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1q21扩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ASCT以及移植后维持和(或)巩固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35例初治MM患者资料。

结果

①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中位发病年龄49(33~63)岁。单纯检出1q21扩增者仅为3例(8.6%),其余32例均合并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13q14缺失、t(11;14)、t(4;14)、t(14;16)、17p缺失和复杂核型。②ASCT后获得完全缓解者20例(57.0%),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者13例(37.1%),获得部分缓解者2例(5.7%)。中位随访24(8~85)个月,预期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6.5±9.7)%和(69.6±9.9)%。③按合并其他高危或非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对患者进行分组,高危组(13例)中位PFS和OS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28个月,非高危组(22例)中位PFS和OS时间分别为54个月和未达到,高危组与低危组3年预期PFS率[(28.0±15.9)%对(71.5±12.7)%,χ2=5.404,P=0.020]和OS率[(36.5±16.4)%对(92.3±7.4)%,χ2=7.596,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q21扩增很少单独发生,常伴发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ASCT治疗初治MM患者疗效良好,合并其他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是影响该亚组患者P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例患者,包括难治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6例,难治复发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采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输注后第28天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其中6例ALL患者4例(66.7%)完全缓解(CR),
目的评估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应用RCDOP方案治疗的87例初治DLBCL患者资料,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①87例患者中,男40例,女47例,中位年龄60(14~84)岁。应用RCDOP方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者共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