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学科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努力探索家校联系和沟通的有效途径,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构起一座“心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家访;班主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访是沟通班主任、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办法。班主任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家访可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同样,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老师就可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家访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交往情况,然后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进取心。我从教的这几年,每年我都要去农村家访,形成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家访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目的明确是成功家访的首要条件。如果班主任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任务,而不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的问题,那么,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很有可能变成东拉西扯、海阔天空的闲聊。聊到最后,班主任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家长究竟应该配合班主任做些什么事情?可能都是一头雾水,这样就很难收到家访的实效。所以,班主任在家访时,应首先制定一个明确的家访目的,把需要反映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交谈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班主任师就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家长就会觉得你的家访很及时、很有必要,就会乐于支持你、帮助你,你的家访就成功了。家访前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利用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和新的教育理念,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通过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习惯,挖掘孩子某些问题的思想根源,从而争取家长的配合来共同教育。
二、家访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家访时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在家访时要出言謹慎,原则上是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交流中要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切不要告状式地贬低学生,甚至责骂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受到伤害。对学生的弱点、缺点要尽量委婉,客观地指出来,让学生有改正错误、发挥优点的余地。
四、家访要注意一定的私密性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不是和所有人的沟通交流。如果班主任跑到学生家里,明明看见有亲戚或邻居在场,却毫无顾忌地大谈孩子的错误或不足,家长会感到十分尴尬,学生也会从心底里对你产生反感。所以,班主任的家访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如果只有家长在场,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你就应该与家长商量到房间或室外比较隐秘处进行交流,临走的时候再当众夸奖孩子几句。这样,家长和学生就不会感到尴尬,还会感谢你,今后的家访就一定会更加顺利有效。
五、要注意家访的时间和方式
对农村学校来说,要避开农忙时间,最好在农闲时间多安排家访,可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确定家访时间,要提前预约、提前计划,避免临时决定、突击家访。节假日家庭气氛欢乐祥和,虽然老师也是休息时间,但这时候老师家访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为学校的教育者要有奉献精神,在节假日抽出一点时间去家访。家访的话题和内容要周密考虑,避免随心所欲、信口开合,为家访而家访,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切忌接受家长的宴请,“吃人嘴短”,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家校关系,大幅降低教师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威信,给家访造成负面影响,更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障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美莹.中国家庭教育.2006年第1期
[2] 沈涛.农名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武汉大学.2012
[3]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裕溪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学生;家访;班主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访是沟通班主任、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办法。班主任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家访可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同样,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老师就可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家访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交往情况,然后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进取心。我从教的这几年,每年我都要去农村家访,形成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家访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目的明确是成功家访的首要条件。如果班主任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任务,而不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的问题,那么,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很有可能变成东拉西扯、海阔天空的闲聊。聊到最后,班主任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家长究竟应该配合班主任做些什么事情?可能都是一头雾水,这样就很难收到家访的实效。所以,班主任在家访时,应首先制定一个明确的家访目的,把需要反映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交谈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班主任师就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家长就会觉得你的家访很及时、很有必要,就会乐于支持你、帮助你,你的家访就成功了。家访前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利用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和新的教育理念,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通过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习惯,挖掘孩子某些问题的思想根源,从而争取家长的配合来共同教育。
二、家访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家访时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在家访时要出言謹慎,原则上是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交流中要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切不要告状式地贬低学生,甚至责骂学生,使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受到伤害。对学生的弱点、缺点要尽量委婉,客观地指出来,让学生有改正错误、发挥优点的余地。
四、家访要注意一定的私密性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不是和所有人的沟通交流。如果班主任跑到学生家里,明明看见有亲戚或邻居在场,却毫无顾忌地大谈孩子的错误或不足,家长会感到十分尴尬,学生也会从心底里对你产生反感。所以,班主任的家访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如果只有家长在场,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你就应该与家长商量到房间或室外比较隐秘处进行交流,临走的时候再当众夸奖孩子几句。这样,家长和学生就不会感到尴尬,还会感谢你,今后的家访就一定会更加顺利有效。
五、要注意家访的时间和方式
对农村学校来说,要避开农忙时间,最好在农闲时间多安排家访,可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确定家访时间,要提前预约、提前计划,避免临时决定、突击家访。节假日家庭气氛欢乐祥和,虽然老师也是休息时间,但这时候老师家访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为学校的教育者要有奉献精神,在节假日抽出一点时间去家访。家访的话题和内容要周密考虑,避免随心所欲、信口开合,为家访而家访,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切忌接受家长的宴请,“吃人嘴短”,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家校关系,大幅降低教师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威信,给家访造成负面影响,更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障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美莹.中国家庭教育.2006年第1期
[2] 沈涛.农名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武汉大学.2012
[3]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裕溪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