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市将党建项目化管理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制约基层党建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党建项目,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工作瓶颈。
实施夯基工程,破解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活力不足难题。2013年,新民市实施了“211”夯基工程,双轨一体化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即村党组织书记和包村“第一书记”双轨推进村党组织建设;“11”即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和包村“第一书记”的责任。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主业”意识。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一把手”责任。全市37名市级领导、304名市管干部到335个行政村、33个社区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筹集上千套办公桌椅、几万册图书、上百套健身器材以及场所维修等超千万元的各项资金。同时,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村、社区的管理步入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轨道。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破解农村党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难题。自2013年以来,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灵活务实的培训,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域外培训;开展“村官进党校”活动,全市335个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批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市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并讲党课;总结50个产业发达村经验,编撰《新民市“一村一业”典型经验汇编》,供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学习;组建产业发达村党组织书记宣讲团,赴各乡镇(街道)宣讲100多场次。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村党员现实需求,广泛开展致富技术培训,完成5200人职业技能专项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下乡办班和电视讲座等形式,分85期对万余名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致富技术培训。
实施村集体经济创收工程,破解实力不强、无钱办事难题。2014年,实施“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工程”。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因村制宜,采取一村一策,逐村分析、研究、指導。涉农部门、相关单位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举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村部门和市委下派的“第一书记”也各尽其能,为集体经济创收出主意、想办法、给政策。市委组织部将此项工作作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截至2014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7个,占全市村总数的37.9%,比2013年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5个,占全市村总数的19.4%,比2013年增加15.2个百分点。全市第一批申报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工程的127个村累计集体经济收入434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5年,继续推进该党建项目,并总结推广合作服务、产业带动、资源盘活、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6种增收模式,举办新民市首届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大赛,带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施“三方六联”共建工程,破解党员难管理、活动难组织难题。2014年,实施“企+社+村三方六联”共建工程,打破党建领域界限,使“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实现人员和资源整合。在阵地联建上,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将活动室、图书室无偿向驻地党员开放,打造党建资源共享平台;在党员联管上,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实行企业和属地“双向推荐”“双向审查”“双向公示”“双向考察”;在困难联帮上,通过“两新”组织和驻地村开展科技、信息、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共开辟村企共建实践基地两万余亩;在成果联享上,“两新”组织党员和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596个,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500余个;在活动联搞上,围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活动设立岗位32个,9000余名企业和农民党员认领了岗位,承诺完成事项1.3万余件;在典型联树上,评选出10个非公企业“星级党建工作示范点”,18名优秀企业党组织书记被授予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实施夯基工程,破解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活力不足难题。2013年,新民市实施了“211”夯基工程,双轨一体化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即村党组织书记和包村“第一书记”双轨推进村党组织建设;“11”即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和包村“第一书记”的责任。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主业”意识。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一把手”责任。全市37名市级领导、304名市管干部到335个行政村、33个社区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筹集上千套办公桌椅、几万册图书、上百套健身器材以及场所维修等超千万元的各项资金。同时,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村、社区的管理步入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轨道。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破解农村党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难题。自2013年以来,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灵活务实的培训,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域外培训;开展“村官进党校”活动,全市335个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批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市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并讲党课;总结50个产业发达村经验,编撰《新民市“一村一业”典型经验汇编》,供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交流学习;组建产业发达村党组织书记宣讲团,赴各乡镇(街道)宣讲100多场次。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村党员现实需求,广泛开展致富技术培训,完成5200人职业技能专项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下乡办班和电视讲座等形式,分85期对万余名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致富技术培训。
实施村集体经济创收工程,破解实力不强、无钱办事难题。2014年,实施“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工程”。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因村制宜,采取一村一策,逐村分析、研究、指導。涉农部门、相关单位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举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村部门和市委下派的“第一书记”也各尽其能,为集体经济创收出主意、想办法、给政策。市委组织部将此项工作作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截至2014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7个,占全市村总数的37.9%,比2013年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5个,占全市村总数的19.4%,比2013年增加15.2个百分点。全市第一批申报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工程的127个村累计集体经济收入434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5年,继续推进该党建项目,并总结推广合作服务、产业带动、资源盘活、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6种增收模式,举办新民市首届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大赛,带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施“三方六联”共建工程,破解党员难管理、活动难组织难题。2014年,实施“企+社+村三方六联”共建工程,打破党建领域界限,使“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实现人员和资源整合。在阵地联建上,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将活动室、图书室无偿向驻地党员开放,打造党建资源共享平台;在党员联管上,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实行企业和属地“双向推荐”“双向审查”“双向公示”“双向考察”;在困难联帮上,通过“两新”组织和驻地村开展科技、信息、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共开辟村企共建实践基地两万余亩;在成果联享上,“两新”组织党员和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596个,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500余个;在活动联搞上,围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活动设立岗位32个,9000余名企业和农民党员认领了岗位,承诺完成事项1.3万余件;在典型联树上,评选出10个非公企业“星级党建工作示范点”,18名优秀企业党组织书记被授予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