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过程,不能仅通过几节课的知识传授就能完成。文章就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医学教育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医学生 人文科学
早在1995年,江泽民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医学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类学科。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才能满足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渐渐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关键性的重要位置,但在具体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早在1977年美国恩格尔(George L. Engel)就已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的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患者身体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精神的健康,减轻其心灵的痛苦。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人才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医生与患者、患者生理与心理、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深入研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医学人文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生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人权,要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医学院校育人工程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
欧美医学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已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已形成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我国近年也有部分医学高等学校设立了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但如何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包括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二、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科学,传承了数千年来先贤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发现。因此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类人才,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开拓的创新素质[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超出已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同发展[3]。
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点,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在较长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决定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各种人格特质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们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因此,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养成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开拓进取、乐于竞争协作,共享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綜上所述,营造优良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華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2):98 -100.
[2]徐建设,钟启平,李晓霞. 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50-51.
[3]梁宁生,李艳,葛莲英.探讨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医学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60-6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医学生 人文科学
早在1995年,江泽民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医学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类学科。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才能满足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渐渐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关键性的重要位置,但在具体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早在1977年美国恩格尔(George L. Engel)就已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的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患者身体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精神的健康,减轻其心灵的痛苦。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人才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医生与患者、患者生理与心理、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深入研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医学人文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生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人权,要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医学院校育人工程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
欧美医学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已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已形成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我国近年也有部分医学高等学校设立了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但如何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包括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二、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科学,传承了数千年来先贤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发现。因此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类人才,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开拓的创新素质[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超出已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同发展[3]。
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点,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在较长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决定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各种人格特质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们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因此,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养成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开拓进取、乐于竞争协作,共享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綜上所述,营造优良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華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2):98 -100.
[2]徐建设,钟启平,李晓霞. 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50-51.
[3]梁宁生,李艳,葛莲英.探讨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医学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