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战胜艰难险阻的奇迹,它最后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这期间的思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内容仍具有时代价值。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自身成长和祖国的未来至关重要,但由于小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我们需要格外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长征,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启示
一、红军长征时期的思政工作特点
(一)坚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积极宣传遵义会议精神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后, 全军立即进行了学习和传达,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自到各部队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经过层层传达和学习讨论,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战士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消除了战士们悲观、迷茫的情绪, 把思想统一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 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二)始终将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红军长征的艰苦,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许多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广大干部战士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对前途失去希望。这时总政治部下达通知,要求加强信念教育,各部队采用以军政首长致红色战士或干部的信、召开干部会议、强化报纸宣传、上政治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信念教育, 把广大战士朴素的阶级感情升华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 使之坚信党的事业必胜。正是靠着这种信念, 红军才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散、难不倒的钢铁劲旅。在长征过程中,我党始终把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坚定战士的信念、消除心理压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随战略战术的转变而调整
红军长征不是简单的部队转移,在长征中,战士们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中战略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敌情的变化、战局的发展, 进军目标先后经过多次变化,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也紧紧围绕党确定的战略方针展开。正因为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战局发展和作战方向调整, 及时宣传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使红军战士顽强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坚定地跟党前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四)重视对沿途群众和少数民族的思想宣传和教育
红军通过颁布告、贴标语、散传单、演节目、开大会、举行军民联欢等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红军的性质任务,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为工农谋利益的,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由于红军长征经过的广大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少群众由于地处偏僻,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更由于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对红军存在着怀疑、恐惧的心理,因此,做好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成为长征中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红军总政治部多次发出指示,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争取团结少数民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措施,沿途的群众和少数民族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正确的认识,纷纷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帮助红军渡过难关,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特点
1、引导性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思想单纯,老师及家长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很高,所以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影响很大,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就会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所以,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性。
2、长期性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长期性,主要是因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塑造和影响。因为它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小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评判能力,而且还要相应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特别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需要长期教育和培养的。
3、实践性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这种特殊群体,要注重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更好的接受、领悟思想品德教育。把小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和评价小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标志和尺度。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强调实践的作用,把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加强道德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
4、社会性
从社会生活的环境来看,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环境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社会成员有家长、教师、同学、亲戚朋友以及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和团体等,这些广泛的社会教育因素,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发生影响。所以,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二)长征时期思政工作对其的启示
1、突出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红军长征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在长征过程中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政治部结合行军作战的具体情况展开了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教育,使红军战士始终保持战斗的坚韧性,从而也使各指战员时刻充满战斗激情。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突出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理想信念,在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积极的人或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出发,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 2、根据小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从未放弃过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为了把教育发挥最佳效果,红军政治部成立了小组,密切关注每个战士的生活作息,发现哪个战士思想上出现了波动,会及时的派相关人员与之沟通,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有效的消除了战士的思想压力。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我们应该针对个体、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使其形成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认识得到及时改正,避免误入歧途 。小学生中发生这类问题的有很多,这就要求思品课老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对他们进行教育,列举身边事实,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错误。
3、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经过每一地区,直奔下一个地方,而是注重加强与当地群众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各项政策主张, 消除了当地群众的疑虑,把群众和少数民族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家庭、社会、学校相互影响。还要利用社会教育的力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形成步调一致的教育方式,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性。
4、不断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灵活开展教育
红军在长征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灌输,而是采用多种形式。如官兵谈心、上政治课、召开官兵同乐会、演讲会等, 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此外, 还有许多流动作战形式使战士们受到了启迪, 忘记了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教育内容已深入人心。由于小学生心理年龄还不成熟,耐性和学习的热情有限,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课堂讲解、课堂讨论、专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形式都有其适用的价值,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品德课的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小惠.论红军长征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创新[J].军事历史研究,2006(03).
[2] 陶天峰.红军长征路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3] 赵元明.长征——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典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红军长征记[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5] 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中共党史资料[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5.
作者简介:
赵聪(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长征,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启示
一、红军长征时期的思政工作特点
(一)坚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积极宣传遵义会议精神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后, 全军立即进行了学习和传达,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自到各部队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经过层层传达和学习讨论,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战士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消除了战士们悲观、迷茫的情绪, 把思想统一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 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二)始终将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红军长征的艰苦,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许多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广大干部战士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对前途失去希望。这时总政治部下达通知,要求加强信念教育,各部队采用以军政首长致红色战士或干部的信、召开干部会议、强化报纸宣传、上政治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信念教育, 把广大战士朴素的阶级感情升华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 使之坚信党的事业必胜。正是靠着这种信念, 红军才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散、难不倒的钢铁劲旅。在长征过程中,我党始终把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坚定战士的信念、消除心理压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随战略战术的转变而调整
红军长征不是简单的部队转移,在长征中,战士们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中战略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敌情的变化、战局的发展, 进军目标先后经过多次变化,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也紧紧围绕党确定的战略方针展开。正因为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战局发展和作战方向调整, 及时宣传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使红军战士顽强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坚定地跟党前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四)重视对沿途群众和少数民族的思想宣传和教育
红军通过颁布告、贴标语、散传单、演节目、开大会、举行军民联欢等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红军的性质任务,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为工农谋利益的,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由于红军长征经过的广大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少群众由于地处偏僻,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更由于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对红军存在着怀疑、恐惧的心理,因此,做好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成为长征中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红军总政治部多次发出指示,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争取团结少数民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措施,沿途的群众和少数民族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正确的认识,纷纷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帮助红军渡过难关,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特点
1、引导性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思想单纯,老师及家长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很高,所以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影响很大,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就会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所以,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性。
2、长期性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长期性,主要是因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塑造和影响。因为它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小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评判能力,而且还要相应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特别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需要长期教育和培养的。
3、实践性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这种特殊群体,要注重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更好的接受、领悟思想品德教育。把小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和评价小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标志和尺度。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强调实践的作用,把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加强道德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
4、社会性
从社会生活的环境来看,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环境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社会成员有家长、教师、同学、亲戚朋友以及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和团体等,这些广泛的社会教育因素,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发生影响。所以,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二)长征时期思政工作对其的启示
1、突出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红军长征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在长征过程中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政治部结合行军作战的具体情况展开了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教育,使红军战士始终保持战斗的坚韧性,从而也使各指战员时刻充满战斗激情。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突出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理想信念,在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积极的人或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出发,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 2、根据小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从未放弃过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为了把教育发挥最佳效果,红军政治部成立了小组,密切关注每个战士的生活作息,发现哪个战士思想上出现了波动,会及时的派相关人员与之沟通,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有效的消除了战士的思想压力。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我们应该针对个体、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使其形成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认识得到及时改正,避免误入歧途 。小学生中发生这类问题的有很多,这就要求思品课老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对他们进行教育,列举身边事实,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错误。
3、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经过每一地区,直奔下一个地方,而是注重加强与当地群众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各项政策主张, 消除了当地群众的疑虑,把群众和少数民族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家庭、社会、学校相互影响。还要利用社会教育的力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形成步调一致的教育方式,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性。
4、不断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灵活开展教育
红军在长征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灌输,而是采用多种形式。如官兵谈心、上政治课、召开官兵同乐会、演讲会等, 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此外, 还有许多流动作战形式使战士们受到了启迪, 忘记了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教育内容已深入人心。由于小学生心理年龄还不成熟,耐性和学习的热情有限,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课堂讲解、课堂讨论、专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形式都有其适用的价值,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品德课的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小惠.论红军长征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创新[J].军事历史研究,2006(03).
[2] 陶天峰.红军长征路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3] 赵元明.长征——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典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红军长征记[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5] 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中共党史资料[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5.
作者简介:
赵聪(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