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媒体大战愈演愈烈,“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活动”已慢慢成为各家报纸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一些地市报,更是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各种公益活动,社会效益显著,走出了办报与活动双赢之路。
在活动中树品牌
几年前,为了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南阳日报》创办了《社会早刊》,它作为《南阳日报》的一部分,完全走都市报的路子,专门刊发社会新闻、生活新闻与服务新闻等。
然而在创办之初,《社会早刊》并未像希望的那样,立即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广告客户,尽管报社出台了优惠措施,但他们还是不愿把自己的广告刊登在《社会早刊》上。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社会早刊”这一品牌,迅速赢得社会的认同?
当时,年关将至,下岗职工、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经过与市总工会沟通,《南阳日报·社会早刊》决定举办“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活动,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特困职工家庭渡过难关。
情真意切的活动启事和百户特困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刊发后,立即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机关干部、学生、企业职工、个体经营者、退休教师……众多市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双休日,报社全体编辑记者又头戴小红帽,手捧募捐箱,走上街头。一时间,城区各主要路段挂满了救助特困职工家庭的标语,到处洋溢着编辑记者的热情。
活动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募得数万元的捐款,更重要的是“社会早刊”这一品牌一炮打响,迅速赢得市民的广泛赞誉。
成功的经验被不断复制和完善。随后数年里,年底“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年中“救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年初“认种南阳日报林”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南阳日报》的传统品牌活动。很多读者年年参与报社的活动,成为《南阳日报》的忠实拥趸。现在,策划活动、举办活动,在《南阳日报》已不再是什么难事,逐渐成为各部室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社会早刊》也由最初的对开4版,发展到目前的对开12版。
在活动中正确引导舆论
最近两年,南阳市致力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并先后获得成功。在创建过程中,上至市领导,下至环卫工人,都付出了巨大心血,洒下了辛勤汗水。通过创建活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景区品质大大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然而,对于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中心工作,开始阶段,少数市民还存在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劳民伤财。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统一认识,把全市人民动员起来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成为当时摆在《南阳日报》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南阳日报》在《社会早刊》上开设了常年性的“创建”栏目,及时全面地报道创建工作的动态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鼓舞全市人民的士气。在此基础上,《社会早刊》发挥善于组织活动的优势,经过精心策划,围绕创建工作,推出了两项市民参与的系列活动。
一项是“牵手日报·走进×××”活动。该活动一月一次,与各县市联办,组织市民走进景区,零距离感受创建活动的火热场景与实效。一项是“市民参观团”活动。该活动不定期举办,除了让市民自愿报名外,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通过报纸向创建工作提建议的市民参加,主要参观在建的市政重点工程。活动中,市民与重点工程的建设者面对面切实感受建设者的艰辛,体验创建工作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让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创建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两项活动,不仅让参加活动的市民受到了感染,加深了对创建工作的理解,而且通过对每次活动的大规模报道,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到了创建工作对整个城市的重要意义。市委书记针对“市民参观团”活动专门批示:“南阳日报组织的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在办报中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与其他媒体相比,在举办活动方面,城市党报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城市党报长期形成的信誉度和地域上的天然接近性。然而,随着同城其他媒体的效仿,媒体举办的活动逐渐趋于同质化。慢慢地,一些活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面临无人响应的尴尬。因此,策划是否独特、形式是否新颖,成为活动成败的关键。
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2006年元宵节期间又恰遇西方情人节,可谓中西浪漫节日联袂而至,而南阳历史上曾有“抛绣球选佳婿”的民俗。
根据这种情况,《南阳日报·社会早刊》提前一个多月策划准备,打造了一道中西合璧、激情浪漫的文化大餐——在元宵节期间举办靓女戏抛绣球大联姻大型广场文化活动。
由于活动新颖,内涵丰富,正月十五全天,共有1万多名市民参加了抛绣球活动。不少市民全家出动,抛接绣球的姑娘小伙则带来了自己的同学朋友。
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也吸引了诸多新闻同行。当日,大河报、东方今报、南阳电视台、南阳电台等媒体都派记者到现场采访。其中,南阳电视台出动了5拨记者,他们拍的节目,当日中午在河南电视台播出。随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对这项活动进行了报道。第二天,《大河报》在1版发导读,在3版以较大的篇幅报道了此次活动,其他报纸也都相应发了报道。同仁们开玩笑说,咱们这次活动,算是无偿给其他媒体提供了一个新闻淡季里的“猛料”。
依靠群众,开门办报,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新闻工作的一贯方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举办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不失为一种补充新闻源、拉近与读者距离的有效方法。但活动本身毕竟是由媒体策划出来的事件,有的具有新闻价值,而有的可能就不具备新闻价值,或新闻价值不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围绕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新颖的活动,在活动报道上,也要下大工夫,力争使活动有趣,报道可读。要切实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防止让那些平淡无味的活动报道占据版面,以免让读者最终失去参加活动、阅读活动报道的兴趣。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编校:郑 艳
在活动中树品牌
几年前,为了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南阳日报》创办了《社会早刊》,它作为《南阳日报》的一部分,完全走都市报的路子,专门刊发社会新闻、生活新闻与服务新闻等。
然而在创办之初,《社会早刊》并未像希望的那样,立即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广告客户,尽管报社出台了优惠措施,但他们还是不愿把自己的广告刊登在《社会早刊》上。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社会早刊”这一品牌,迅速赢得社会的认同?
当时,年关将至,下岗职工、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经过与市总工会沟通,《南阳日报·社会早刊》决定举办“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活动,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特困职工家庭渡过难关。
情真意切的活动启事和百户特困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刊发后,立即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机关干部、学生、企业职工、个体经营者、退休教师……众多市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双休日,报社全体编辑记者又头戴小红帽,手捧募捐箱,走上街头。一时间,城区各主要路段挂满了救助特困职工家庭的标语,到处洋溢着编辑记者的热情。
活动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募得数万元的捐款,更重要的是“社会早刊”这一品牌一炮打响,迅速赢得市民的广泛赞誉。
成功的经验被不断复制和完善。随后数年里,年底“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年中“救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年初“认种南阳日报林”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南阳日报》的传统品牌活动。很多读者年年参与报社的活动,成为《南阳日报》的忠实拥趸。现在,策划活动、举办活动,在《南阳日报》已不再是什么难事,逐渐成为各部室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社会早刊》也由最初的对开4版,发展到目前的对开12版。
在活动中正确引导舆论
最近两年,南阳市致力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并先后获得成功。在创建过程中,上至市领导,下至环卫工人,都付出了巨大心血,洒下了辛勤汗水。通过创建活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景区品质大大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然而,对于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中心工作,开始阶段,少数市民还存在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劳民伤财。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统一认识,把全市人民动员起来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成为当时摆在《南阳日报》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南阳日报》在《社会早刊》上开设了常年性的“创建”栏目,及时全面地报道创建工作的动态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鼓舞全市人民的士气。在此基础上,《社会早刊》发挥善于组织活动的优势,经过精心策划,围绕创建工作,推出了两项市民参与的系列活动。
一项是“牵手日报·走进×××”活动。该活动一月一次,与各县市联办,组织市民走进景区,零距离感受创建活动的火热场景与实效。一项是“市民参观团”活动。该活动不定期举办,除了让市民自愿报名外,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通过报纸向创建工作提建议的市民参加,主要参观在建的市政重点工程。活动中,市民与重点工程的建设者面对面切实感受建设者的艰辛,体验创建工作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让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创建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两项活动,不仅让参加活动的市民受到了感染,加深了对创建工作的理解,而且通过对每次活动的大规模报道,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到了创建工作对整个城市的重要意义。市委书记针对“市民参观团”活动专门批示:“南阳日报组织的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在办报中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与其他媒体相比,在举办活动方面,城市党报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城市党报长期形成的信誉度和地域上的天然接近性。然而,随着同城其他媒体的效仿,媒体举办的活动逐渐趋于同质化。慢慢地,一些活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面临无人响应的尴尬。因此,策划是否独特、形式是否新颖,成为活动成败的关键。
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2006年元宵节期间又恰遇西方情人节,可谓中西浪漫节日联袂而至,而南阳历史上曾有“抛绣球选佳婿”的民俗。
根据这种情况,《南阳日报·社会早刊》提前一个多月策划准备,打造了一道中西合璧、激情浪漫的文化大餐——在元宵节期间举办靓女戏抛绣球大联姻大型广场文化活动。
由于活动新颖,内涵丰富,正月十五全天,共有1万多名市民参加了抛绣球活动。不少市民全家出动,抛接绣球的姑娘小伙则带来了自己的同学朋友。
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也吸引了诸多新闻同行。当日,大河报、东方今报、南阳电视台、南阳电台等媒体都派记者到现场采访。其中,南阳电视台出动了5拨记者,他们拍的节目,当日中午在河南电视台播出。随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也对这项活动进行了报道。第二天,《大河报》在1版发导读,在3版以较大的篇幅报道了此次活动,其他报纸也都相应发了报道。同仁们开玩笑说,咱们这次活动,算是无偿给其他媒体提供了一个新闻淡季里的“猛料”。
依靠群众,开门办报,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新闻工作的一贯方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举办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不失为一种补充新闻源、拉近与读者距离的有效方法。但活动本身毕竟是由媒体策划出来的事件,有的具有新闻价值,而有的可能就不具备新闻价值,或新闻价值不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围绕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新颖的活动,在活动报道上,也要下大工夫,力争使活动有趣,报道可读。要切实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防止让那些平淡无味的活动报道占据版面,以免让读者最终失去参加活动、阅读活动报道的兴趣。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