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志愿文化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精神保障,注重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志愿文化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针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妥善处理。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表现和志愿文化的发展及内涵两方面进行了相应阐述,希望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和责任意识的建立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志愿文化
志愿服务是指个人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偿地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其倡导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行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十多年中,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主要的参与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形成了独特优势,但同时因为起步较晚,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理论和模式。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不仅能使志愿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而且能让大学生个体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并且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意识,以满足当今各种社会问题对志愿服务的广泛需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及表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好的组织基础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以青年志愿协会、服务队等社团为有形依托,充分借助党团组织的号召力与组织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整合、调动资源,组织架构相对简单,管理上相对方便,较易实现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同时,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很高,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特别是责任意识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经过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着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同时,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比较善于发现新问题、学习新技能,专业水平即使不能和社会上资深的专业人士相比,但是与社会一般人员相比,专业能力优势仍非常明显。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强的时间保障
志愿服务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我国高校目前的学制为3-5年(不包括研究生阶段),以笔者从事多年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经验看,在校大学生除到了毕业年级外,都会一定程度地参与志愿工作。也就是说,在校期间学生参与志愿工作可长达2-4年。
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及内涵
从2001年开始,党和国家逐渐把志愿服务事业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并做出总体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长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转变,志愿文化也初步孕育生成。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具有其鲜明特征:
一是建立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具有“利他”的共同特征。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具有志愿服务特征的行动,为以后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对西方志愿文化的整合扬弃。一方面,吸收西方志愿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如重视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体双方需求的满足,将志愿服务视为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将“责任”作为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改变西方以宗教作为志愿服务精神支撑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仁爱、奉献作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条件支持。
三是把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导向。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与大学精神中共有和凸显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有机融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个体的自发走向群体的自觉。
四是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需求、兴趣爱好、行为选择上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有机互动,使大学生志愿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内核,以利他、自愿、无偿为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校和青年学生显著特征的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意识的建立意义重大,其根本意义在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宗旨。大学育人,德育为先,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建立志愿服务责任意识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静萍.浅谈高校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1):25,27.
[2]陈敬道.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1):239-240.
[3]俞艳.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化常态化工作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24):154-15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志愿文化
志愿服务是指个人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偿地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其倡导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行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十多年中,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主要的参与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形成了独特优势,但同时因为起步较晚,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理论和模式。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不仅能使志愿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而且能让大学生个体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并且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意识,以满足当今各种社会问题对志愿服务的广泛需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及表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好的组织基础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以青年志愿协会、服务队等社团为有形依托,充分借助党团组织的号召力与组织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整合、调动资源,组织架构相对简单,管理上相对方便,较易实现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同时,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很高,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特别是责任意识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经过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着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同时,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比较善于发现新问题、学习新技能,专业水平即使不能和社会上资深的专业人士相比,但是与社会一般人员相比,专业能力优势仍非常明显。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强的时间保障
志愿服务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我国高校目前的学制为3-5年(不包括研究生阶段),以笔者从事多年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经验看,在校大学生除到了毕业年级外,都会一定程度地参与志愿工作。也就是说,在校期间学生参与志愿工作可长达2-4年。
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及内涵
从2001年开始,党和国家逐渐把志愿服务事业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并做出总体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长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转变,志愿文化也初步孕育生成。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具有其鲜明特征:
一是建立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具有“利他”的共同特征。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具有志愿服务特征的行动,为以后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对西方志愿文化的整合扬弃。一方面,吸收西方志愿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如重视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体双方需求的满足,将志愿服务视为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将“责任”作为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改变西方以宗教作为志愿服务精神支撑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仁爱、奉献作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条件支持。
三是把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导向。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与大学精神中共有和凸显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有机融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个体的自发走向群体的自觉。
四是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需求、兴趣爱好、行为选择上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有机互动,使大学生志愿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内核,以利他、自愿、无偿为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校和青年学生显著特征的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意识的建立意义重大,其根本意义在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宗旨。大学育人,德育为先,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建立志愿服务责任意识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静萍.浅谈高校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1):25,27.
[2]陈敬道.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1):239-240.
[3]俞艳.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化常态化工作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2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