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请您简要谈谈传统媒体的历史。
方汉奇:报纸的历史最长,在中国,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北宋时期开始的“邸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报。同时期先后在开封和杭州两地出版的民办的“小报”,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此后的1000多年,基本上是纸质媒体的天下。1922年,我国才有了广播电台,东北的哈尔滨、华东的上海是最早有广播电台的地区。但是受发射功率的限制,开始的一段时期,收听的范围只局限于少数几个城市,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事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我国大陆有了电视,比台湾地区早两年。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才有了互联网。
记者: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您怎么看?
方汉奇:新兴媒体如此快速的发展,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事。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要积极主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奋起直追。但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日子不好过,就搞有偿新闻。报纸搞有偿新闻,等于饮鸩止渴,必将断送自己,丧失读者。
记者:现在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靠新媒体,过去依赖传统媒体。
方汉奇:是的。我每天除看报外,也通过手机、电脑获取信息。新媒体有海量信息,更新也快,但有些信息不够权威,公信力也差,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广播刚刚兴起的那个年代,报纸仍然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当年红军的资讯几乎都来自报纸。比如,在井冈山反围剿的时候,红军曾派一个营去打湖南茶陵,并派一个团去接应。打茶陵的目的,就是去当地的邮局收集新近收到的报纸。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原来是甘肃、内蒙古等偏北的地区。毛主席在甘南地区的哈达铺看了新近出版的《大公报》和《山西日报》上关于刘志丹的报道后,知道陕北红军建立了根据地,才决定去陕北。
记者:有人说,新兴媒体抢了传统媒体的受众,您怎么看?
方汉奇: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不同年龄的受众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媒体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开车的中青年和散步的老同志爱听收音机;回家的人,习惯看看报纸、电视新闻。在手机和电脑上看新闻,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媒体之间各有各的报道领域和特色,都会有老中青受众的关注。
记者:报刊等传统媒体收藏会持续吗?
方汉奇:报纸和刊物,早期是没有严格区分的。比如,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清议报》,虽然叫报,但实际上是杂志。纸是一种载体,在手机上看报看刊,也需要显示屏作为载体。手机的信息是提前了一点,但是作为档案、图书资料载体,显然没有纸质的报刊合适。报纸耐储存,易翻阅查询,适宜在图书馆收藏。当然,各大图书馆也有电子报刊档案室,但是收藏的价值不同,功能不同。电子报刊的档案目前取代不了纸质档案。
记者:请您谈谈都市报新闻史的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方汉奇:都市报出现的比较晚,但有新闻史学专著。关于都市报的相关报告也很多。博士生的论文、相关专著,达到了出版都市报史学图书的量。
都市报以市民为对象,刊发市民关注的衣食住行,有定向的读者。我手头有《北京晚报》《新京报》等都市类报纸,老百姓碰到的问题,都市报能够提供解决的信息。比如交通限行、单双号出行,新的法规、条例的出台等新闻信息,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无都市报,老百姓生活会有诸多不便,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
记者:报刊亭越来越少,还能维持下去吗?
方汉奇:报刊亭越来越少的原因除受新兴媒体的影响外,还有政府行政原因。比如,为了市容管理,报刊亭被迫拆迁、转移。其实,市民对报刊亭很有感情,非常需要。报刊亭对城市景观没多大影响,追求市容整齐,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是没有文化视野的做法。报刊亭是都市文化独特的景观,是传播正能量的场所,不应该取消。
报刊亭受到冲击不可怕,这是媒体发展的正常现象。报刊亭应搞多种经营,手机、固话充值、各种费用交纳、电子图书阅读下载等。服务性营业项目很多,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报刊亭还是有生命力的。
记者:报纸会被新媒体取代吗?
方漢奇:不会的。纸媒要适应形势发展,不要自暴自弃,要发奋图强,为公众提供服务。要办好特色栏目,搞好深度报道。
媒体多元化,作用不会变化。毛主席说过,党的报纸应该充分发挥“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一点对报纸以外的其他媒体也是适用的。各种类型的媒体,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人民需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传播者需要的。
各种媒体的发展,靠受众自己判断,接受与不接受,需要受众自己鉴别。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有负面的信息,已有出现舆论导向偏差的问题。传统媒体导向正确,引导有力,能够唱响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是传播正能量的强有力载体,报纸是不会被取代的。
记者:作一名好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方汉奇:我最初是想当一名记者,结果搞上了新闻史。但我曾经是中国记协的特邀理事,是记协的成员,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还获得过记协颁发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证书,对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充满感情、充满信心、充满期待的。
当好一名记者,“德、识、才”都很重要。“德”就是记者要有职业道德,正确判断是非,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了解,因为新闻事业涉及的方面很广,新闻工作者接触的方面很广,必须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才”就是要有这方面的文化、文采。
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也得到很好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国新闻史,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我们老同志要做好历史的传承,培养年轻人接好班,这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
方汉奇:经过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已经从新闻事业落后的国家,跃居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闻传播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和最多的受众。展望这个新世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中国的新闻事业必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在竞争中相得益彰,在融合中取长补短,都会走上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
记者:请您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理论建设谈点建议。
方汉奇:每个省区市几乎都有新闻传播理论的报刊。就内蒙古日报社《新闻论坛》杂志而言,要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内蒙古很大,比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大,要通过刊物显示出少数民族的地域优势。
《新闻论坛》所刊发的文章,对新闻工作者起到交流借鉴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根据地域特色,设置相应的栏目。比如,新闻学界的名家介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的专家,对历史很有研究。设置这样的专栏,介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是很有看点的。再比如,新中国第一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萨空了,曾任光明日报社秘书长、《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主编,就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人。专栏配上照片,一期介绍一位少数民族新闻界的专家,长期办下去会提升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邰山虎
方汉奇:报纸的历史最长,在中国,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北宋时期开始的“邸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报。同时期先后在开封和杭州两地出版的民办的“小报”,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此后的1000多年,基本上是纸质媒体的天下。1922年,我国才有了广播电台,东北的哈尔滨、华东的上海是最早有广播电台的地区。但是受发射功率的限制,开始的一段时期,收听的范围只局限于少数几个城市,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事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我国大陆有了电视,比台湾地区早两年。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才有了互联网。
记者: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您怎么看?
方汉奇:新兴媒体如此快速的发展,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事。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要积极主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奋起直追。但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日子不好过,就搞有偿新闻。报纸搞有偿新闻,等于饮鸩止渴,必将断送自己,丧失读者。
记者:现在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靠新媒体,过去依赖传统媒体。
方汉奇:是的。我每天除看报外,也通过手机、电脑获取信息。新媒体有海量信息,更新也快,但有些信息不够权威,公信力也差,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广播刚刚兴起的那个年代,报纸仍然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当年红军的资讯几乎都来自报纸。比如,在井冈山反围剿的时候,红军曾派一个营去打湖南茶陵,并派一个团去接应。打茶陵的目的,就是去当地的邮局收集新近收到的报纸。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原来是甘肃、内蒙古等偏北的地区。毛主席在甘南地区的哈达铺看了新近出版的《大公报》和《山西日报》上关于刘志丹的报道后,知道陕北红军建立了根据地,才决定去陕北。
记者:有人说,新兴媒体抢了传统媒体的受众,您怎么看?
方汉奇: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不同年龄的受众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媒体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开车的中青年和散步的老同志爱听收音机;回家的人,习惯看看报纸、电视新闻。在手机和电脑上看新闻,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媒体之间各有各的报道领域和特色,都会有老中青受众的关注。
记者:报刊等传统媒体收藏会持续吗?
方汉奇:报纸和刊物,早期是没有严格区分的。比如,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清议报》,虽然叫报,但实际上是杂志。纸是一种载体,在手机上看报看刊,也需要显示屏作为载体。手机的信息是提前了一点,但是作为档案、图书资料载体,显然没有纸质的报刊合适。报纸耐储存,易翻阅查询,适宜在图书馆收藏。当然,各大图书馆也有电子报刊档案室,但是收藏的价值不同,功能不同。电子报刊的档案目前取代不了纸质档案。
记者:请您谈谈都市报新闻史的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方汉奇:都市报出现的比较晚,但有新闻史学专著。关于都市报的相关报告也很多。博士生的论文、相关专著,达到了出版都市报史学图书的量。
都市报以市民为对象,刊发市民关注的衣食住行,有定向的读者。我手头有《北京晚报》《新京报》等都市类报纸,老百姓碰到的问题,都市报能够提供解决的信息。比如交通限行、单双号出行,新的法规、条例的出台等新闻信息,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无都市报,老百姓生活会有诸多不便,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
记者:报刊亭越来越少,还能维持下去吗?
方汉奇:报刊亭越来越少的原因除受新兴媒体的影响外,还有政府行政原因。比如,为了市容管理,报刊亭被迫拆迁、转移。其实,市民对报刊亭很有感情,非常需要。报刊亭对城市景观没多大影响,追求市容整齐,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是没有文化视野的做法。报刊亭是都市文化独特的景观,是传播正能量的场所,不应该取消。
报刊亭受到冲击不可怕,这是媒体发展的正常现象。报刊亭应搞多种经营,手机、固话充值、各种费用交纳、电子图书阅读下载等。服务性营业项目很多,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报刊亭还是有生命力的。
记者:报纸会被新媒体取代吗?
方漢奇:不会的。纸媒要适应形势发展,不要自暴自弃,要发奋图强,为公众提供服务。要办好特色栏目,搞好深度报道。
媒体多元化,作用不会变化。毛主席说过,党的报纸应该充分发挥“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一点对报纸以外的其他媒体也是适用的。各种类型的媒体,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人民需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传播者需要的。
各种媒体的发展,靠受众自己判断,接受与不接受,需要受众自己鉴别。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有负面的信息,已有出现舆论导向偏差的问题。传统媒体导向正确,引导有力,能够唱响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是传播正能量的强有力载体,报纸是不会被取代的。
记者:作一名好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方汉奇:我最初是想当一名记者,结果搞上了新闻史。但我曾经是中国记协的特邀理事,是记协的成员,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还获得过记协颁发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证书,对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充满感情、充满信心、充满期待的。
当好一名记者,“德、识、才”都很重要。“德”就是记者要有职业道德,正确判断是非,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了解,因为新闻事业涉及的方面很广,新闻工作者接触的方面很广,必须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才”就是要有这方面的文化、文采。
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也得到很好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国新闻史,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我们老同志要做好历史的传承,培养年轻人接好班,这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
方汉奇:经过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已经从新闻事业落后的国家,跃居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闻传播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和最多的受众。展望这个新世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中国的新闻事业必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在竞争中相得益彰,在融合中取长补短,都会走上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
记者:请您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理论建设谈点建议。
方汉奇:每个省区市几乎都有新闻传播理论的报刊。就内蒙古日报社《新闻论坛》杂志而言,要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内蒙古很大,比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大,要通过刊物显示出少数民族的地域优势。
《新闻论坛》所刊发的文章,对新闻工作者起到交流借鉴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根据地域特色,设置相应的栏目。比如,新闻学界的名家介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的专家,对历史很有研究。设置这样的专栏,介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是很有看点的。再比如,新中国第一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萨空了,曾任光明日报社秘书长、《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主编,就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人。专栏配上照片,一期介绍一位少数民族新闻界的专家,长期办下去会提升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