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小学生的科学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科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有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科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一、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小学科学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成就。教材中有很多科学史话,如眼镜的发明改进,显微镜的发明、傅科摆等,阐明了生活中有些工具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强化实践应用意识
小学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紧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能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天的食物》中“我们的营养”这部分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肯定没什么意思,也不能体会到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这六大营养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能合理配置一日三餐。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记录今天的早餐食谱,回忆昨天中餐晚餐的食谱,在小组进行交流,找出相同处进行食材分类,然后教师提供链接资料,让学生阅读常见食材的主要营养素是什么,学生再一一对照每日三餐结合自身身体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胖瘦、长矮与摄取营养不全有关。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联系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如通过三下材料单元、五上浮力、热学单元的学习,结合这些典型的比较探究、实验数据分析,使学生充分领会小学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其次,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应尽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如讲述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时,学生通过对盆栽植物进行对比实验,其中一株植物套黑袋,经过一天的光照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黑袋内植株的水分和叶子的情况与另一植株对比概括出反应的大体过程、反应条件,这一操作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三、发挥实验探究作用,培养科学的实证精神
(一)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常规,创设有趣的实验情景。例如在讲授“流动的空气形成风”时,我没有照本宣读,而是做了一个“空瓶生烟”、“香溢满室”的演示实验。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眼睛看见浓浓的空气,鼻子嗅到香香的空气,使学生体会到流动的空气把香味、烟雾送到了眼前,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对于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且安全的实验,上课时由学生充当“小老师”登台演示,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使“小老师”们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进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带着既定结论做实验。由于习惯于“验证”,因而他们根本不注意从实验中主动获取感性认识,很少去理性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科学认知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是照搬照抄实验结论,因而学生实验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提出让学生带着“手”、“眼”、“脑”做实验的要求,实验中学生除了做记录之外,还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能运用所学知识進行合理的探讨与分析,寻找原因。从而使“看一步做一步”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达到了手的操作,眼的观察,脑的思考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学生探究的活动基本布满三到六年级每一课内容,就看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加以运用,只要稍作有心人很多内容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探究物质变化时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看到接触硫酸铜的那截铁丝慢慢变色,红褐色越来越深、溶液底出现沉淀物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如小苏打与醋的混合实验,当一份小苏打倒入三份白醋中,产生大量气泡,将点燃的木条伸进瓶口,还没到瓶口木条火焰就熄灭了,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
(四)开展科学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所有思维形式中品质最高、最有价值的一种思维形式。我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简单容易制作的科学小探究,如“会动的纸鱼”, 三年级学生学完磁铁这个单元后,布置学生设计制作一条会动的纸鱼,来一场小鱼的游泳比赛,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又能巩固磁铁同极相斥的性质。因为小鱼游泳比赛大家都不能触碰小鱼。再比如说简易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水火箭的制作,学生在学完某一块知识后,或小组或个体完成这些小制作,然后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亮相,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
诚然,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宗旨,领悟“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在教学中,重现教材实验研究,能让学生们在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品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由此带动全民众科学素养的普及提高。
一、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小学科学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成就。教材中有很多科学史话,如眼镜的发明改进,显微镜的发明、傅科摆等,阐明了生活中有些工具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强化实践应用意识
小学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紧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能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天的食物》中“我们的营养”这部分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肯定没什么意思,也不能体会到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这六大营养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能合理配置一日三餐。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记录今天的早餐食谱,回忆昨天中餐晚餐的食谱,在小组进行交流,找出相同处进行食材分类,然后教师提供链接资料,让学生阅读常见食材的主要营养素是什么,学生再一一对照每日三餐结合自身身体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胖瘦、长矮与摄取营养不全有关。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联系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如通过三下材料单元、五上浮力、热学单元的学习,结合这些典型的比较探究、实验数据分析,使学生充分领会小学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其次,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应尽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如讲述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时,学生通过对盆栽植物进行对比实验,其中一株植物套黑袋,经过一天的光照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黑袋内植株的水分和叶子的情况与另一植株对比概括出反应的大体过程、反应条件,这一操作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三、发挥实验探究作用,培养科学的实证精神
(一)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常规,创设有趣的实验情景。例如在讲授“流动的空气形成风”时,我没有照本宣读,而是做了一个“空瓶生烟”、“香溢满室”的演示实验。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眼睛看见浓浓的空气,鼻子嗅到香香的空气,使学生体会到流动的空气把香味、烟雾送到了眼前,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对于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且安全的实验,上课时由学生充当“小老师”登台演示,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使“小老师”们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进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带着既定结论做实验。由于习惯于“验证”,因而他们根本不注意从实验中主动获取感性认识,很少去理性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科学认知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是照搬照抄实验结论,因而学生实验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提出让学生带着“手”、“眼”、“脑”做实验的要求,实验中学生除了做记录之外,还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能运用所学知识進行合理的探讨与分析,寻找原因。从而使“看一步做一步”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达到了手的操作,眼的观察,脑的思考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学生探究的活动基本布满三到六年级每一课内容,就看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加以运用,只要稍作有心人很多内容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探究物质变化时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看到接触硫酸铜的那截铁丝慢慢变色,红褐色越来越深、溶液底出现沉淀物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如小苏打与醋的混合实验,当一份小苏打倒入三份白醋中,产生大量气泡,将点燃的木条伸进瓶口,还没到瓶口木条火焰就熄灭了,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
(四)开展科学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所有思维形式中品质最高、最有价值的一种思维形式。我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简单容易制作的科学小探究,如“会动的纸鱼”, 三年级学生学完磁铁这个单元后,布置学生设计制作一条会动的纸鱼,来一场小鱼的游泳比赛,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又能巩固磁铁同极相斥的性质。因为小鱼游泳比赛大家都不能触碰小鱼。再比如说简易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水火箭的制作,学生在学完某一块知识后,或小组或个体完成这些小制作,然后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亮相,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
诚然,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宗旨,领悟“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在教学中,重现教材实验研究,能让学生们在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品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由此带动全民众科学素养的普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