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水杉树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在农村,我的童年,有老树婆娑、蝉鸣蛙声、虾跳鱼跃……还有数不清的泥巴糊糊、叫不上名的各类昆虫。
  那时,农村里家家有井。夏夜纳凉之前,父亲或母亲早早地把西瓜放在吊篮里,用一根绳子放到井内,恰到好处地悬在水面之上。几小时后,原本田间摘回时还带着热度的西瓜,已经变成了冰凉的西瓜。这口井,就等同于现如今的冰箱。夜晚纳凉之际,全家围坐,切开“冰镇”后的西瓜,瓤红籽黑,甘甜凉爽,那完美的味蕾体验至今不忘。
  这口井,也是我童年的噩梦。每回牛脾气上来,哭闹不听话时,父母最后的撒手锏就是要把我扔井里去。好几次被父母拉到井口,所有的蛮横不止都被强烈的恐惧感包围,哭声立马止住。“还哭闹不讲理不?”“不了,我改。”强烈的求生欲不得不让我先放下倔强,选择妥协。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这口井,是爱恨交织。当然,父母永远也不知道,我后来几次悄悄去过井边,用石子、竹竿测试过井水深浅,我总担心父母一失手,会不会真把我扔下去,那不就死翘翘啦!现如今我自己有了孩子,做了父母,早就理解了当年带着我们姐妹三的父母,在焦头烂额疲于生计之时,孩子的哭闹不休确实是一件耗时耗力还影响心情的事,所以,在那个非常时期对我采用了非常手段。现如今回忆起来,恐惧早没有了,有的是对自己当年不懂事的自责。
  那年月的一口井,能满足我们一年四季对它的需求。它具备恒定的水温,带给我们冬暖夏凉的体验。尤其到了天冷季节,比起宅旁泯沟里冰冷的河水,这带着一点“暖气”的井水太受人欢迎了!常常由母亲一声吆喝:“拿个盆出去,我要洗衣服了。”我就快速把洗衣服的盆放到井旁,并在母亲收拾我们一大家子的脏衣服时,积极地担负起打井水的职责。很奇怪,随我怎么学他们,我每次只能打上来半桶水,甚至更少。我的打水技术影响了大人的“工作效率”,常常被大人一把拦了。看他们气定神闲,看也不看那个吊水的小桶,只轻轻地把小桶晃悠几下,“咕噜”一声,桶儿听话地转一个身,整个桶没入水中,绳一紧,满满一小桶井水就安安稳稳拉了上来。当然,这技术活好坏影响不大,我们那时打井水,也不过就是洗几颗树藤上的葡萄,或者那几个猴急得等不得熟透的还带着绒毛的桃子,半小桶井水也能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了。
  对这口井,更大的情感是来自井旁的两棵水杉树。这两棵水杉树,是父母在我出生的那年在井旁栽下的。在我有记忆开始,我家的小院就是丰富多彩的,有藤蔓青青,有姹紫嫣红,更有这两棵那时已经很挺拔的“大树”。虽是同时种下的两棵树,竟然胖瘦高矮差别很大,井口左侧那棵,自幼长得细、慢。清晰地记得在我上小学时,为了练好体育课的“爬竹竿”,我和小伙伴物色了村里无数棵树,最后还是觉得,我家的这棵树最接近我们体育课上老师给我们做示范的那根竹竿。无数次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和小伙伴们脚背绑上绳子,留一个八九厘米左右的空隙,靠绳子和树的摩擦力,借助下肢力量蹬到一定的高度。直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当时老师怎么会教我们这么奇怪的爬竹竿方法。当然会爬树的小伙伴,是不需要辅助工具的,直接抱着树就能上能下了……可想而知,那棵原本就瘦小的水杉树,被我们几个小家伙蹭下来,那有多伤害,树皮一层一层掉。直到被我父母发现,他们生气地责备我,再也不许我去爬。好在爬竹竿的体育测试在那棵默默付出的水杉树帮助下,我总算顺利过了。
  水杉树虽不是名贵树木,但身姿挺拔。幼时树冠尖塔形,渐渐成熟后,成广圆形。随着它一天比一天长高长粗,更显得端庄俊美。小時因我爬树带给它“脱皮”的伤害,我一直有些愧疚。其实长大后,我查阅资料,才知水杉树皮都会自然脱落,幼时是薄片脱落,大了后是裂成长条状脱落。那时虽然爬树多少都带给了它伤害,但脱皮倒也是它的常态。如此说来,我也安慰很多。
  长大了回父母家时,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总是要细细观察这两棵树。我喜欢和它们默默对话,因为我们是同龄。很感激父母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给我留了无限的念想。我和它们,它们和我,是彼此成长的见证者。
  因为种植了数十年,水杉树强大的根须已经和老井合二为一。不,确切地讲,是合三为一。如今的它们和老井依偎,已经成了一道不可分割的风景。我甚至想,必定有些根须已经探测到井水,而老井也已经习惯这样的渗入。在如今家家户户都在饮用自来水,人人家里都有冰箱的年代,井水依然滋润着,它与水杉树做伴,以这样的姿势陪着父母。而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飞出了父母的怀抱,各自有了各自的小家庭。
  回家看父母的次数自然变少了,有时来去匆忙,无暇多做逗留。父母也总是体谅我们的忙碌,再也没有对我像幼时那样的责怪,反倒是一直安慰我,家里一切都好,只管安心自己的工作。
  天气转凉,水杉树羽状的小叶片便随风凋零,飘落四处。因为宅前的土地紧靠着水杉树,那些父母贴心种植的各类蔬菜上,一棵棵都飘着这样的细小羽状叶。每回从父母家返回时,父母总要把各类新鲜的蔬菜给我带上。而每回做菜前,我都要认真清洗几遍,才能把水杉树上落下的那些小叶漂洗干净。
  很奇怪,我一点也不讨厌它们。
  有时,烧熟的菜里还会偶尔遗漏几片叶子,我最多也就是把它们剔除,动作自然又熟练。
  久远的记忆里,无数个有萤火虫闪烁的夜晚,摇着蒲扇的我们在水杉树底下,纳凉吃瓜。如今,那口永远储存着清澈井水的老井和那两棵耸立在云霄之间的水杉树,替我珍藏了我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亲情。
其他文献
山顶的老人  那时天降大雪  万径人踪灭  我行路难  你望断群山  屋后狐狸终夜啼鸣  老人讲的古,须发皆白  只要你们在  无论活着还是死了  山上就有神仙  母亲的嫁奁  大年三十  我将母亲的嫁妆  收拾一新  打嫁妆的老人已经死了  那些抬嫁妆的年轻人也老了  嫁妆油漆斑驳  面带红晕  我留住母亲的嫁妆  就是留住母亲的青春  两条木鱼  我从未有像今天看过这两条木鱼  就像从未有仔细
期刊
拆  先拆开自己吧  从喉咙深处拆出一个你  喊山喊水,喊自己  从锁骨里拆出一个你  无缝天衣裹住了哭泣  引爆梅花开放  从幽居在血管里的十万匹豹子中   拆出一个你  看痉挛的血液发绿色的芽  从离经叛道的左心房拆出一个你  看侠义的前世被任意白描  把每一个日子拆开  拆的时候忘记该忘记的  拆一碰就疼的月光  让她长成故乡的模样  蘸着生活苦涩的盐  拆开肋骨上寄生的方言  把饮至辽阔的
期刊
一  所有关于行走的想象  都被拘囿在一方静止的空间里  窗外  与己无关的日与夜  交替得无声无息  谁能看见  一夕之间  心头丛生的根根白发  无数次抵达  江南的水墨烟雨  塞北的漫天黄沙  梦里是我的猎猎年华  梦外  是一张中年的缠绵病榻  二  静谧的午后  喧哗的回忆大肆入侵  那一年赤城山皓月当空  婺源的油菜花黄得耀眼  那一年西塘的红灯笼  轻易穿透时光的尘霾  三清山顶滞留
期刊
桃 花  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桃花的,我也说不上来了。  在我的心里,桃花总是那么优美,那么圣洁,那么清丽,像下凡的仙女一样迷人。最是那粉色的花瓣,淡淡的,幽香的,薄如纸,无论远望还是近看,那鲜艳透明的模样都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心动。  我一直想自己亲手种植一株桃树,梦想着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细细地观赏桃花的美丽清姿。可是去花卉市场转了几个来回,却没有看到一家在卖桃树的,这令我很不愉快,失望而归。  不甘
期刊
师爷不只绍兴有,清代后期常州士人游幕之风也很盛,而且有些幕僚有着较强的经世意识,赵凤昌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他早年以佐幕两广总督张之洞而闻名,后虽隐居幕后,却参与国事,影响政局,在东南互保、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中,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人称“山中宰相”“民国产婆”“民国诸葛”“幕后推盘手”等。正如黄炎培所言,“四十年间,东南之局,有大事,必与老人有关。”清末还有一调侃之言传遍朝野:“两湖总
期刊
第一日: 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
期刊
《赵凤昌评传》一书近日已由常州市辛亥革命研究课题组策划出版,该书作者为对赵凤昌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李志茗研究员。该书虽依时间行文,但却并未被时间所束缚。全书至少从新史料的挖掘、传主完整历程之呈现、生活与时事之平衡乃至传主诸多细节的选取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既完整又与过去陈见中颇有不同的赵凤昌。同时,全书逻辑性很强,相关论述的概括性和思辨性让人耳目一新。以笔者浅见,此书之妙处,还
期刊
1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湖南,为建“飞虎军”,40岁的辛弃疾抗旨孤行,来自主和派的暗箭,一如雪花般地射向了锋芒毕露的他。不到一年,辛弃疾就在谏官的弹劾下,从江西安抚使的位置上被迫提前退休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辛弃疾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也知道自己的脾气,“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大不了不干了,多大点事啊。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辛弃疾,一心北伐敢抗旨。宁可不要
期刊
母親的头痛已持续数月,久久不得缓解,医院诊断说,劳累郁结,连带影响到整条右臂。大夫语气很重:“几十年了,神经已经萎缩,还怎么治?!”我看着母亲瘦脱相的肩胛骨、再也伸不直的手指,只能拼命仰头,将眼泪逼退。  母亲一生操劳,茹苦含辛,她的心里独独没有自己。三十余年前那个吉日良辰,秀外慧中的母亲下嫁给父亲,从此死生契合,无怨无悔。1988年初,母亲在镇上率先开了小饭馆,主营面食、卤菜。经过母亲之手的佳肴
期刊
那条遥远的机耕路在庄稼地的深处,拖拉机的轰鸣声赶走飞扬的尘土,母亲从河口镇赶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给我们带回糖果、练习本、铅笔和纸张。昏黄的电灯下,樟树饭桌上黑漆斑驳的台面上浸满了污垢,书本堆在上面。冬天我们把皴裂的手蜷缩进棉袄的袖子里,此刻我在大声朗读语文课文:上、中、下,人、口、手……卷边的书页上,手纹不断蚕食着书里空白的地方。那时候父亲去了矿上,翻过村庄那个小山丘下去,在河口煤矿,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