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我就来到了井溪乡工作,身处脱贫攻坚一线,能力素质得到极大提升,但工作中的压力也着实不小。如今,万源市出台了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相关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万源市井溪乡党委书记查光强说。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肩上责任重、思想压力大。为此,万源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从思想、健康、安全、成长等方面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反向约谈,畅通倾诉渠道
2017年11月,万源市委组织部干部股收到大竹镇副镇长骆仕勇的来信。他在信中反映:“我在万源市大竹镇工作,家住万源市河口镇。母亲患有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父亲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而妻子又在万源市大沙乡的学校工作,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脱贫攻坚任务重,我有时几个月都回不了家,即使偶尔回一次家,还要在路上奔波4个多小时。恳请组织将我交流到离家较近的乡镇工作。”
像骆仕勇一样通过“反向约谈”机制向市委及组织部门倾诉心声、表达意见的情况已成为万源市的常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国洲表示:“‘反向约谈’是党员干部主动找组织反映、沟通和说明有关情况问题的一種预约谈话方式。我们建立‘反向约谈’机制,让党员干部有了倾诉意见、获取意见的机会,组织部门也能由此及时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
根据《万源市党员干部“反向约谈”办法》,党员干部可就“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其他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情况”“个人实际困难、思想情绪、工作压力”等内容进行倾诉表达。
万源市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万国刚介绍说:“整个约谈过程规范有序,需经过‘预约—受理—约谈—办理—归档’几个程序。接到党员和干部的谈话预约后,被约谈对象原则上要在5个工作日内同约谈对象谈话。对约谈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能当场答复的就当场答复;当场不能答复的,要根据工作职能交由负责股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进行反馈。对与政策规定不符的诉求,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根据约谈程序,万源市委组织部在收到骆仕勇的信件后,立刻安排专人前往大竹镇了解情况。经走访了解,骆仕勇所反映的情况属实,而且干部群众对他的工作认可度很高。为解决骆仕勇的后顾之忧,万源市在接到来信后的20天内将骆仕勇交流到离他家较近的万源市秦河乡工作。
到秦河乡工作后,骆仕勇将组织的关怀变成工作的动力,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干劲更足了。
建立机制,保障健康安全
8月22日上午,井溪乡响水洞村村委会里一片繁忙景象,第一书记邓友文带着村干部们正热火朝天地打扫新修建的村文化室与卫生室。自2015年到响水洞村任第一书记以来,48岁的邓友文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
“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愣是没睡着,太让人心酸了。”来到村里的第一天,这个村的贫困状况给邓友文留下了深刻印象,“村里大多是土坯房屋,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也不好,更没有村集体经济”。
在邓友文等一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努力下,经过三年发展,村里修起了路灯、建起了学校、发展了花椒种植等产业,去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也达到5000多元。村子发展起来了,但邓友文的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去年,邓友文干工作时总是用手扶着腰,连简单的下蹲动作也变得困难起来。村干部们劝他去医院看病,但他总是说:“2018年是脱贫攻坚验收年,验收过了我就去医院。”
查光强介绍说:“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不是身体有疾病,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健康和待遇等问题,村干部辞职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通过谈心谈话来挽留干部,但要解决这一问题,制度的保障必不可少。”
万源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按照“不带病工作、不酒后工作、不超负荷工作、不在危险场所工作、不违章开展工作”的“五不守则”,建立起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健康管理机制、保险保障机制和应急救助制度。
“今年,市卫计局牵头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将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体检费用由市财政支出,每人1500元到2000元的标准,每年体检一次。”万国刚介绍说。
此外,万源市财政局和万源市人社局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参加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委托专业保险公司对3100多名尚未参加保险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集中办理保险。万源市财政局拿出200万元建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应急救援制度,对28名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情况的干部提供帮助。
“再过几天,邓友文将同其他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一起到医院体检。”万国刚说,“通过医疗机构的诊断,若需要长时间治疗、不能正常履职,我们将按照程序及时调整岗位。”
双向流动,打开成长通道
今年31岁的张勋,是井溪乡响水洞村村支部书记,担任村干部已有近三年时间。“如今,村上就缺少像张勋这样的年轻干部,年轻人思想活跃、能干事,希望有更多像张勋一样的年轻人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邓友文说。
按照“重品行、重实干、重公选”的选人用人导向,万源市派出大量年轻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目前已优先选派414名优秀年轻干部。
堰塘乡处于万源市的高寒山区,如今水泥道路修通了、村民新房建起来了、高山蔬菜种植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辛勤耕耘。”堰塘乡副乡长苟悦说,“虾叭口村是堰塘乡的贫困村,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春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今年31岁的他通过‘四类人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选拔,被任命为皮窝乡副乡长。”
如今,万源市已提拔14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佼佼者为乡镇党政正职、提拔15名成绩优异的“第一书记”到领导岗位。今年推荐的43名市级、县级个人表彰对象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占比达到56%。万源市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心爱护,让像张勋那样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更有动力了。
通过“双向流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能“下去”也能“上来”,这不仅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也为干部成长打开了通道。 (责编:张微微)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肩上责任重、思想压力大。为此,万源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从思想、健康、安全、成长等方面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反向约谈,畅通倾诉渠道
2017年11月,万源市委组织部干部股收到大竹镇副镇长骆仕勇的来信。他在信中反映:“我在万源市大竹镇工作,家住万源市河口镇。母亲患有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父亲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而妻子又在万源市大沙乡的学校工作,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脱贫攻坚任务重,我有时几个月都回不了家,即使偶尔回一次家,还要在路上奔波4个多小时。恳请组织将我交流到离家较近的乡镇工作。”
像骆仕勇一样通过“反向约谈”机制向市委及组织部门倾诉心声、表达意见的情况已成为万源市的常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国洲表示:“‘反向约谈’是党员干部主动找组织反映、沟通和说明有关情况问题的一種预约谈话方式。我们建立‘反向约谈’机制,让党员干部有了倾诉意见、获取意见的机会,组织部门也能由此及时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
根据《万源市党员干部“反向约谈”办法》,党员干部可就“党的建设、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其他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情况”“个人实际困难、思想情绪、工作压力”等内容进行倾诉表达。
万源市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万国刚介绍说:“整个约谈过程规范有序,需经过‘预约—受理—约谈—办理—归档’几个程序。接到党员和干部的谈话预约后,被约谈对象原则上要在5个工作日内同约谈对象谈话。对约谈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能当场答复的就当场答复;当场不能答复的,要根据工作职能交由负责股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进行反馈。对与政策规定不符的诉求,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根据约谈程序,万源市委组织部在收到骆仕勇的信件后,立刻安排专人前往大竹镇了解情况。经走访了解,骆仕勇所反映的情况属实,而且干部群众对他的工作认可度很高。为解决骆仕勇的后顾之忧,万源市在接到来信后的20天内将骆仕勇交流到离他家较近的万源市秦河乡工作。
到秦河乡工作后,骆仕勇将组织的关怀变成工作的动力,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干劲更足了。
建立机制,保障健康安全
8月22日上午,井溪乡响水洞村村委会里一片繁忙景象,第一书记邓友文带着村干部们正热火朝天地打扫新修建的村文化室与卫生室。自2015年到响水洞村任第一书记以来,48岁的邓友文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
“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愣是没睡着,太让人心酸了。”来到村里的第一天,这个村的贫困状况给邓友文留下了深刻印象,“村里大多是土坯房屋,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也不好,更没有村集体经济”。
在邓友文等一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努力下,经过三年发展,村里修起了路灯、建起了学校、发展了花椒种植等产业,去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也达到5000多元。村子发展起来了,但邓友文的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去年,邓友文干工作时总是用手扶着腰,连简单的下蹲动作也变得困难起来。村干部们劝他去医院看病,但他总是说:“2018年是脱贫攻坚验收年,验收过了我就去医院。”
查光强介绍说:“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不是身体有疾病,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健康和待遇等问题,村干部辞职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通过谈心谈话来挽留干部,但要解决这一问题,制度的保障必不可少。”
万源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按照“不带病工作、不酒后工作、不超负荷工作、不在危险场所工作、不违章开展工作”的“五不守则”,建立起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健康管理机制、保险保障机制和应急救助制度。
“今年,市卫计局牵头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将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体检费用由市财政支出,每人1500元到2000元的标准,每年体检一次。”万国刚介绍说。
此外,万源市财政局和万源市人社局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参加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委托专业保险公司对3100多名尚未参加保险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集中办理保险。万源市财政局拿出200万元建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应急救援制度,对28名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情况的干部提供帮助。
“再过几天,邓友文将同其他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一起到医院体检。”万国刚说,“通过医疗机构的诊断,若需要长时间治疗、不能正常履职,我们将按照程序及时调整岗位。”
双向流动,打开成长通道
今年31岁的张勋,是井溪乡响水洞村村支部书记,担任村干部已有近三年时间。“如今,村上就缺少像张勋这样的年轻干部,年轻人思想活跃、能干事,希望有更多像张勋一样的年轻人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邓友文说。
按照“重品行、重实干、重公选”的选人用人导向,万源市派出大量年轻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目前已优先选派414名优秀年轻干部。
堰塘乡处于万源市的高寒山区,如今水泥道路修通了、村民新房建起来了、高山蔬菜种植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辛勤耕耘。”堰塘乡副乡长苟悦说,“虾叭口村是堰塘乡的贫困村,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春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今年31岁的他通过‘四类人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选拔,被任命为皮窝乡副乡长。”
如今,万源市已提拔14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佼佼者为乡镇党政正职、提拔15名成绩优异的“第一书记”到领导岗位。今年推荐的43名市级、县级个人表彰对象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占比达到56%。万源市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心爱护,让像张勋那样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更有动力了。
通过“双向流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能“下去”也能“上来”,这不仅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也为干部成长打开了通道。 (责编:张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