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化学杀雄两系杂交油菜“宁杂1838”的选育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13.017摘要:宁杂1838属甘蓝型油菜中晚熟品种类型,选自096030×096033组合。株高168.50 cm,分枝点较高,一次分枝8个。单株角果数333.50个,每角种子数22.90粒,千粒质量4.10 g;芥酸含量0.60%,硫苷含量24.13 μmol/g,含油量44.28%。国家油菜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 091.80 kg/hm2,比对照增产5.73%;生产试验结果,宁杂1838比对照增产10.30%。该品种抗病毒病,较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极强。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化学杀雄;宁杂1838
  中图分类号: S634.303文献标志码: A[HK]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3-0064-02[HS)][HT9.SS]
  收稿日期:2016-10-20
  基金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3);国家“863”计划(编号:2011AA10A10403)。
  作者简介:付三雄(1976—),男,湖北汉川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油菜遗传育种。E-mail:naufsx@163.com。
  [ZK)]
  长江流域油菜为优势产业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0%以上[1]。我国油菜比较效益低,制约了我国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油菜育种与栽培提出了通过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油菜的比较效益[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2006年就开始进行化学杀雄两系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以高产、高油、抗病抗倒等为育种目标育成了长江下游第一个审定的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油菜品种宁杂1818[3]。宁杂1838是继宁杂1818后又一个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杂种新组合,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组合来源096030×096033。母本096030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系,兼具高产、抗病、抗倒优良特性。父本09603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油、抗病、抗倒油菜中间品系。宁杂1838于2012年被推荐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区域试验,2013年留试,2014年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生产试验,2015年秋报审并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审定,定名为宁杂1838,审定编号:国审油201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种植。自参加试验以来已在长江下游各主产区同步引种试验示范多年,具有很高产量潜力,产量与宁杂1818持平或略有增产,但抗倒性更强,株高较宁杂1818矮 10 cm,更适宜机械化收获[4]。笔者介绍宁杂1838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并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选育过程
  [HTK]1.1母本096030的选育[HT]
  宁杂1838的母本096030选自甘蓝型油菜组合03P42×031030,通过连续多年多代进行产量、品质和目标农艺性状的筛选鉴定,于2009年育成096030品系。选育过程如下:
  2003年温室配置杂交组合03P42×031030。2004年春自交10个单株,秋播混合种植成F2(>5 000株)群体。2005年春单株自交,收获后测定单株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及含油量,获得78个双低单株,秋播种植成52个株行。2006年油菜开花期入选15个株行,每个株行自交10个单株,收获后经品质性状鉴定入选48个单株,秋播在株系圃种植F4,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鉴定。
  2007年油菜开花期入选5个株行,每个株行自交5个单株,收获后经品质性状鉴定入选8个单株,秋播在株系圃种植F5,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鉴定。
  2008年油菜开花期入选2个株行,每个株行自交5个单株,收获后经品质性状鉴定入选3个单株,秋播在株系圃种植F6,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鉴定。
  2009年化学杀雄创造不育系。
  1.2父本096033的选育
  宁杂1838的父本09603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油、抗病、抗倒油菜中间品系,其组合为(宁油7号×Marnoo)×宁油7号。选育过程如下:
  2002年配置宁油7号×Marnoo的组合。
  2003年以宁油7号对宁油7号×Marnoo的组合F1进行回交。
  2004年对回交后代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鉴定,鉴定出4034品系。
  2005年继续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性状鉴定,鉴定出3019品系。
  2006年继续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性状鉴定,鉴定出096033品系。
  1.3宁杂1838的选育过程
  2008年春,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种質资源圃中,根据多年观察记载数据,选择高产、双低、抗逆性强、农艺性状优良,且地理远缘、遗传差异较大的材料12份,依据各个材料的成熟期类型进行人工配置杂交组合24份,用于进行产量配合力鉴定。
  2008秋,在油菜选种圃种植这些组合。直播,2行区,行长3.5 m;株距10~15 cm,行距40 cm。田间设置父本、正反交组合、母本为1组,每5组设对照(秦油7号)。并在隔离区用尼龙网隔离繁殖亲本材料。
  2009年春,根据田间长势预选优势组合进行化学杀雄配置杂种种子。秋播进行产量鉴定。夏收后根据实际测产结果和对亲本及入选组合的品质性状测定结果,决选出9个产量超对照的组合升级进入下年度产量鉴定试验。
  2009年秋,对入选的9个优势组合进行产量评比鉴定。直播,6行区,3次重复。行长3.5 m;株距10~15 cm,行距 40 cm。同时,对亲本进行人工隔离扩繁。   综合2008—2009年2个年度配合力鉴定和产量评比试验结果,组合096030×096033平均产量3 560.25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18.36%。
  2010年秋,在陕西汉中对该组合进行化学诱导杀雄和杂交制种。2011年夏收,共收获杂种20 kg。
  2011年秋,宁杂1838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11—2012年度新品种(系)展示品比,平均产量2 962.5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18.60%,居展示田产量首位。
  2012年秋,宁杂1838推荐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区域试验。
  2宁杂1838的产量与品质
  2.1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度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25.45 kg/h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 7.10%,增产极显著;平均产油量1 419.15 kg/hm2,比对照增产4.12%。2013—2014年度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58.15 kg/hm2,比对照增产4.36%,增产极显著;平均产油量1 318.20 kg/hm2,比对照增产 4.29%。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91.80 kg/hm2,比對照增产5.73%;平均产油量1 368.60 kg/hm2,比对照增产 4.20%。2014—2015年度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87.45 kg/h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0.30%,增产极显著(表1)。
  2.2品质性状
  2012—2013年度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域试验种子样品检测结果,芥酸0.40%,硫苷25.68 μmol/g,含油量44.00%。2013—2014年度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试结果,芥酸0.80%,硫苷22.57 μmol/g,含油量44.56%。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60%,硫苷含量为24.13 μmol/g,含油量为44.28%。2014—2015年度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芥酸0.10%,硫苷25.96 μmol/g,含油量43.06%(表2)。
  2.3抗性表现
  2012—2013年度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结果,菌核病发病率20.26%,病情指数11.80;病毒病发病率0.33%,病情指数0.21;受冻率50.00%,冻害指数13.49,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中感,抗倒性强。2013—2014年度国家油菜(长江下游区)品种区试抗性鉴定结果,菌核病发病率14.16%,病情指数8.47;病毒病发病率3.20%,病情指数2.40;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感,抗倒性强。2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7.21%,病情指数10.14;病毒病发病率1.77%,病情指数1.31;抗倒性强(表3)。
  3宁杂1838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HTK]3.1特征特性[HT]
  宁杂1838属甘蓝型半冬性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29 d。子叶肾形,叶片深绿色,叶缘波状,叶面有蜡粉,无刺毛,裂叶2~3对,裂刻较浅;花瓣黄色,中生分枝类型,籽粒黑褐色,抗倒性强。株高168.5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3.5个,每角粒数22.9粒,千粒质量4.1 g。2年区试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7.21%,病情指数10.14,病毒病发病率1.77%,病情指数1.31,2年菌核病鉴定结果分别为中感和低感,菌核病病圃诱发鉴定为低感,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年区试芥酸含量分别为0.4%、0.8%,硫苷含量分别为 25.68 μmol/g(饼)、22.57 μmol/g(饼),含油量分别为 44.00% 和44.56%,2年平均含油量为44.28%。生产试验芥酸0.10%,硫苷25.96 μmol/g(饼),含油量43.06%。[HT][FL)]
  [KH*4D]
  3.2栽培技术要点
  3.2.1适期早播早栽根据近几年来各地试验结果,移栽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用种量2.25 kg/hm2;直播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种量3.75 kg/hm2。
  3.2.2合理密植移栽大田密度105 000~120 000株/hm2,株行距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而定,但要栽足基本苗。直播密度300 000~600 000株/hm2,以450 000株/hm2最适。土壤肥力好的地区可稀些,否则宜密植。
  3.2.3肥水管理产量在3 000~3 750 kg/hm2 时,总施氮(纯氮)量为240~300 kg/hm2、磷(P2O5)120~150 kg/hm2、钾(K2O)225 kg /hm2。氮肥作基肥、腊肥、薹肥,比例为 5 ∶[KG-*3]3 ∶[KG-*3]2。磷、钾肥全部用作基肥。基肥和腊肥以N、P、K复合肥或油菜专用肥为主,积极增施有机肥,薹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缺硼地区、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用硼砂15 kg/hm2作苗肥或基肥施用,初花期可喷施速效硼。巧施薹肥。一般可施尿素素75~300 kg/hm2。根据土壤肥力,长势长相决定薹肥施用量和施肥时间。旺长田少施、迟施;春发不足时,宜早施、重施薹肥。
  3.2.4防治菌核病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净、菌核清等喷雾防治菌核病。
  [JP4]3.2.5规模种植连片种植,集中种植,防止串花,保证双低品质。[JP]
  3.2.6亲本繁殖及杂交种生产宁杂1838亲本种子的繁殖及杂交种子生产技术参照宁杂1818[3]。
  [HS2]参考文献:
  [1][ZK(#]杨红旗,徐艳华. 我国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实施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99-202.
  [2]李爱民,张永泰,惠飞虎,等. 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育种新概念[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1-153.
  [3]付三雄,戚存扣,顾慧,等. 优质化学杀雄两系杂交油菜宁杂1818的选育[J]. 江西农业学报,2015,27(7):11-14.
  [4]张永泰,李爱民,惠飞虎,等. 扬油6号油菜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性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67-171.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提出一种新型的串联混合三电平中点钳位(neutralpoint clamped,NPC)拓扑,该拓扑是基于传统三电平NPC拓扑的改进和优化,引入大功率IGBT的串联应用.该新型拓扑中,桥臂的两个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