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识字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关键,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础,将汉字文化理念植于识字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汉字中了解汉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形态,认识隐藏在汉字的音、形、义之中的文化奥妙,使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学习汉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传统文化;途径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追求识字数量,忽略汉字文化
小学中的识字教学多数采用 “读—教——写”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教师走,甚至无法领会汉字的意义及运用。《课标》只规定了小学生识字的数量,这就让很多教师只把识字看出时学习的一种手段,能做到大量识字就算完成了就教学目标。我们不可否认识字数量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识字的质量,学生体会不到乐趣、脱离了传统文化的识字教学只能是低效的识字教学。
2、教师传统文化功底不足
传统中最常用的是六书识字,但因为种种原因,文字学遭受到了冲击,导致有的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对汉字字理知识了解甚少,这也就很难在课堂中借助字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识字教学。他们对于“识字教学目标”的认知就是要保证学生会认、会写教材附录的认字表上的字,写字过程中的笔顺和书写姿势要正确,从而忽视了汉字本身的规律和汉字蕴含的文化。
二、途径与策略
1、利用趣味化的策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到:“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大多是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加上传统识字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要学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注音,直接教读,学生机械重复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个字,如果能用一些方法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就能加深记忆,提高识字效率。
(1)趣味故事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字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在学生字时跟学生讲一讲跟这个生字有关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识得汉字还能通过成语背后的故事一并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意义。比如在讲到“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时,教师可以引入曹刿论战这个历史故事,再把一鼓作气蕴含的道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卯足劲一下子完成这个道理。再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对于“赵”字的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百家姓,然后引入“赵”字,并介绍一些关于赵字各个时期演变的经过,让学生加深学习。趣味故事法既教给学生汉字的书写方法,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学会了成语中所隐藏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2)猜字谜法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发育尚且不成熟,小学语文教師可以在教学时设计一些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如猜字谜,不仅可以利用谜语让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谜语竞猜中获得参与感,增加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汉字“告”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一口咬掉牛尾巴”这个谜语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以猜字谜的形式,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方法发掘汉字文化内涵
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古文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统称“六书”。最新的小学新课标规定了学生要学习的大量汉字,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适应不同类型汉字的教学需求,也不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发掘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中学习汉字。
(1)讲解偏旁部首,追溯汉字渊源
汉字其特点为方正笔直的外形具有严谨规范的方块结构。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生识字时普遍都会把偏旁部首教给学生,也能把相同部首的字进行对比归类,如“打”、“拉”、“抓”等字左半边是“提手旁”,在汉字结构中多是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但很少会讲到部首的演变,如“爬”、“爱”等字就少有归类释义,也就很难解释这些与“手”相关的汉字的造字意图和文化意义。在汉字偏旁部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汉字部首的作用来做教学分析。在教学部首的同时提纲挈领,既能避免汉字学习过于碎片化,又能建构汉字体系。运用偏旁部首进行汉字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本源义,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会根据偏旁部首明白汉字的基本意义。
(2)利用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育较为良好,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学习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不同类型的汉字。
像日、月、水、这类象形字是由线条和笔画来表示某物的外部特征,教师教学时在展示汉字的同时也将象形字的图画文字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汉字和图画的对比就可以知道这个字是怎么象形的;如“酒”这个会意字就是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教师可以展示“酒”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在学习“酒”字中加入“酒文化”的内容,以此来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图文结合识字、当然汉字的书写也极为重要,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板书也必须工整规范、大方美观,小学写字教学不仅要讲求笔顺、间架结构,还要讲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同时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随着年纪的增加,识字量也大大增多,大量重复的书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从而对祖国更加热爱。
参考文献
[1]白洁. 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张雪霞. 借助传统文化促进识字教学之策略探究[J]. 教师, 2018, 000(010):36.
[3]易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卓越课堂之学习方式的培养[J]. 科学咨询, 2016, 000(012):41-42.
[4]周筱,马进.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实境遇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2):39-43.
[5]王亚凤.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21):85.
作者简介:李彤,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传统文化;途径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追求识字数量,忽略汉字文化
小学中的识字教学多数采用 “读—教——写”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教师走,甚至无法领会汉字的意义及运用。《课标》只规定了小学生识字的数量,这就让很多教师只把识字看出时学习的一种手段,能做到大量识字就算完成了就教学目标。我们不可否认识字数量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识字的质量,学生体会不到乐趣、脱离了传统文化的识字教学只能是低效的识字教学。
2、教师传统文化功底不足
传统中最常用的是六书识字,但因为种种原因,文字学遭受到了冲击,导致有的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对汉字字理知识了解甚少,这也就很难在课堂中借助字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识字教学。他们对于“识字教学目标”的认知就是要保证学生会认、会写教材附录的认字表上的字,写字过程中的笔顺和书写姿势要正确,从而忽视了汉字本身的规律和汉字蕴含的文化。
二、途径与策略
1、利用趣味化的策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到:“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大多是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加上传统识字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要学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注音,直接教读,学生机械重复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个字,如果能用一些方法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就能加深记忆,提高识字效率。
(1)趣味故事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字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在学生字时跟学生讲一讲跟这个生字有关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识得汉字还能通过成语背后的故事一并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意义。比如在讲到“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时,教师可以引入曹刿论战这个历史故事,再把一鼓作气蕴含的道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卯足劲一下子完成这个道理。再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对于“赵”字的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百家姓,然后引入“赵”字,并介绍一些关于赵字各个时期演变的经过,让学生加深学习。趣味故事法既教给学生汉字的书写方法,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学会了成语中所隐藏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2)猜字谜法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发育尚且不成熟,小学语文教師可以在教学时设计一些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如猜字谜,不仅可以利用谜语让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谜语竞猜中获得参与感,增加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汉字“告”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一口咬掉牛尾巴”这个谜语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以猜字谜的形式,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方法发掘汉字文化内涵
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古文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统称“六书”。最新的小学新课标规定了学生要学习的大量汉字,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适应不同类型汉字的教学需求,也不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发掘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中学习汉字。
(1)讲解偏旁部首,追溯汉字渊源
汉字其特点为方正笔直的外形具有严谨规范的方块结构。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生识字时普遍都会把偏旁部首教给学生,也能把相同部首的字进行对比归类,如“打”、“拉”、“抓”等字左半边是“提手旁”,在汉字结构中多是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但很少会讲到部首的演变,如“爬”、“爱”等字就少有归类释义,也就很难解释这些与“手”相关的汉字的造字意图和文化意义。在汉字偏旁部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汉字部首的作用来做教学分析。在教学部首的同时提纲挈领,既能避免汉字学习过于碎片化,又能建构汉字体系。运用偏旁部首进行汉字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本源义,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会根据偏旁部首明白汉字的基本意义。
(2)利用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育较为良好,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学习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不同类型的汉字。
像日、月、水、这类象形字是由线条和笔画来表示某物的外部特征,教师教学时在展示汉字的同时也将象形字的图画文字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汉字和图画的对比就可以知道这个字是怎么象形的;如“酒”这个会意字就是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教师可以展示“酒”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在学习“酒”字中加入“酒文化”的内容,以此来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图文结合识字、当然汉字的书写也极为重要,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板书也必须工整规范、大方美观,小学写字教学不仅要讲求笔顺、间架结构,还要讲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同时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随着年纪的增加,识字量也大大增多,大量重复的书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从而对祖国更加热爱。
参考文献
[1]白洁. 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张雪霞. 借助传统文化促进识字教学之策略探究[J]. 教师, 2018, 000(010):36.
[3]易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卓越课堂之学习方式的培养[J]. 科学咨询, 2016, 000(012):41-42.
[4]周筱,马进.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实境遇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2):39-43.
[5]王亚凤.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21):85.
作者简介:李彤,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