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公布年报,交出一年来的成绩单。记者发现,一些公司的年报中发布了较为详细的环境信息,而有些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以宏观叙述为主、缺乏具体信息,大部分公司年报则根本没提到环保内容。
按照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公开环境信息,是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机构,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专家学者呼吁,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促进绿色发展。
复旦大学的研究还发现,虽然全部14个行业样本的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下,但其中有92%的企业主动表明自己属于重污染行业。最终得分超过40的行业分别是钢铁、煤炭和石化,而得分低于30的则是建材、制药、纺织和酿造行业。北京化工大学的报告也指出,第一、二产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在全部排名中前十名均为第一、二产业。
“一方面,重污染行业本身就受到政府重点监管,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身处这些行业的企業一般规模较大,以国企为主,披露信息的意愿和能力都相对较高。”李志青解释道,“想做好信息公开,意愿和能力缺一不可。”
统计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不仅行业之间差别大,行业内也参差不齐,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差距可达20—30分;同时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最高,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李志青表示,总体上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还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企业要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这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环保部制定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于2015年1月起施行,这一办法规定,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此外,该办法强调重点排污单位应通过其网站、公开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虽然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但很多上市企业仍然不愿意公开其环境信息,认为公开环境信息对自己并无益处,还可能授人以柄。
刘学之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企业在环保方面本身做得不错,污染物排放标准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却不愿意将信息公之于众。究其原因,是企业主怕担风险。“环保法虽然明确要求公开环境信息,但具体实施中如何公开、公开哪些内容等,尚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必要的指导性、强制性。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公开了。”
“在很多企业主看来,我公开,竞争对手也必须公开,否则我的竞争优势就没了。只有全国全行业都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公平。不能让有所隐瞒的企业钻空子,更不应该让按规定公开的企业寒了心。”李志青说。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刘学之建议,相关部门应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为环境信息披露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并且不仅是对上市公司,应该对所有涉及污染的企业提出同等标准,并方便公众查阅信息。企业仅在当地宣传栏上公布环境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必须强制公开的内容和公开方式上有更加具体的要求。
刘学之表示,企业通过环境信息公开,能架起和公众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化工企业在项目成功上马前后,多次与周边居民沟通交流,通过生动形象的科普,解除居民对化工生产工艺可能带来的污染的担心,并且通过共建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在这方面,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有着深刻体会。总工程师杨昆山告诉记者,2013年环保部要求披露环境信息之前,公司没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由于不清楚企业运行情况,周边居民误认为正常排放的水蒸气是污染物,多次向环保部投诉。公开环境信息后,接到的举报则越来越少。“如实披露环境信息对企业而言,不仅是履行责任,也是在帮自己。我们本来就都达标,没必要遮遮掩掩。老百姓看到了信息,渐渐就会理解和信任。”
“有些企业认为自己不属于污染企业,不用公开环境信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有企业都有‘生态足迹’,哪怕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会存在废水排放、绿色办公等问题,都有义务披露信息、履行社会责任。”刘学之说。
李志青表示,希望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细化,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能够全面、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此同时,对企业环境信息有充分了解的公众可以“用脚投票”,支持绿色环保的产品。
按照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公开环境信息,是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机构,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专家学者呼吁,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促进绿色发展。
复旦大学的研究还发现,虽然全部14个行业样本的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下,但其中有92%的企业主动表明自己属于重污染行业。最终得分超过40的行业分别是钢铁、煤炭和石化,而得分低于30的则是建材、制药、纺织和酿造行业。北京化工大学的报告也指出,第一、二产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在全部排名中前十名均为第一、二产业。
“一方面,重污染行业本身就受到政府重点监管,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身处这些行业的企業一般规模较大,以国企为主,披露信息的意愿和能力都相对较高。”李志青解释道,“想做好信息公开,意愿和能力缺一不可。”
统计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不仅行业之间差别大,行业内也参差不齐,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差距可达20—30分;同时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最高,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李志青表示,总体上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还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企业要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这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环保部制定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于2015年1月起施行,这一办法规定,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此外,该办法强调重点排污单位应通过其网站、公开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虽然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但很多上市企业仍然不愿意公开其环境信息,认为公开环境信息对自己并无益处,还可能授人以柄。
刘学之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企业在环保方面本身做得不错,污染物排放标准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却不愿意将信息公之于众。究其原因,是企业主怕担风险。“环保法虽然明确要求公开环境信息,但具体实施中如何公开、公开哪些内容等,尚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必要的指导性、强制性。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公开了。”
“在很多企业主看来,我公开,竞争对手也必须公开,否则我的竞争优势就没了。只有全国全行业都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公平。不能让有所隐瞒的企业钻空子,更不应该让按规定公开的企业寒了心。”李志青说。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刘学之建议,相关部门应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为环境信息披露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并且不仅是对上市公司,应该对所有涉及污染的企业提出同等标准,并方便公众查阅信息。企业仅在当地宣传栏上公布环境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必须强制公开的内容和公开方式上有更加具体的要求。
刘学之表示,企业通过环境信息公开,能架起和公众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化工企业在项目成功上马前后,多次与周边居民沟通交流,通过生动形象的科普,解除居民对化工生产工艺可能带来的污染的担心,并且通过共建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在这方面,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有着深刻体会。总工程师杨昆山告诉记者,2013年环保部要求披露环境信息之前,公司没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由于不清楚企业运行情况,周边居民误认为正常排放的水蒸气是污染物,多次向环保部投诉。公开环境信息后,接到的举报则越来越少。“如实披露环境信息对企业而言,不仅是履行责任,也是在帮自己。我们本来就都达标,没必要遮遮掩掩。老百姓看到了信息,渐渐就会理解和信任。”
“有些企业认为自己不属于污染企业,不用公开环境信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有企业都有‘生态足迹’,哪怕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会存在废水排放、绿色办公等问题,都有义务披露信息、履行社会责任。”刘学之说。
李志青表示,希望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细化,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能够全面、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此同时,对企业环境信息有充分了解的公众可以“用脚投票”,支持绿色环保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