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通常包括三步操作: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精心策划;课后组织科技活动展示特长。做好这些常规工作,优化整个实验教学,以求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准备 实验 体验 过程 延伸 科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通常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三个基本环节。”2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积累了点滴经验和带普遍规律的东西,希望对于新教师在实验教学的操作程序上有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现就这“三步操作法”提出一些注意要点,和科学教师共勉。
一、课前准备卯足功夫
课前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期工程,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和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最后编写成教案。
1.备教材。科学教材详细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教材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熟悉教材中的实验分布体系,对教材中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是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内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实验史料,充分把握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
2.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3.备学法。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教学主要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种形式进行,因而准备工作也有不同。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①掌握实验原理。②摆放实验仪器。③选择实验方法。④实验技术的处理。⑤实验效果的试做,通过试做能取得最佳数据、最优组合。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准备工作包括:①排好实验课程表。②实验场所的整理。③实验器材的准备。④教师试做实验,如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否则会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5.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的结晶,是指导教学的方案,主要包括:课题、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信息反馈及教学反思等。
二、课堂教学精心策划
课堂教学就是按课前设计好的方案施教。实验教学通常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类课进行,因而教学操作程序有些差异:
1.演示实验课的教学: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操作为主,以学生集体观察为特点。教学程序通常是:组织教学、实验演示、检查总结。①组织教学。课堂上要强化纪律,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要求、方法原理,了解观察的重点。②实验演示。这部分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使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楚,教师操作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讲台上一般不要堆放仪器,给学生一个观察主体,不分散注意力。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讲解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三是如果演示不成功,要沉着冷静,排除故障,不要埋怨客观原因,甚至弄虚作假,这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必须坚决克制。③检查总结。这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新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提问、讨论交流等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逐步转化成能力。
2.分组实验课的教学。分组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探究科学问题。①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的目标要求,利用准备好的实验仪器、材料,自己来设计合理的科学实验,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②学生操作实验,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教师在巡回中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要领,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显示的数据等,具体还要做好:适时质疑、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③探究问题。这一环节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发现实验现象、报告实验结果、思考科学问题,而后进行实验情况简评,整理实验报告,整理仪器用品。
三、科技活动展示特长
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课堂的延伸,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从这几方面人手:①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②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③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④参加科协、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备课是基础,实验准备是关键,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是整个实施过程的中心,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理论的具体实践。只有做好这些常规工作,才能全程履行实验教学的整体工作,优化整个实验教学,以求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准备 实验 体验 过程 延伸 科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通常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三个基本环节。”2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积累了点滴经验和带普遍规律的东西,希望对于新教师在实验教学的操作程序上有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现就这“三步操作法”提出一些注意要点,和科学教师共勉。
一、课前准备卯足功夫
课前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期工程,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和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最后编写成教案。
1.备教材。科学教材详细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教材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熟悉教材中的实验分布体系,对教材中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是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内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实验史料,充分把握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
2.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3.备学法。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教学主要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种形式进行,因而准备工作也有不同。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①掌握实验原理。②摆放实验仪器。③选择实验方法。④实验技术的处理。⑤实验效果的试做,通过试做能取得最佳数据、最优组合。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准备工作包括:①排好实验课程表。②实验场所的整理。③实验器材的准备。④教师试做实验,如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否则会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5.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的结晶,是指导教学的方案,主要包括:课题、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信息反馈及教学反思等。
二、课堂教学精心策划
课堂教学就是按课前设计好的方案施教。实验教学通常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类课进行,因而教学操作程序有些差异:
1.演示实验课的教学: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操作为主,以学生集体观察为特点。教学程序通常是:组织教学、实验演示、检查总结。①组织教学。课堂上要强化纪律,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要求、方法原理,了解观察的重点。②实验演示。这部分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使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楚,教师操作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讲台上一般不要堆放仪器,给学生一个观察主体,不分散注意力。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讲解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三是如果演示不成功,要沉着冷静,排除故障,不要埋怨客观原因,甚至弄虚作假,这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必须坚决克制。③检查总结。这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新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提问、讨论交流等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逐步转化成能力。
2.分组实验课的教学。分组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探究科学问题。①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的目标要求,利用准备好的实验仪器、材料,自己来设计合理的科学实验,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②学生操作实验,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教师在巡回中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要领,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显示的数据等,具体还要做好:适时质疑、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③探究问题。这一环节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发现实验现象、报告实验结果、思考科学问题,而后进行实验情况简评,整理实验报告,整理仪器用品。
三、科技活动展示特长
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课堂的延伸,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从这几方面人手:①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②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③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④参加科协、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备课是基础,实验准备是关键,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是整个实施过程的中心,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理论的具体实践。只有做好这些常规工作,才能全程履行实验教学的整体工作,优化整个实验教学,以求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