挥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延展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等,使得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达到课程固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4):59-62.
[2]陆汉权,何钦铭,徐镜春.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55-5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职院校 学科反思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4-01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的学生基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要能够实现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科的角度入手,分析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实现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从学科反思角度看待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学科思维基础较差,无法展开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职院校中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接触时间较短,缺少计算机基础的操作知识。如在出现计算机软件故障时,学生只会采用关机重启的方式来解决;另外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基础较差,如一些计算机语言同英语密切相关,而中职生未能掌握这些计算机语言,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时,甚至连键盘中的各个键代表什么都无法掌握。
第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较为传统。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的模式同其他的课程相同,即先通过教学课件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之后是学生上机操作,提交作业给老师进行评价。该种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不理想。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以及教师操作中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产生厌烦情绪,由此教学质量不佳。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要求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学科目标在于让中职生能够拥有计算机创新研发思维。中职院校计算機基础教学课程时间有限,而关于计算机的内容是无限的,要求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全面的计算机探究思维,即能够自行展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研发创新。
二、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建议
(一)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因人而异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
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即让中职院校学生以本专业课程为主,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视不足,教学活动无法按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所展开。因而要求能够转换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利用任务驱动法展开中职生的打字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围绕在一分钟内打100字为任务,以完成任务的成果检验和学习过程的总结来改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缺少自主性的现状,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和解决的计算机学习体系。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计算机学科思维
由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学生呈现出计算机学科思维严重不足的教学现状。即学生利用计算机上机课进行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消遣活动,如登录QQ聊天、打游戏等等活动,因而要求能够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思维,即实践操作能力、探究思维能力等等。如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采用模拟训练法展开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实现积极探究合作。如教师在教学“如何浏览网页?”一课教学中,利用网络中已经安装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模拟进行浏览器的登入,进入到设定好的网页中同同学或是老师进行聊天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的兴趣,能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并且能够掌握到应有的操作技能。另外还有互动式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手段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计算机学科思维的培养需求出发所设定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要求中职生能够发挥自主探究能力,即在进行课堂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教学后,能够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中职生在课后自行进行实践操作的深入探究学习。要求能够发挥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延展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等,使得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达到课程固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4):59-62.
[2]陆汉权,何钦铭,徐镜春.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