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乡镇开展农机技能培训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简述提高乡镇农机技能培训水平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领导、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拓展多模式的农机技能培训,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农机培训;现状;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37-0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技能培训工作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农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乡镇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机技能培训水平,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 培训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1 培训现状 回顾庵东镇农机培训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级农机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镇村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机技能培训,主要以农机技能实用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关于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的“两个规定”,创建“平安农机”,实行绿色证书及高等院校进修等措施。3a来,共开展各类农机技能培训教育,以及函授教育和高等院校进修,高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等,累计5 000多人次。
1.2 面临问题 一是认识不清晰,工作力度不大。由于个别领导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农机培训可有可无。由于认识不清晰、抓培训工作力度不大,近几年来,培训次数减少,时间短,效果差;二是农机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老龄化。据农机年报表统计,农机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占48%,初中以上占52%,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60岁以上老龄4.5%,50~60岁占12.5%,50岁以下的占83%;三是缺乏创新意识。对新技术、新知识引进较少,培训教材内容不新鲜,仍然老一套的培训模式;四是农机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乡镇农机站从事农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有的转行外流,有的兼管其他工作。同时,在职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制约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五是农机培训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对农机培训教育资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较小,缺乏专业教材和相应的培训设施,同时经费不足也制约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等。
2 提高技能培训工作水平措施
2.1 加强领导,组织保障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认识,清醒地认识到农机技能培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乡镇党委、政府把农机技能培训教育工作摆在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到位。财政每年都应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用于农机技能培训。配备相关设施教材,从而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热情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2.2.1 加强培训计划制订 为确保技能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年初要下发文件,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进行部署、指导,年终总结表彰。由农机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技能培训的效果。
2.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与高效益的技能培训队伍,推动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对技能培训教师要定编、定岗,补充新鲜血液,每年有计划招聘农机人员充实到培训队伍中,使这支队伍后继有人;二是诚聘上级业务部门、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专家参与基层技能培训;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基层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委、政府在政治和生活上要关心专业人才,帮助解决好实际问题,使农机专业人员安心在基层工作;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教育。要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政治和理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在业务上,做到经常充电,政府出资,每年有计划选派到农机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深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2.3 加强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平台 为扎实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必须加强完善市、镇、村、专业合作社四级组织的网络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出面牵头并与上级有关部门、镇成校、村校及专业合作社,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机培训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快创建农机从业人员学习网,打造农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网上编制基层农机专业人员师资库,做好农机培训后的网上迫踪工作,加强老师与(下转142页)(上接137页)学员的信息互相交流,及时指导帮助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2.3 拓展多模式的技能培训
2.3.1 利用村文化学校开展技能培训 要充分利用村文化学校资源整合配置和综合功能优势,增强技能培训教育的活力,把村文化学校作为农机技能培训重点基地。政府牵线搭桥,由镇农机部门负责与镇成人学校、村文化学校互相联合,共同承担各类教育和培训任务,齐心协力,将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当好领导的参谋,建立村科技图书室,购买相关农机科技资料,给农机从业人员在空闲时间营造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
2.3.2 加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培训 为扎实做好镇村创建“平安农机”工作,树立一大批不同层次的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典型,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在培训方面要强化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关于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的“两个规定”。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创建“平安农机”村发放“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活动倡议信和拖拉机驾驶员安全知识学习读本等资料,增强广大机手、农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引导机手自觉遵守农机安全法规,自觉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
2.3.3 加大农机创业培训力度 要加大农机创业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农机企业家,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积极当好各级领导参谋,加大宣传力度,以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典型创业致富为事例,提升企业家的创业愿望,掀起创业热潮。由政府出资,有计划推荐农业企业家集中到农业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学习创业技能,企业经营管理,有关法律知识等。
2.3.4 加强“绿色证书”和学历教育培训 (1)加强“绿色证书”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实施已有10a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抓好绿证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组织发动,狠抓落实,让更多农机从业人员踊跃参加绿证培训。农机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的安排,因地制宜设置专业。(2)加强学历教育培训。学历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学历教育培育,提高学历,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更好为“三农”服务。政府要加强学历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把更多优秀农机从业人员输送到农业高等院校进行职业专业技术进修,培育出一大批新型的人才,在农业一线中发挥才华,为当地农业作贡献。同时,要继续抓好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业函授学历教育工作。
2.4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对提高技能培训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完善制订教师、学员考勤制度,并对考勤制度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二是要建立领导听课制度,经常到培训实地听课督促指导;三是要严格制订奖惩制度,对优秀学员、教师及时通报表彰;四是要严格教育评估制度,为确保培训质量,每期(次)培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教师进行讨论和经验交流,评估总结加以提高;五是要颁发农民教育证书。凡培训后经过考试考核合格者,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颁发证书。同时要建立档案,作为申报评审技术职称基础材料。 (责编:徐焕斗)
关键词:农机培训;现状;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37-0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技能培训工作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农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乡镇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机技能培训水平,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 培训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1 培训现状 回顾庵东镇农机培训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级农机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镇村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机技能培训,主要以农机技能实用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关于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的“两个规定”,创建“平安农机”,实行绿色证书及高等院校进修等措施。3a来,共开展各类农机技能培训教育,以及函授教育和高等院校进修,高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等,累计5 000多人次。
1.2 面临问题 一是认识不清晰,工作力度不大。由于个别领导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农机培训可有可无。由于认识不清晰、抓培训工作力度不大,近几年来,培训次数减少,时间短,效果差;二是农机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老龄化。据农机年报表统计,农机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占48%,初中以上占52%,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60岁以上老龄4.5%,50~60岁占12.5%,50岁以下的占83%;三是缺乏创新意识。对新技术、新知识引进较少,培训教材内容不新鲜,仍然老一套的培训模式;四是农机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乡镇农机站从事农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有的转行外流,有的兼管其他工作。同时,在职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制约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五是农机培训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对农机培训教育资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较小,缺乏专业教材和相应的培训设施,同时经费不足也制约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等。
2 提高技能培训工作水平措施
2.1 加强领导,组织保障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认识,清醒地认识到农机技能培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乡镇党委、政府把农机技能培训教育工作摆在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到位。财政每年都应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用于农机技能培训。配备相关设施教材,从而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热情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2.2.1 加强培训计划制订 为确保技能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年初要下发文件,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进行部署、指导,年终总结表彰。由农机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技能培训的效果。
2.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与高效益的技能培训队伍,推动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对技能培训教师要定编、定岗,补充新鲜血液,每年有计划招聘农机人员充实到培训队伍中,使这支队伍后继有人;二是诚聘上级业务部门、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专家参与基层技能培训;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基层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委、政府在政治和生活上要关心专业人才,帮助解决好实际问题,使农机专业人员安心在基层工作;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教育。要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政治和理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在业务上,做到经常充电,政府出资,每年有计划选派到农机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深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2.3 加强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平台 为扎实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必须加强完善市、镇、村、专业合作社四级组织的网络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出面牵头并与上级有关部门、镇成校、村校及专业合作社,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机培训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快创建农机从业人员学习网,打造农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网上编制基层农机专业人员师资库,做好农机培训后的网上迫踪工作,加强老师与(下转142页)(上接137页)学员的信息互相交流,及时指导帮助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2.3 拓展多模式的技能培训
2.3.1 利用村文化学校开展技能培训 要充分利用村文化学校资源整合配置和综合功能优势,增强技能培训教育的活力,把村文化学校作为农机技能培训重点基地。政府牵线搭桥,由镇农机部门负责与镇成人学校、村文化学校互相联合,共同承担各类教育和培训任务,齐心协力,将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当好领导的参谋,建立村科技图书室,购买相关农机科技资料,给农机从业人员在空闲时间营造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
2.3.2 加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培训 为扎实做好镇村创建“平安农机”工作,树立一大批不同层次的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典型,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在培训方面要强化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关于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的“两个规定”。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创建“平安农机”村发放“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活动倡议信和拖拉机驾驶员安全知识学习读本等资料,增强广大机手、农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引导机手自觉遵守农机安全法规,自觉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
2.3.3 加大农机创业培训力度 要加大农机创业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农机企业家,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积极当好各级领导参谋,加大宣传力度,以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典型创业致富为事例,提升企业家的创业愿望,掀起创业热潮。由政府出资,有计划推荐农业企业家集中到农业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学习创业技能,企业经营管理,有关法律知识等。
2.3.4 加强“绿色证书”和学历教育培训 (1)加强“绿色证书”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实施已有10a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抓好绿证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组织发动,狠抓落实,让更多农机从业人员踊跃参加绿证培训。农机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的安排,因地制宜设置专业。(2)加强学历教育培训。学历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学历教育培育,提高学历,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更好为“三农”服务。政府要加强学历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把更多优秀农机从业人员输送到农业高等院校进行职业专业技术进修,培育出一大批新型的人才,在农业一线中发挥才华,为当地农业作贡献。同时,要继续抓好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业函授学历教育工作。
2.4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对提高技能培训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完善制订教师、学员考勤制度,并对考勤制度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二是要建立领导听课制度,经常到培训实地听课督促指导;三是要严格制订奖惩制度,对优秀学员、教师及时通报表彰;四是要严格教育评估制度,为确保培训质量,每期(次)培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教师进行讨论和经验交流,评估总结加以提高;五是要颁发农民教育证书。凡培训后经过考试考核合格者,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颁发证书。同时要建立档案,作为申报评审技术职称基础材料。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