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隐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可分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因大隐静脉曲张常合并溃疡、湿疹、静脉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而不可逆转的影响。手术治疗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主要方法,国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1,但存在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情况。因此本文采用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临床症状以下肢沉重、酸胀、乏力症状为主。所有患者经Tren2delenburg试验均提示大隐静脉功能障碍,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组(观察组)45例和高位结扎加抽除术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8~78岁,平均52.3±27.5岁;病程6~25年,平均8.3±5.4年。对照组男37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0.9±24.6岁;病程5~27年,平均7.1±4.8年。经经验、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嘱患者术前经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明显深静脉及浅静脉血栓形成,采用驱血带从患者足部包扎至大腿中部,排空静脉血液后,采用另1根驱血带包扎大腿中部,阻断动静脉血液流动后解除第1根驱血带。②手术方法:对照组:在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3cm下方处做1个切口,长3cm,在五大分支以下,分离大隐静脉主干,大隐静脉根部用7号丝线悬吊,暂不打结,然后从内踝前取一2cm的皮肤切口,找到大隐静脉,远端缝扎,近端逆行插入静脉剥脱器,顺利到达大隐静脉显露处,切断缝扎大隐静脉,剥脱器头端由此穿出,7号线固定,向近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加压创面止血5分钟,术毕后亦用弹性绷带缠扎患肢。观察组:于腹股沟韧带下方1cm,做1个切口,长3~5cm,显露大隐静脉至隐-股静脉交接点,解剖至大隐静脉至主干,切断结扎所有的大隐静脉分支,距隐-股静脉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近端双重结扎,远端插入剥脱器。插到膝关节处受阻,取切口解剖游离大隐静脉并行剥脱,再将静脉剥脱器向远端大隐静脉插入,分段抽剥,直至内踝处。③术后处理方法:术后抬高患肢,加压或弹力绷带包扎1周,术后第3天更换切口敷料,术后第7天拆线。嘱患者行跖足运动,观察患者下肢血流状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而静脉壁较弱,静脉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2。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是大隐静脉曲张的常用手术3,但常常会出现出血多、切口较大、住院时间长,费用昂贵,且有时有时不能顺利剥离,本研究手术前常规进行深静脉超声或造影检查,了解大隐静脉及其分支静脉的瓣膜功能状况和深静脉血流状况,有无血栓形成4。术后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应适中,避免包扎过紧引起静脉回流障碍5。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及复发病例无显著差异。说明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病例与传统方法无明显改变,可在临床上推广。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内血液倒流现象典型,但除大隐静脉走行区域浅静脉扩张明显外,诸分支并无扩张,所以大部分患者只表现为小腿部或分支以下的浅静脉迁曲扩张6,旋髂腹壁浅血流自上而下接近水平,一般不会造成曲张,股外侧浅静脉曲张极为罕见,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原理是:阻断了血液在大隐静脉内的倒流,对曲张的静脉团点状抽剥处理。该术式的优点:①降低术后淋巴漏及股静脉损伤等并发症,不需解剖股环,避免淋巴管及股静脉的损伤。②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不创伤及切口感染。③保留自体大隐静脉主干上段,即保留了血管移植源。
而逆行插入剥脱器则是通过研究大隐静脉的解剖特点和病理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创新。由于大隐静脉腔有静脉瓣膜(9~15对),且多条分支血管为斜下方走行。因此如果顺行插入剥脱器,可能因为
分支静脉及静脉瓣膜的原因,不能一次性插至足踝部,且有时容易剌破血管或进入分支血管,而致出血及静脉抽剥不完全,而从内踝处逆行插入剥脱器。因不受静脉瓣及分支静脉的阻碍,往往能一次插入到大隐静脉根部并能一次性剥脱成功,且减少误将股静脉认为是大隐静脉而结扎的概率。而达到了同样手术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双元,杨新民.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除术的改进[J].人民军医,1996,7:35-36.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4-1221.
3王深明.慢性静脉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371.
4邓洪强,吴鸿根.6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4,26(9):1322-1323.
5庄舜玖,罗恩钊,宋晓华.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戳口抽剥术的体会:附116例报告[J].上海医学,1997,20(9):530-532.
6王秀奎.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小腿曲张静脉点式结扎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0例[J].中国医药与临床研究,2008,14(6):68.
大隐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可分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和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因大隐静脉曲张常合并溃疡、湿疹、静脉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而不可逆转的影响。手术治疗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主要方法,国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1,但存在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情况。因此本文采用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临床症状以下肢沉重、酸胀、乏力症状为主。所有患者经Tren2delenburg试验均提示大隐静脉功能障碍,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组(观察组)45例和高位结扎加抽除术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8~78岁,平均52.3±27.5岁;病程6~25年,平均8.3±5.4年。对照组男37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0.9±24.6岁;病程5~27年,平均7.1±4.8年。经经验、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嘱患者术前经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明显深静脉及浅静脉血栓形成,采用驱血带从患者足部包扎至大腿中部,排空静脉血液后,采用另1根驱血带包扎大腿中部,阻断动静脉血液流动后解除第1根驱血带。②手术方法:对照组:在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3cm下方处做1个切口,长3cm,在五大分支以下,分离大隐静脉主干,大隐静脉根部用7号丝线悬吊,暂不打结,然后从内踝前取一2cm的皮肤切口,找到大隐静脉,远端缝扎,近端逆行插入静脉剥脱器,顺利到达大隐静脉显露处,切断缝扎大隐静脉,剥脱器头端由此穿出,7号线固定,向近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加压创面止血5分钟,术毕后亦用弹性绷带缠扎患肢。观察组:于腹股沟韧带下方1cm,做1个切口,长3~5cm,显露大隐静脉至隐-股静脉交接点,解剖至大隐静脉至主干,切断结扎所有的大隐静脉分支,距隐-股静脉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近端双重结扎,远端插入剥脱器。插到膝关节处受阻,取切口解剖游离大隐静脉并行剥脱,再将静脉剥脱器向远端大隐静脉插入,分段抽剥,直至内踝处。③术后处理方法:术后抬高患肢,加压或弹力绷带包扎1周,术后第3天更换切口敷料,术后第7天拆线。嘱患者行跖足运动,观察患者下肢血流状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而静脉壁较弱,静脉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2。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除术是大隐静脉曲张的常用手术3,但常常会出现出血多、切口较大、住院时间长,费用昂贵,且有时有时不能顺利剥离,本研究手术前常规进行深静脉超声或造影检查,了解大隐静脉及其分支静脉的瓣膜功能状况和深静脉血流状况,有无血栓形成4。术后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应适中,避免包扎过紧引起静脉回流障碍5。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及复发病例无显著差异。说明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病例与传统方法无明显改变,可在临床上推广。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内血液倒流现象典型,但除大隐静脉走行区域浅静脉扩张明显外,诸分支并无扩张,所以大部分患者只表现为小腿部或分支以下的浅静脉迁曲扩张6,旋髂腹壁浅血流自上而下接近水平,一般不会造成曲张,股外侧浅静脉曲张极为罕见,次高位结扎加逆行剥脱术原理是:阻断了血液在大隐静脉内的倒流,对曲张的静脉团点状抽剥处理。该术式的优点:①降低术后淋巴漏及股静脉损伤等并发症,不需解剖股环,避免淋巴管及股静脉的损伤。②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不创伤及切口感染。③保留自体大隐静脉主干上段,即保留了血管移植源。
而逆行插入剥脱器则是通过研究大隐静脉的解剖特点和病理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创新。由于大隐静脉腔有静脉瓣膜(9~15对),且多条分支血管为斜下方走行。因此如果顺行插入剥脱器,可能因为
分支静脉及静脉瓣膜的原因,不能一次性插至足踝部,且有时容易剌破血管或进入分支血管,而致出血及静脉抽剥不完全,而从内踝处逆行插入剥脱器。因不受静脉瓣及分支静脉的阻碍,往往能一次插入到大隐静脉根部并能一次性剥脱成功,且减少误将股静脉认为是大隐静脉而结扎的概率。而达到了同样手术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双元,杨新民.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除术的改进[J].人民军医,1996,7:35-36.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4-1221.
3王深明.慢性静脉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371.
4邓洪强,吴鸿根.6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4,26(9):1322-1323.
5庄舜玖,罗恩钊,宋晓华.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戳口抽剥术的体会:附116例报告[J].上海医学,1997,20(9):530-532.
6王秀奎.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小腿曲张静脉点式结扎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0例[J].中国医药与临床研究,2008,1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