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对西方音乐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也在这一时期广泛参与到音乐生活之中,但传统的西方音乐史在涉及古希腊时却几乎不会谈到女性在这一时期音乐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本文追溯了古希腊音乐文化中的女性创作者--女性抒情诗人和女性表演者--职业女乐手、高级妓女和女性挽歌演唱者,并在非常有限的已知史料中对她们的生活、创作、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期呈现出古希腊音乐图景中女性的意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对西方音乐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也在这一时期广泛参与到音乐生活之中,但传统的西方音乐史在涉及古希腊时却几乎不会谈到女性在这一时期音乐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本文追溯了古希腊音乐文化中的女性创作者--女性抒情诗人和女性表演者--职业女乐手、高级妓女和女性挽歌演唱者,并在非常有限的已知史料中对她们的生活、创作、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期呈现出古希腊音乐图景中女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调查了五七言诗二字节中使用两字组合与线性连接的情况,归纳了线性连接的各种形式,说明这二者在与字节的吻合程度上有一定差别。根据调查,在魏晋以后五言诗的写作中,存在着更多地使用两字组合的倾向。
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对文学、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明代登科录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能够自动提取整个明代的进士信息。本文以浙江余姚为例,依据登科录自动提取该地可能出自同一家族的所有进士信息。在此基础上,与已经数字化了的方志、宗谱等相关文献结合,最终梳理出进士家族。这一过程的自动化实现,是大数据与明代科举研究相结合的新尝试。
1922年6月孙中山与陈炯明公开分裂之后,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认为在广州的共产党组织犯了"附陈反孙"的严重错误,但广东共产党领导人在当时与事后均矢口否认有任何依附陈炯明的行为。双方各执一词,"附陈反孙"遂成为一桩历史悬案。笔者认为,这一历史迷题的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思想与政治矛盾,既隐藏着不同政治势力间复杂的斗争,也涉及中共早期组织内部对国际共产主义思潮的不同理解与早期共产党员从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身份转变。对于广东共产党是否"附陈反孙",上海与广州的领导人由于立场和视角的不同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
借助生成语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可以从语法化的角度解释上古汉语名词化标记"所"在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上的特异性。以上古汉语的另一个名词化标记"者"为参照,"所"的表现极为异常:句法位置上,作为名词性词组核心的"所"出现在其补足语之前,违背了汉语名词领域核心在后的一般规律。句法功能上,"所"不能提取与之组合的谓词性词组的主语。"所"的上述异常表现都是由历史遗存导致的。假设名词化标记"所"是由义为"处所、地方"的名词"所"在以"有/无+所+谓词性词组"为代表的一类句法环境中
北宋制作朝会乐仪,初期借鉴唐代礼乐制度,并参用五代之制。到北宋中期,随着儒学的复兴,唐制变得"不足为法",君臣上下都力求追复三代礼乐制度,进而对朝会乐舞进行了一系列雅正化的变革。朝会用乐从以前的雅、俗杂陈,转为去除流俗之乐舞而专呈雅乐。朝会乐舞雅正化的革新过程,显示出宋人复古三代政治的意识倾向,但对雅正之声的过度追求,使大朝会本身的宴飨性质逐渐减弱。
近几十年来,全球史蓬勃发展成为学界热点,国内学界也与全球史研究紧密联结。全球史在早期并未引发国内学界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学术活动的不断开展,国外著作的翻译出版,学术期刊上的集中讨论,以及全球史理论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推动了全球史在国内的传播和热议。国内学界对全球史的理论认识主要围绕全球化与全球史、跨文化互动、中心论与全球史、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全球史这四个方面来展开。除了理论探讨外,国内学界也进行了全球史实践,虽数量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有质量的全球史论著。无论对全球史赞同还是批评,全球化时代世界史的书
北太平洋海洋动物毛皮贸易是1785年-1832年间出现在北美西北海岸和中国之间的特定贸易类型,它以海獭、海豹等海洋动物毛皮为主要货品,以美国贸易商主导的跨洋运销为路径,属兴起中的国际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转口贸易。该贸易以中国市场为中心,以欧美商业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并以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特征,经历了初兴和发展、鼎盛、平稳衰落、迅速消亡四个阶段。其骤兴与快速发展主要是奢侈性消费影响下中国传统市场需求和近代欧美资本的世界扩张相结合所导致,其衰落则首要归因于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消失。海洋动物毛
1947年海恩里希·施托贝尔提议将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假期课程打造成为一个"音乐的包豪斯"。该提议的背后不仅涉及战后复兴现代音乐和现代抽象造型艺术的设想,同时也可追溯到二战前包豪斯艺术家对现代音乐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结合音乐文化史和艺术史梳理这一历史线索,并尝试通过"假期课程"参与者的言论,从运行机制、创作理念以及效果层面来论证它与包豪斯之间的相似性。
对于《文心雕龙》研究者来说,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无疑是必读之书,但范氏早年之作《文心雕龙讲疏》却鲜为人知。而所以如此,根源乃在范氏讲疏大量抄录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致使黄、范二人失和。此后范氏另起炉灶,完成《文心雕龙注》一书的写作,而绝口不提此书与《文心雕龙讲疏》之关系;黄侃则悄然中断了《文心雕龙札记》的写作,且终其一生不再讲授《文心雕龙》。事实上,范氏与黄侃虽有师生之谊,却不是黄侃入门弟子,难称"黄门侍郎";而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抄录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处固多有说明,然直接袭用或稍加变化以为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