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飞(1984—),男,福建罗源人,硕士研究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摘要:学界对传统企业家的研究,特别是华人华究有侨的研着诸多的成果。 “出洋艰苦创业,成功后回国报效家乡,捐款投资、报效乡梓”成为描述众多华侨商人经历的一个常态画面,但此描述往往过于笼统。本文拟从华侨企业家姚德胜的商业历程,考察其在侨居地与祖居地的社会贡献,从个体到一般,管窥传统企业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姚德胜客家商人;企业家;社会责任
明清时期形成的商人具有地缘性的明显特点,一般典籍记载称之为“帮”。 商帮主要是依靠乡土亲缘,通过设立会馆和兴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一种商业集团。明清时期商帮发展较快,比较出名的有徽商、晋商等等闻名于世的十大商帮。当时的广东商人形成的帮可分为广府帮、潮州帮及客家帮。马来西亚客家人在20世纪初流行着“客家人开埠,广府人旺埠,福建人占埠”的说法。姚德胜就属于马来西亚早期开埠的客家群体中的一员,其传奇色彩也为今所津津乐道。
一、姚德胜及其创业历程
姚德胜(1859-1914),又名克明,字峻修。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之马来西亚华侨企业家。清咸丰九年生于广东平远县的大柘乡,他是家里的长子,另外他还有2个弟弟。其祖上都是乡里人,多以耕田种地为主,生活简单,和乡里乡亲相比,比较贫穷。小时候“倜傥不羁,入塾读书,惮为章句所苦”,但志向远大,年龄稍长,跟随父亲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门岭一带贩米,肩挑背扛,追逐蝇头小利,算计下来每天只得百数十钱,不堪一家一日糊口。为此感叹“役此免饿死耳,安能发财致富乎”,经常谋求发展机会。
(一)闯南洋。清咸丰十一年(1861)正式开汕头为商埠,汕头成为华工外出的口岸之一。西方殖民势力侵入东南亚一带,开发种植园,开矿山,建港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清代的中国南方失业的手工业者及农民居多,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契约华工”出洋高潮。据民国5年姚氏族人宇陶在《姚氏族谱》载:“道咸后,海禁大开,闽粤人往南洋群岛开矿者,往往暴富。”但“各岛初辟,水土恶,新客至十死八九,且其时未有轮船,乘夹板舟渡七洲洋,随风漂泊,往往行匝月不能至,舟一倾则葬鱼腹中”。
(二)开锡矿。姚德胜步入矿场,一年时间还清了老水客们垫付的费用。在矿场期间,姚德胜是一个有心人,对开采矿产的各个部门很留心,观察其协调工作状况,同时接受了新思想,学习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销售等等,另外他还是了解到怡保埠比这里的矿业更发达,主要是以锡业为主,工人待遇较好。通过不断累积,2年后,他改行做小贩。经营豆腐馒头等日食品,白天销售,夜间加工制作,每天起早不能休息。为人慷慨,遇见知交好友,不惜夫妻一月辛勤劳作所得数十金宴请朋友。
由于经常和当地土人交易,他学会马来土话,与马来族人很是熟悉。之后,开一间经营杂货生意的“德和店”,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善于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开始向锡矿业投资。在霹雳,与友人集股开锡矿,不数月获资巨万。自此以后逐渐分次购地经营矿业,日渐有起色,就与郑贵、陆佑等富商先后创设公司,承办霹雳芙蓉等埠的酒税、典当税,历经十余年,获利不止。
二、对侨居地的社会责任与贡献
(一)兴办实业。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其矿产拥有工人3万多人,并投资从国外购进新式采矿机器,其中单水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增。使怡保的锡矿产量跃居全马来西亚之冠。
(二)建设怡保
1892年6月,怡保发生大火灾,百余间店铺被焚毁过半。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改进市政,及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后来怡保当局请姚德胜出资建设新市,他慨然答应,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此举使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新建店铺300间,除了灾区晓罗街数十间两层楼商店外,还在近打河对岸新建一条1公里长、两层楼房的店铺216间的新街道。这条街被当地人誉为“锡城之春”(又名富豪之城)。怡保议会将重建后的晓罗街道命名为“姚德胜公市场”,将新建的街道命名为“姚德胜街”,并在市场中心为他铸像立碑。英皇特别赐予“和平爵士”称号;1905年他又为怡保市建一座戏院,马来西亚国王以最高礼仪鸣炮19响之殊礼迎见他,怡保市民以“前无古人”之殊荣称赞他。
(三)联络侨胞。为了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与华侨李硐生、郑安寿联名发起组织嘉应霹雳同乡会,并首先为会馆的经费。1900怡保嘉应会馆落成捐出巨款,于怡保埠筹建嘉应会馆,同时购置店铺6间作为会产,将租金收入作,被推为会长并连任10余年,之后,又大力推动和资助雪兰莪、森美兰等地创建嘉应会馆,前后共计推动资助马来西亚各地建立34间嘉应会馆,创建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
三、对祖居地的社会责任与贡献
(一)赈济救灾。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父亲卧病,他在家侍奉左右,恰逢平远大旱,米价暴涨,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在家父的遗嘱里,再三叮嘱要对受灾的群众给予照顾,他就到县里请了一些当官的人主持,通过自己的声誉号召了一些绅士共同组织起来为灾区发米或现金。在他和大家的帮助下,灾民顺利度过这场饥荒。接着在县境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得到朝廷的认可。山东黄河诀堤,姚德胜汇6万银元为救灾之用。山东灾民建有一座“恩公庙”纪念他。
(二)捐资兴学。清末,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在黄尊宪的鼓舞下,率先拿钱在家乡开办学堂,让家乡的人可以读书习字。1909年姚德胜在家乡设立平远县立中学时也慷慨出资。由于原校址比较偏远,不利于学生上学和回家,且人口较少。县里多数人都有意愿将中学迁往大柘乡,以便利多数学子。1912年姚德胜又捐献5万元,其中多数被拿来为学生建设食堂和宿舍,为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学习环境。1916年春季,新校舍招生上课。平远县立费也日见充实,得以延聘嘉属一流教师。
(三)支持革命。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军兴,他捐献7万银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孙中山特颁一级“嘉禾勋章”。
(四)回乡投资。姚德胜也是第一位愿意回到老家进行投资的人。1910年他在家乡开办了第一家纺织厂,此后又从国外购进一批最新式的纺织机器,在羊子甸辟地1000多平方米建造厂房,吸收200多名失业青年参加生产,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畅销至赣南各县,开创了嘉应五属在农村发展工业的先河。
此外,他捐资兴建平远雷公坡水利工程、羊子甸桥及石灰马路等,至今在当地还有在使用。
四、结语
客籍商人在经商致富后,大都会乐善好施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公益事业,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参与当地建设,利用财力为乡梓排忧解困,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无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姚德胜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中国近代华侨实业家在企业家社会责任方面给当今企业家不少的启示。(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浩怀:《平远县志续编资料》,青峰出版社,1975年。
[2]梅州姚氏族谱编辑部:《梅州姚氏族谱》第1册,1992年。
[3]房学嘉等:《客家梅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摘要:学界对传统企业家的研究,特别是华人华究有侨的研着诸多的成果。 “出洋艰苦创业,成功后回国报效家乡,捐款投资、报效乡梓”成为描述众多华侨商人经历的一个常态画面,但此描述往往过于笼统。本文拟从华侨企业家姚德胜的商业历程,考察其在侨居地与祖居地的社会贡献,从个体到一般,管窥传统企业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姚德胜客家商人;企业家;社会责任
明清时期形成的商人具有地缘性的明显特点,一般典籍记载称之为“帮”。 商帮主要是依靠乡土亲缘,通过设立会馆和兴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一种商业集团。明清时期商帮发展较快,比较出名的有徽商、晋商等等闻名于世的十大商帮。当时的广东商人形成的帮可分为广府帮、潮州帮及客家帮。马来西亚客家人在20世纪初流行着“客家人开埠,广府人旺埠,福建人占埠”的说法。姚德胜就属于马来西亚早期开埠的客家群体中的一员,其传奇色彩也为今所津津乐道。
一、姚德胜及其创业历程
姚德胜(1859-1914),又名克明,字峻修。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之马来西亚华侨企业家。清咸丰九年生于广东平远县的大柘乡,他是家里的长子,另外他还有2个弟弟。其祖上都是乡里人,多以耕田种地为主,生活简单,和乡里乡亲相比,比较贫穷。小时候“倜傥不羁,入塾读书,惮为章句所苦”,但志向远大,年龄稍长,跟随父亲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门岭一带贩米,肩挑背扛,追逐蝇头小利,算计下来每天只得百数十钱,不堪一家一日糊口。为此感叹“役此免饿死耳,安能发财致富乎”,经常谋求发展机会。
(一)闯南洋。清咸丰十一年(1861)正式开汕头为商埠,汕头成为华工外出的口岸之一。西方殖民势力侵入东南亚一带,开发种植园,开矿山,建港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清代的中国南方失业的手工业者及农民居多,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契约华工”出洋高潮。据民国5年姚氏族人宇陶在《姚氏族谱》载:“道咸后,海禁大开,闽粤人往南洋群岛开矿者,往往暴富。”但“各岛初辟,水土恶,新客至十死八九,且其时未有轮船,乘夹板舟渡七洲洋,随风漂泊,往往行匝月不能至,舟一倾则葬鱼腹中”。
(二)开锡矿。姚德胜步入矿场,一年时间还清了老水客们垫付的费用。在矿场期间,姚德胜是一个有心人,对开采矿产的各个部门很留心,观察其协调工作状况,同时接受了新思想,学习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销售等等,另外他还是了解到怡保埠比这里的矿业更发达,主要是以锡业为主,工人待遇较好。通过不断累积,2年后,他改行做小贩。经营豆腐馒头等日食品,白天销售,夜间加工制作,每天起早不能休息。为人慷慨,遇见知交好友,不惜夫妻一月辛勤劳作所得数十金宴请朋友。
由于经常和当地土人交易,他学会马来土话,与马来族人很是熟悉。之后,开一间经营杂货生意的“德和店”,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善于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开始向锡矿业投资。在霹雳,与友人集股开锡矿,不数月获资巨万。自此以后逐渐分次购地经营矿业,日渐有起色,就与郑贵、陆佑等富商先后创设公司,承办霹雳芙蓉等埠的酒税、典当税,历经十余年,获利不止。
二、对侨居地的社会责任与贡献
(一)兴办实业。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其矿产拥有工人3万多人,并投资从国外购进新式采矿机器,其中单水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增。使怡保的锡矿产量跃居全马来西亚之冠。
(二)建设怡保
1892年6月,怡保发生大火灾,百余间店铺被焚毁过半。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改进市政,及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后来怡保当局请姚德胜出资建设新市,他慨然答应,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此举使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新建店铺300间,除了灾区晓罗街数十间两层楼商店外,还在近打河对岸新建一条1公里长、两层楼房的店铺216间的新街道。这条街被当地人誉为“锡城之春”(又名富豪之城)。怡保议会将重建后的晓罗街道命名为“姚德胜公市场”,将新建的街道命名为“姚德胜街”,并在市场中心为他铸像立碑。英皇特别赐予“和平爵士”称号;1905年他又为怡保市建一座戏院,马来西亚国王以最高礼仪鸣炮19响之殊礼迎见他,怡保市民以“前无古人”之殊荣称赞他。
(三)联络侨胞。为了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与华侨李硐生、郑安寿联名发起组织嘉应霹雳同乡会,并首先为会馆的经费。1900怡保嘉应会馆落成捐出巨款,于怡保埠筹建嘉应会馆,同时购置店铺6间作为会产,将租金收入作,被推为会长并连任10余年,之后,又大力推动和资助雪兰莪、森美兰等地创建嘉应会馆,前后共计推动资助马来西亚各地建立34间嘉应会馆,创建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
三、对祖居地的社会责任与贡献
(一)赈济救灾。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父亲卧病,他在家侍奉左右,恰逢平远大旱,米价暴涨,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在家父的遗嘱里,再三叮嘱要对受灾的群众给予照顾,他就到县里请了一些当官的人主持,通过自己的声誉号召了一些绅士共同组织起来为灾区发米或现金。在他和大家的帮助下,灾民顺利度过这场饥荒。接着在县境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得到朝廷的认可。山东黄河诀堤,姚德胜汇6万银元为救灾之用。山东灾民建有一座“恩公庙”纪念他。
(二)捐资兴学。清末,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在黄尊宪的鼓舞下,率先拿钱在家乡开办学堂,让家乡的人可以读书习字。1909年姚德胜在家乡设立平远县立中学时也慷慨出资。由于原校址比较偏远,不利于学生上学和回家,且人口较少。县里多数人都有意愿将中学迁往大柘乡,以便利多数学子。1912年姚德胜又捐献5万元,其中多数被拿来为学生建设食堂和宿舍,为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学习环境。1916年春季,新校舍招生上课。平远县立费也日见充实,得以延聘嘉属一流教师。
(三)支持革命。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军兴,他捐献7万银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孙中山特颁一级“嘉禾勋章”。
(四)回乡投资。姚德胜也是第一位愿意回到老家进行投资的人。1910年他在家乡开办了第一家纺织厂,此后又从国外购进一批最新式的纺织机器,在羊子甸辟地1000多平方米建造厂房,吸收200多名失业青年参加生产,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畅销至赣南各县,开创了嘉应五属在农村发展工业的先河。
此外,他捐资兴建平远雷公坡水利工程、羊子甸桥及石灰马路等,至今在当地还有在使用。
四、结语
客籍商人在经商致富后,大都会乐善好施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公益事业,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参与当地建设,利用财力为乡梓排忧解困,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无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姚德胜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中国近代华侨实业家在企业家社会责任方面给当今企业家不少的启示。(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浩怀:《平远县志续编资料》,青峰出版社,1975年。
[2]梅州姚氏族谱编辑部:《梅州姚氏族谱》第1册,1992年。
[3]房学嘉等:《客家梅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