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例,回顾性分析骨转移年龄、术后间隔时间、转移部位及频度、组织类型以及死亡原因等。结果: 骨转移年龄较大,发生在55岁以上,初诊到骨转移多在10年以内;脊椎转移最多,乳头状癌以胸、颈椎转移为主, 滤泡状癌转移全身骨骼,临床症状和死因多与脊椎病变有关。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中脊椎转移为影响其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关键部位。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 临床特点 脊椎病变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22-01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总体预后良好,通常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然而部分患者一旦出现骨转移,生存率明显下降,10年生存率降至13%-21%[1]而DTC骨转移发生率为4%-13%[2]。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DTC骨转移病人其临床特点、治疗过程、疗效、预后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4例DTC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 25例,女 29例,年龄35-86岁,平均55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5例,滤泡状19例。单纯骨转移8例,颈部淋巴结合并骨转移18例,颈部淋巴结合肺转移、骨转移19例;颈部淋巴结合并骨转移、脑或其他脏器转移9例,全部经手术后细胞病理学确诊。
1.2 临床表现:54例DTC患者中以颈部肿块首诊者18 例,8例以肺部不适,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就诊,28例以骨痛就诊骨科发现。所以患者中伴有骨痛47例,咳嗽,咳痰,胸闷,气促8例,12例有局部骨隆起,4例有病理性骨折,5例无明显自觉症状。
1.3 影像检查:54例DTC患者中,全身骨显像发现32例,9例行X线检查发现,15例行CT检查发现,10例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另有4例为131I 全身扫描(WBS)时发现。DTC的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X线主要表现为小片状、虫蚀样骨质破坏,膨胀性和蜂窝状改变;CT主要表现为多发斑片状、穿凿样、虫蚀样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少数为成骨性破坏,X线和CT主要表现有棉花团状、毛玻璃状和结节状的密度增高影。骨显像表现异常浓聚灶和放射性分布减低区。54例DTC患者中多发骨转移38例,单发16例。35例乳头状腺癌中多发骨转移28例,单发7例。19例滤泡状癌均为多发骨转移。
1.4 治疗经过:54例DTC患者全部手术切除原发灶,首程手术治疗同时颈部淋巴结33例,术后3-5次颈部淋巴结清扫者18例。全部病例均于确诊骨转移后行131I 内照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且治疗后行131I- WBS 同时随诊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Tg)。其中16例在131I 内照射治疗前行骨转移手术治疗,包括:骨肿瘤刮除术3例,局部切除术7例,另外有5例行局部骨放射治疗,4例行89SrCL2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全部病例骨转移灶完全环节3例,17例有不同程度德好转,有效率为52.6%,8例病情无明显变化,5例患者病情有所发展,5例恶化死亡。27例骨痛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为92.6%。
2.2 隨访及预后:甲状腺癌原发灶德首诊主要为手术治疗。54例患者首诊发现骨转移5例,术后5年骨转移7例,术后10年骨转移15例,术后10年以上骨转移11例,最长者手术后18年发生骨转移。全部患者发生骨转移后随诊6个月至8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86.9%、58.3%。
3 讨论
DTC预后良好,但仍有大约3.6%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和16.4%的滤泡状甲状腺癌在初诊时就发生远处转移,初诊后已治愈的乳头状和滤泡状癌患者在其后的随访过程中,又有5.8%发生远处转移。DTC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组织(49%),其次是骨骼组织(25%)。本文54例DTC骨转移患者乳头状癌35例,滤泡状癌 19例,男25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1:1.92.年龄以55岁以上为主,仅有1例为40岁。患者以颈部肿块就诊较多,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文中骨痛患者占到71%,且有2例病理性骨折,部分合并肺转移者有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促等症状。
确诊DTC骨转移主要有全身骨显像、131I-WBS、X线、CT、MRI的常用方法。X线和CT主要表现片状、虫蚀样骨质破坏、膨胀性或蜂窝状改变的溶骨性破坏为多数,同文献[3.4]报道一致。54例DTC骨转移患者中,多发骨转移(84.2%)明显多于单发骨转移(15.8%)。22例乳头状癌中多发骨转移16例,单发6例,16例滤泡状甲状腺癌均为多发骨转移。
DTC的发展进程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是40年内DTC的复发及转移率可达35%,而且其中2/3发生在首次治疗后10年内。本组54例患者骨转移发生在首次治疗后10年内的有27例。虽然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所有DTC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远处转移却是最常见的与甲状腺相关的死亡原因。DTC患者因其具有隐匿性及病程长的特点,往往患者疏于检查或中断内分泌治疗,一经出现症状时已伴有远处转移,将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如果骨转移合并其他部位受侵和转移时,预后明显要比单纯骨转移的病例要差。本组资料5年生存率为58.3%,死亡的5例患者均为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最后衰竭死亡。因此,对于DTC患者应定期随访,尤其是首次治疗后10年内。随访以颈部B超、胸部X线、CT为主,同时131I-WBS、TSH、Tg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常规项目,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时应及时检查全身骨显像,以便尽早发现DTC复发或转移,对DTC的下一步诊治做出正确的抉策,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郑容,唐谨,贾莹莹,等.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结果[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10(3):192-195.
[2] 邱忠领, 许艳红, 宋红俊,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30(9):1059-1061.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 临床特点 脊椎病变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22-01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总体预后良好,通常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然而部分患者一旦出现骨转移,生存率明显下降,10年生存率降至13%-21%[1]而DTC骨转移发生率为4%-13%[2]。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DTC骨转移病人其临床特点、治疗过程、疗效、预后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4例DTC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 25例,女 29例,年龄35-86岁,平均55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5例,滤泡状19例。单纯骨转移8例,颈部淋巴结合并骨转移18例,颈部淋巴结合肺转移、骨转移19例;颈部淋巴结合并骨转移、脑或其他脏器转移9例,全部经手术后细胞病理学确诊。
1.2 临床表现:54例DTC患者中以颈部肿块首诊者18 例,8例以肺部不适,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就诊,28例以骨痛就诊骨科发现。所以患者中伴有骨痛47例,咳嗽,咳痰,胸闷,气促8例,12例有局部骨隆起,4例有病理性骨折,5例无明显自觉症状。
1.3 影像检查:54例DTC患者中,全身骨显像发现32例,9例行X线检查发现,15例行CT检查发现,10例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另有4例为131I 全身扫描(WBS)时发现。DTC的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X线主要表现为小片状、虫蚀样骨质破坏,膨胀性和蜂窝状改变;CT主要表现为多发斑片状、穿凿样、虫蚀样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少数为成骨性破坏,X线和CT主要表现有棉花团状、毛玻璃状和结节状的密度增高影。骨显像表现异常浓聚灶和放射性分布减低区。54例DTC患者中多发骨转移38例,单发16例。35例乳头状腺癌中多发骨转移28例,单发7例。19例滤泡状癌均为多发骨转移。
1.4 治疗经过:54例DTC患者全部手术切除原发灶,首程手术治疗同时颈部淋巴结33例,术后3-5次颈部淋巴结清扫者18例。全部病例均于确诊骨转移后行131I 内照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且治疗后行131I- WBS 同时随诊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Tg)。其中16例在131I 内照射治疗前行骨转移手术治疗,包括:骨肿瘤刮除术3例,局部切除术7例,另外有5例行局部骨放射治疗,4例行89SrCL2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全部病例骨转移灶完全环节3例,17例有不同程度德好转,有效率为52.6%,8例病情无明显变化,5例患者病情有所发展,5例恶化死亡。27例骨痛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为92.6%。
2.2 隨访及预后:甲状腺癌原发灶德首诊主要为手术治疗。54例患者首诊发现骨转移5例,术后5年骨转移7例,术后10年骨转移15例,术后10年以上骨转移11例,最长者手术后18年发生骨转移。全部患者发生骨转移后随诊6个月至8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86.9%、58.3%。
3 讨论
DTC预后良好,但仍有大约3.6%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和16.4%的滤泡状甲状腺癌在初诊时就发生远处转移,初诊后已治愈的乳头状和滤泡状癌患者在其后的随访过程中,又有5.8%发生远处转移。DTC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组织(49%),其次是骨骼组织(25%)。本文54例DTC骨转移患者乳头状癌35例,滤泡状癌 19例,男25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1:1.92.年龄以55岁以上为主,仅有1例为40岁。患者以颈部肿块就诊较多,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文中骨痛患者占到71%,且有2例病理性骨折,部分合并肺转移者有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促等症状。
确诊DTC骨转移主要有全身骨显像、131I-WBS、X线、CT、MRI的常用方法。X线和CT主要表现片状、虫蚀样骨质破坏、膨胀性或蜂窝状改变的溶骨性破坏为多数,同文献[3.4]报道一致。54例DTC骨转移患者中,多发骨转移(84.2%)明显多于单发骨转移(15.8%)。22例乳头状癌中多发骨转移16例,单发6例,16例滤泡状甲状腺癌均为多发骨转移。
DTC的发展进程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是40年内DTC的复发及转移率可达35%,而且其中2/3发生在首次治疗后10年内。本组54例患者骨转移发生在首次治疗后10年内的有27例。虽然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所有DTC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远处转移却是最常见的与甲状腺相关的死亡原因。DTC患者因其具有隐匿性及病程长的特点,往往患者疏于检查或中断内分泌治疗,一经出现症状时已伴有远处转移,将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如果骨转移合并其他部位受侵和转移时,预后明显要比单纯骨转移的病例要差。本组资料5年生存率为58.3%,死亡的5例患者均为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最后衰竭死亡。因此,对于DTC患者应定期随访,尤其是首次治疗后10年内。随访以颈部B超、胸部X线、CT为主,同时131I-WBS、TSH、Tg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常规项目,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时应及时检查全身骨显像,以便尽早发现DTC复发或转移,对DTC的下一步诊治做出正确的抉策,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郑容,唐谨,贾莹莹,等.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结果[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10(3):192-195.
[2] 邱忠领, 许艳红, 宋红俊,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30(9):1059-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