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转变角色,实施“设疑—探索—共享”教学模式,能够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拓展自己的学习愿望,提升自己的生命感和价值感。
一、设疑导思——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
一是课前设疑,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于导课伊始时设疑,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学生入戏。
二是课中设疑,引发思维,培养能力。教师不仅要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要针对学生的弱点,有意识地布置“疑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思维过程的质量。
三是课后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于结尾处设疑,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课后设疑难度应大一点,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后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设疑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发现智慧的引线,“导思”才是教学的目的,才是获得智慧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在实施“导思”时要做到“道而弗牵”——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时时处处牵着学生走,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并能从“导”中求“优”。
二、合作探究——师生教学过程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认识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进行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感到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呢?
一是营造探究的氛围。美国成功学家罗宾在《潜能成功学》一书中指出,每个个体都有极大的潜能,因而都有能力进行创造,这一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创造出一个探究的氛围。
二是选择适合合作的探究方式。适当的合作探究方式有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在探究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分析加工,还是观点的形成、总结的撰写,都要有细致的分工、具体的要求、清晰的指向以及有弹性的思路,以至于让每一个“小研究者”知道探究的每一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
三是引导合作探究的过程。首先,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激烈碰撞的过程,在引导探究的时候,要求教师做到“强而弗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学习;“开而弗达”——教师要给学生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将现成的答案硬灌给学生。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参与其中,尤其要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克服探究过程中的物质和心理的困难,“其有不合,则为之订正;其有未尽,则为之补充;其有弗及,则为之阐发”。
三、互动共享——师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由此看来,现代教学论中所提到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是体现了“设疑—探究—共享”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互享”这一特征。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师生共享呢?
一是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激情,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自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学生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处处分享着自己的成功和交往的收获。“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应多加鼓励学生,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也要求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要和教师进行交往,而且更多地在與同伴和学习小组进行着交往。在整个交往中,彼此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认知和理性,他们获得的将会是整个人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迫使广大教师考虑重塑自我角色,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探究型教师,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教学形式,按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设疑导思——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
一是课前设疑,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于导课伊始时设疑,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学生入戏。
二是课中设疑,引发思维,培养能力。教师不仅要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要针对学生的弱点,有意识地布置“疑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思维过程的质量。
三是课后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于结尾处设疑,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课后设疑难度应大一点,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后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设疑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发现智慧的引线,“导思”才是教学的目的,才是获得智慧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在实施“导思”时要做到“道而弗牵”——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时时处处牵着学生走,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并能从“导”中求“优”。
二、合作探究——师生教学过程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认识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进行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感到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呢?
一是营造探究的氛围。美国成功学家罗宾在《潜能成功学》一书中指出,每个个体都有极大的潜能,因而都有能力进行创造,这一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创造出一个探究的氛围。
二是选择适合合作的探究方式。适当的合作探究方式有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在探究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分析加工,还是观点的形成、总结的撰写,都要有细致的分工、具体的要求、清晰的指向以及有弹性的思路,以至于让每一个“小研究者”知道探究的每一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
三是引导合作探究的过程。首先,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激烈碰撞的过程,在引导探究的时候,要求教师做到“强而弗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学习;“开而弗达”——教师要给学生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将现成的答案硬灌给学生。其次,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参与其中,尤其要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克服探究过程中的物质和心理的困难,“其有不合,则为之订正;其有未尽,则为之补充;其有弗及,则为之阐发”。
三、互动共享——师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由此看来,现代教学论中所提到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是体现了“设疑—探究—共享”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互享”这一特征。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师生共享呢?
一是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激情,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自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学生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处处分享着自己的成功和交往的收获。“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应多加鼓励学生,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也要求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要和教师进行交往,而且更多地在與同伴和学习小组进行着交往。在整个交往中,彼此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认知和理性,他们获得的将会是整个人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迫使广大教师考虑重塑自我角色,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探究型教师,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教学形式,按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