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7月20日凌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一家影院正在放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新片时,一名戴防毒面具的男子持枪向观众扫射,造成至少12人死亡、58人受伤。犯罪嫌疑人詹姆斯·霍姆斯——24岁的正在办理退学的神经学博士,现已被捕。随后警方调查,并未发现他与恐怖主义组织有任何关系,也无帮凶。而詹姆斯·霍姆斯为这次袭击已经“精心准备了数月”,并在寓所布下“死亡陷阱”,算准了警察会来搜查。
事件:扫射,不是电影特效,是真的中枪!
装备齐全 深夜影院扫射
枪击事件发生在距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约15公里的奥罗拉市购物中心内。结合警方调查与当事人目击,该市警察局局长丹·奥茨描述了霍姆斯的大致行凶过程:
当地时间19日深夜,霍姆斯把车停在影院后门紧急出口外。警方事后在车上发现一支“格洛克”牌手枪,其余3支枪由霍姆斯带入影院。
霍姆斯购买一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首映票,最初以普通穿着与其他观众一样进入放映厅。待电影20日凌晨上映后,他推开紧急出口大门,在外面穿戴上自身配备防弹功能的头盔、背心、护腿,以及护裆、护颈、手套和防毒面罩。除枪支外,霍姆斯还携带了烟雾弹;一身黑色,貌似特种部队成员。他返回放映厅前台,开始射击……
目击者说,凶手沿着放映厅走廊一路走,看见准备逃跑的观众便开枪。除了换弹匣,射击没有中断过。
珍妮弗·西格是目击观众之一。起初,她以为全副武装的霍姆斯是电影“特效”,直到凶手释放烟雾弹,拿枪口对准她的脸,才意识到情况凶险。她立刻蹲到地上,凶手的子弹射向后排观众。无数弹壳落到西格身上,一些弹壳烧伤了她的前额。
丹·奥茨证实,霍姆斯的所有武器、弹匣和子弹均为合法购得。过去60天内,霍姆斯从当地枪店购买两支“格洛克”牌40口径手枪、一支12口径霰弹枪和一支AR-15型半自动步枪。同期,霍姆斯通过互联网购买超过3000发步枪子弹、3000发手枪子弹和300发霰弹枪子弹。
“同样通过网络,他购买多个自动步枪弹匣,包括我们在犯罪现场发现的一种100发子弹弹匣,”奥茨说,“专家告诉我,借助这种弹匣,他(霍姆斯)可以在一分钟内射出50至60发子弹。据我所知,在那种影院里,这是(射击速度)非常快的火力。”
周密筹划 预谋良久
凶案发生后,警方迅速查清了霍姆斯身份,并前往其寓所搜查。霍姆斯住在位于丹佛市郊一座小山上的三层红砖公寓的顶层。警方赶到后发现霍姆斯行凶前在家中布下了“死亡陷阱”,在前门等处安装了炸弹触发装置。警方先是用消防升降台接近霍姆斯寓所的窗户,用斧头打碎玻璃,伸进去一根3.6米、带有摄像头的探测杆了解屋内情况,然后使用排爆机器人和一种能发射冲击波的工具对危险进行处理。
霍姆斯的公寓内一共有三种爆炸物,分别是装满了催化剂的罐子、混合起来就能爆炸的化学药品和30多个自制手榴弹。尽管这些物品处于较安全的保管状态,但现场依然极其危险。警方在霍姆斯的工作地点和家里都发现了大量的快递包裹,由此推测这些危险品应该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到他手中的。
霍姆斯行凶使用的一支格洛克手枪、一支霰弹枪和一支半自动步枪都是过去两个月内从当地商店合法购入,子弹则是从网上购买,而且一买就是6000发。霍姆斯在化学品、爆炸物以及枪支弹药上的资金投入一共大概有1.5万美元。
“我们看到的东西可以证明,这次袭击是经过精确计算和预谋,准备了好几个月。”奥茨说。
人物:从科学爱好者到杀人狂徒
这个突然出现在电影院,把自己打扮成“特种兵”的残忍行凶者霍姆斯是谁?他为何精心谋划这场枪击案?案发后,霍姆斯的作案动机引起众多媒体及专家的分析,霍姆斯曾是科学爱好者、热衷角色扮演游戏、自称是蝙蝠侠的敌人“小丑”、有嗑药嗜好等个人生活信息也陆续被媒体爆出。而霍姆斯在被捕时没有反抗,在庭审中依然神情恍惚。
曾是热爱科学的少年
詹姆斯·霍姆斯于当地时间23日出庭应讯,神情恍惚。而在同一时间,美国媒体也公布了詹姆斯年轻时的视频,当年青涩害羞的模样与现在的冷血凶残大相径庭。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稍早公布了詹姆斯6年前录制的一段影片。当时詹姆斯才18岁,参加圣地亚哥(San Diego)当地举办的科学营,并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神情虽然有些紧张,但难掩对科学的热情。
教授介绍詹姆斯出场时表示,他喜爱足球、战略游戏,且渴望拥有一台“思乐冰”造冰机;接着詹姆斯开始发表有关时间错觉(Temporal Illusions)的研究心得,表示自己计划进行可以“改变过去”的虚幻研究,并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发觉科学世界中尚未被发现的事物。
看完这段影片,民众表示难以想象眼前这位少年,竟然在6年后成为血腥枪击案的嫌犯,且行为举止怪异。
热衷角色扮演游戏 有嗑药嗜好
霍姆斯之前没有犯罪记录,他去年进入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攻读神经学博士,但在上个月因不明原因退学。据其学校老师回忆,霍姆斯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其朋友则将霍姆斯描述为害羞、聪明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霍姆斯的性格有点怪,他通常不擅交际,是实验室里比较安静的人之一。他大部分时间沉浸在电脑里,常常参与网上的角色扮演游戏。”
霍姆斯家附近的一家三明治快餐店的老板哈德森告诉记者,霍姆斯经常在早上10点店里人很少的时候去买火鸡三明治,每次都不要酸黄瓜。“他看上去很开心,而且害羞。但只要身边有其他顾客,霍姆斯看上去就有点如坐针毡,会很快结束谈话,迅速离开。”
霍姆斯稍早向警方自称是蝙蝠侠的敌人“小丑”,如今又有消息传出,詹姆斯不但将头发染成红色,还与饰演“小丑”一角的已逝巨星希斯·莱杰服用相同的止痛药“维柯丁”(Vicodin),且有上瘾的迹象。
维柯丁是一种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疼痛的药物,其重要成分氢可酮具有成瘾性,同酒精发生反应后会增加困倦及眩晕感,可能导致失去意识甚至死亡。他的父母表示,詹姆斯在过去1年里,行踪诡异,沉迷于色情网站,有嗑药等不良嗜好。 反思:子弹能否停下来?
7月20日发生在美国丹佛奥罗拉影院《蝙蝠侠前传3》首映式上的枪击案已致12人死亡,58人受伤。各主流媒体在事件发生后发表评论,在对霍姆斯的作案动机揣度和分析之余,将矛头指向美国宽松的枪支管理制度,暴力电影也陷入指责和怀疑声中,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深层的政治文化又一次得到反思。
难以终结的枪支暴力?
美国的枪击案对美国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几乎隔一阵就会有枪击案发生,有时甚至一连发生数起。是否“控抢”一直是美国的一件“麻烦事”。就政治价值而言,许多美国人依然把私人拥有枪支看成是公民有权利以任何方式捍卫自由的一个象征,而主张“控枪”者则认为这一修正案早已不合时宜,“控枪”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减少犯罪率。这两派在声势上旗鼓相当,且各有“后盾”,近20年来,几乎每次发生恶性枪案,都会触发“持枪”、“控枪”两派的激烈争辩,但总是随着热点的转移而不了了之,这次恐也难免俗套。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指出,丹佛枪击案使美国人陷入悲痛。悲痛之余,人们开始追问嫌疑人霍姆斯的动机。但是,最该追问的也许应该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法律,特别是枪支管制的法律。不错,拥有枪支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但与此同时,即使不拥有枪支也应获得普遍的安全权利。
美国赫芬顿邮报撰文指出,枪击案引发的辩论不应局限于枪支管理。人们必须考虑引发暴力事件的全面原因,以及暴力使美国社会付出的代价。如仅去年,暴力事件已使低谷中美国经济付出了4600亿美元的代价。事件可使尚未得到解决的意义更大的议题得到发声。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指出,也许有人认为丹佛枪击案这样的悲剧不应政治化,但将其政治化并没错。因为政治不是娱乐,而是关乎人之生死和苦乐的大事,反省悲剧并趁此机会提出能防止悲剧重演的措施是政治参与者应该做的,现在或许该讨论强化枪支控制甚至宪法修正案了。
电影暴力要为枪击案负责几何?
由于这起枪杀案的嫌疑人霍姆斯仅24岁,其身着黑衣的装束被世人直指来自于电影《黑暗骑士崛起》中的角色。那么,这是偶然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对该起血腥犯罪案件的反思也由此开展,其焦点围绕在暴力电影对于人们价值观和行动的影响。即:《蝙蝠侠》电影本身要不要对该起枪杀案负责,如果负责的话该如何负责?
有网友认为,虽然此次事件被认为是孤立事件,但从对罪犯的调查中依然可以看出,悲剧的发生与“蝙蝠侠”电影脱不了干系:纽约市警察局长雷蒙德·凯利20日说,嫌疑人霍姆斯像精神错乱的人。根据他获得的消息,霍姆斯“把头发染成红色,称自己是‘小丑’,显然是蝙蝠侠的敌人”。而据报道《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小丑”是主要反派角色,“性格凶残,泯灭人性,多次布下陷阱或机关,给所在的城市带来灾难和恐慌。”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指出,对于有人质疑电影是否应为枪击事件负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片的暴力倾向使人们认为暴力娱乐会导致现实暴力。但根据美国特工处2002年报告,并无明显证据证明杀人犯会购买更多暴力影像。与其对电影横加指责,不如将精力置于深入案件细节。
编后语:
24岁的犯罪嫌疑人詹姆斯·霍姆斯是正在办理退学的神经学博士生,他钟情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可以说是被互联网制造出来的绝对孤独者。这类人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人机交流而不是与人直接交流——或者说,他们已经丧失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犯罪欲望、罪恶感和羞耻感,都在发生变化;而互联网制造出来的“绝对孤独者”,也将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身边。
他们藐视他人存在价值的观念来自网络,来自电影,还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冲击?一个热爱科学的少年,一个神经学硕士,摇身一变成为杀人魔,该反思更多的不是电影中的暴力成分,因为这个在电影分级制度下已经不是问题,更多思考的是应该交给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留给青年人的空间。
事件:扫射,不是电影特效,是真的中枪!
装备齐全 深夜影院扫射
枪击事件发生在距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约15公里的奥罗拉市购物中心内。结合警方调查与当事人目击,该市警察局局长丹·奥茨描述了霍姆斯的大致行凶过程:
当地时间19日深夜,霍姆斯把车停在影院后门紧急出口外。警方事后在车上发现一支“格洛克”牌手枪,其余3支枪由霍姆斯带入影院。
霍姆斯购买一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首映票,最初以普通穿着与其他观众一样进入放映厅。待电影20日凌晨上映后,他推开紧急出口大门,在外面穿戴上自身配备防弹功能的头盔、背心、护腿,以及护裆、护颈、手套和防毒面罩。除枪支外,霍姆斯还携带了烟雾弹;一身黑色,貌似特种部队成员。他返回放映厅前台,开始射击……
目击者说,凶手沿着放映厅走廊一路走,看见准备逃跑的观众便开枪。除了换弹匣,射击没有中断过。
珍妮弗·西格是目击观众之一。起初,她以为全副武装的霍姆斯是电影“特效”,直到凶手释放烟雾弹,拿枪口对准她的脸,才意识到情况凶险。她立刻蹲到地上,凶手的子弹射向后排观众。无数弹壳落到西格身上,一些弹壳烧伤了她的前额。
丹·奥茨证实,霍姆斯的所有武器、弹匣和子弹均为合法购得。过去60天内,霍姆斯从当地枪店购买两支“格洛克”牌40口径手枪、一支12口径霰弹枪和一支AR-15型半自动步枪。同期,霍姆斯通过互联网购买超过3000发步枪子弹、3000发手枪子弹和300发霰弹枪子弹。
“同样通过网络,他购买多个自动步枪弹匣,包括我们在犯罪现场发现的一种100发子弹弹匣,”奥茨说,“专家告诉我,借助这种弹匣,他(霍姆斯)可以在一分钟内射出50至60发子弹。据我所知,在那种影院里,这是(射击速度)非常快的火力。”
周密筹划 预谋良久
凶案发生后,警方迅速查清了霍姆斯身份,并前往其寓所搜查。霍姆斯住在位于丹佛市郊一座小山上的三层红砖公寓的顶层。警方赶到后发现霍姆斯行凶前在家中布下了“死亡陷阱”,在前门等处安装了炸弹触发装置。警方先是用消防升降台接近霍姆斯寓所的窗户,用斧头打碎玻璃,伸进去一根3.6米、带有摄像头的探测杆了解屋内情况,然后使用排爆机器人和一种能发射冲击波的工具对危险进行处理。
霍姆斯的公寓内一共有三种爆炸物,分别是装满了催化剂的罐子、混合起来就能爆炸的化学药品和30多个自制手榴弹。尽管这些物品处于较安全的保管状态,但现场依然极其危险。警方在霍姆斯的工作地点和家里都发现了大量的快递包裹,由此推测这些危险品应该是通过邮寄的方式到他手中的。
霍姆斯行凶使用的一支格洛克手枪、一支霰弹枪和一支半自动步枪都是过去两个月内从当地商店合法购入,子弹则是从网上购买,而且一买就是6000发。霍姆斯在化学品、爆炸物以及枪支弹药上的资金投入一共大概有1.5万美元。
“我们看到的东西可以证明,这次袭击是经过精确计算和预谋,准备了好几个月。”奥茨说。
人物:从科学爱好者到杀人狂徒
这个突然出现在电影院,把自己打扮成“特种兵”的残忍行凶者霍姆斯是谁?他为何精心谋划这场枪击案?案发后,霍姆斯的作案动机引起众多媒体及专家的分析,霍姆斯曾是科学爱好者、热衷角色扮演游戏、自称是蝙蝠侠的敌人“小丑”、有嗑药嗜好等个人生活信息也陆续被媒体爆出。而霍姆斯在被捕时没有反抗,在庭审中依然神情恍惚。
曾是热爱科学的少年
詹姆斯·霍姆斯于当地时间23日出庭应讯,神情恍惚。而在同一时间,美国媒体也公布了詹姆斯年轻时的视频,当年青涩害羞的模样与现在的冷血凶残大相径庭。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稍早公布了詹姆斯6年前录制的一段影片。当时詹姆斯才18岁,参加圣地亚哥(San Diego)当地举办的科学营,并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神情虽然有些紧张,但难掩对科学的热情。
教授介绍詹姆斯出场时表示,他喜爱足球、战略游戏,且渴望拥有一台“思乐冰”造冰机;接着詹姆斯开始发表有关时间错觉(Temporal Illusions)的研究心得,表示自己计划进行可以“改变过去”的虚幻研究,并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发觉科学世界中尚未被发现的事物。
看完这段影片,民众表示难以想象眼前这位少年,竟然在6年后成为血腥枪击案的嫌犯,且行为举止怪异。
热衷角色扮演游戏 有嗑药嗜好
霍姆斯之前没有犯罪记录,他去年进入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攻读神经学博士,但在上个月因不明原因退学。据其学校老师回忆,霍姆斯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其朋友则将霍姆斯描述为害羞、聪明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霍姆斯的性格有点怪,他通常不擅交际,是实验室里比较安静的人之一。他大部分时间沉浸在电脑里,常常参与网上的角色扮演游戏。”
霍姆斯家附近的一家三明治快餐店的老板哈德森告诉记者,霍姆斯经常在早上10点店里人很少的时候去买火鸡三明治,每次都不要酸黄瓜。“他看上去很开心,而且害羞。但只要身边有其他顾客,霍姆斯看上去就有点如坐针毡,会很快结束谈话,迅速离开。”
霍姆斯稍早向警方自称是蝙蝠侠的敌人“小丑”,如今又有消息传出,詹姆斯不但将头发染成红色,还与饰演“小丑”一角的已逝巨星希斯·莱杰服用相同的止痛药“维柯丁”(Vicodin),且有上瘾的迹象。
维柯丁是一种用于缓解中度至重度疼痛的药物,其重要成分氢可酮具有成瘾性,同酒精发生反应后会增加困倦及眩晕感,可能导致失去意识甚至死亡。他的父母表示,詹姆斯在过去1年里,行踪诡异,沉迷于色情网站,有嗑药等不良嗜好。 反思:子弹能否停下来?
7月20日发生在美国丹佛奥罗拉影院《蝙蝠侠前传3》首映式上的枪击案已致12人死亡,58人受伤。各主流媒体在事件发生后发表评论,在对霍姆斯的作案动机揣度和分析之余,将矛头指向美国宽松的枪支管理制度,暴力电影也陷入指责和怀疑声中,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深层的政治文化又一次得到反思。
难以终结的枪支暴力?
美国的枪击案对美国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几乎隔一阵就会有枪击案发生,有时甚至一连发生数起。是否“控抢”一直是美国的一件“麻烦事”。就政治价值而言,许多美国人依然把私人拥有枪支看成是公民有权利以任何方式捍卫自由的一个象征,而主张“控枪”者则认为这一修正案早已不合时宜,“控枪”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减少犯罪率。这两派在声势上旗鼓相当,且各有“后盾”,近20年来,几乎每次发生恶性枪案,都会触发“持枪”、“控枪”两派的激烈争辩,但总是随着热点的转移而不了了之,这次恐也难免俗套。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指出,丹佛枪击案使美国人陷入悲痛。悲痛之余,人们开始追问嫌疑人霍姆斯的动机。但是,最该追问的也许应该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法律,特别是枪支管制的法律。不错,拥有枪支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但与此同时,即使不拥有枪支也应获得普遍的安全权利。
美国赫芬顿邮报撰文指出,枪击案引发的辩论不应局限于枪支管理。人们必须考虑引发暴力事件的全面原因,以及暴力使美国社会付出的代价。如仅去年,暴力事件已使低谷中美国经济付出了4600亿美元的代价。事件可使尚未得到解决的意义更大的议题得到发声。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指出,也许有人认为丹佛枪击案这样的悲剧不应政治化,但将其政治化并没错。因为政治不是娱乐,而是关乎人之生死和苦乐的大事,反省悲剧并趁此机会提出能防止悲剧重演的措施是政治参与者应该做的,现在或许该讨论强化枪支控制甚至宪法修正案了。
电影暴力要为枪击案负责几何?
由于这起枪杀案的嫌疑人霍姆斯仅24岁,其身着黑衣的装束被世人直指来自于电影《黑暗骑士崛起》中的角色。那么,这是偶然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对该起血腥犯罪案件的反思也由此开展,其焦点围绕在暴力电影对于人们价值观和行动的影响。即:《蝙蝠侠》电影本身要不要对该起枪杀案负责,如果负责的话该如何负责?
有网友认为,虽然此次事件被认为是孤立事件,但从对罪犯的调查中依然可以看出,悲剧的发生与“蝙蝠侠”电影脱不了干系:纽约市警察局长雷蒙德·凯利20日说,嫌疑人霍姆斯像精神错乱的人。根据他获得的消息,霍姆斯“把头发染成红色,称自己是‘小丑’,显然是蝙蝠侠的敌人”。而据报道《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小丑”是主要反派角色,“性格凶残,泯灭人性,多次布下陷阱或机关,给所在的城市带来灾难和恐慌。”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指出,对于有人质疑电影是否应为枪击事件负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片的暴力倾向使人们认为暴力娱乐会导致现实暴力。但根据美国特工处2002年报告,并无明显证据证明杀人犯会购买更多暴力影像。与其对电影横加指责,不如将精力置于深入案件细节。
编后语:
24岁的犯罪嫌疑人詹姆斯·霍姆斯是正在办理退学的神经学博士生,他钟情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可以说是被互联网制造出来的绝对孤独者。这类人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人机交流而不是与人直接交流——或者说,他们已经丧失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犯罪欲望、罪恶感和羞耻感,都在发生变化;而互联网制造出来的“绝对孤独者”,也将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身边。
他们藐视他人存在价值的观念来自网络,来自电影,还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冲击?一个热爱科学的少年,一个神经学硕士,摇身一变成为杀人魔,该反思更多的不是电影中的暴力成分,因为这个在电影分级制度下已经不是问题,更多思考的是应该交给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留给青年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