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带织纹螺中毒八例报告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带织纹螺又称乌螺[Nassariu ssuccinctus(A.-Adams)](平阳县)、贪吃螺(乐清县)、割香螺和海蛳螺(宁波与舟山),为海产贝类,壳高约1.5~2.0cm,每市两约50~60只,多生于沿海泥沙滩,为沿海居民食用的贝类之一。食用有毒的螺之后能引起中毒。在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从1979年3月上旬到8月底,先后发生红带织纹螺中毒共68例,以6、7、8三个月发病较多。曾于8月26日中午发生一起食用此螺中毒共8例。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从13~59岁。其中4例为一家4人同食一市斤织纹螺,最幼的13岁女孩还喝了煮螺的汤,结果死亡。有2例同食约8市两,1例食5市两,另1例食量不详。

其他文献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轻重和病程长短与机体免疫状况有关。以往文献材料多从某一方面进行检测,未见同时检测患者的细胞、体液和自身免疫者。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我们在1978年对急性乙型肝炎(下称急肝)3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下称慢活肝)31例和健康正常成人(下称正常人)50例同时测定了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自身抗体等有关项目14项(未以特异性抗原刺激),以观察三组间各种免疫指标的相
期刊
患者,女性,41岁。因4个月来食欲下降、乏力、消瘦,40天来发热、咳嗽,1日来昏迷,于1980年9月8日入院。
期刊
杜××,女,28岁,农民,住院号149545。患者于1979年4月19日因发冷、发热、喘憋26日入院。入院前1年半起渐感明显乏力,午后低热、盗汗。入院前8个月间断发冷、发热(38℃左右),并左胸痛。在当地医院自左胸腔抽出液体1,500ml(化验结果不详),经注射链霉素、口服异烟肼1个月余,病情好转。后断续使用链霉素共约100g。近26日来又发冷发热(38℃左右),咳喘、气憋,不能平卧,眼睑及下肢水
期刊
慢性肝炎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者,常伴有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的增高,这显然与肝脏组织学病变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1978年2月~1979年2月,我们对126例慢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水平,同时观察白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杀灭能力及有关的免疫功能。现将这些观察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报道如下。
期刊
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体内尿酸积聚或因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沉积于肾脏则可引起尿酸肾病。这种肾病如能得到恰当的治疗,可以逐渐恢复。但由于临床上对这种病认识不足,故常误诊。而且常因治疗不当或过晚,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应引起注意。本文报道我院内科肾病组近年收治的20例尿酸肾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误漏诊的经验教训,以供参考。
期刊
从1949~1976年我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以下简称脑出血)患者共1,003例,占全院住院病人总数的0.54%,占同期神经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3.7%。现将1,00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本文对3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依据)、血液气体和电解质做了简要分析,讨论了乙脑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外周呼吸器官功能障碍对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影响,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定位和预后的关系。本文参考有关资料将中枢性呼吸衰竭分为三型。
期刊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早白)首先报道于1957年,目前已确认为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粒)的亚型;国内未见有正式报道,但在各地会议资料中可见到全国各处都有一些病例,其中以苏州医学院和南通医学院联合报道的病例数较多,共计92例。本文就上海地区148例急早白进行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本文报告输血后肝炎60例,占同期肝炎总收治数的0.61%。其平均潜伏期为67天,94%病例急性起病,血清总胆红质平均值7.18mg%,SGPT平均值649u,血清HBsAg阳性检出率49%。60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占65%,暴发型肝炎占22%。本组病例的总病死率为20%。本文同时对输血后肝炎的病原学作了探讨,并提出防治意见。
期刊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是民间草药,近年来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一些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获得明显的效果。1977年以来作者等应用雷公藤治疗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76例,初步证实对某些类型的肾炎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推广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