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我国的四书五经中,《中庸》为其中之一,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可谓中国人的灵魂。胡适以为“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戴逸先生也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概念中,“首先是儒家的中庸”。毛泽东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亚里士多德说:“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在我历朝历代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一、中庸思想释义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
《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句三句话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这三句话是要人知道性、道、教都是“本于天而备于人”的。本于天是指根源于天,来源于天,备于人是指具备于人身之内。用当代新儒家的话说就是超越而内在。……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样就把道与性密切联系出来,天命一性一道,自然而然的推出,逻辑性很强。通过中庸之道把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三者本是同一个道。从而把中道提高到宇宙的根本法则的高度。
二、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极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论语·子罕》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即两头、两端或两点,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朱熹解释“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在孔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方,只有抓住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使之相辅相成,才是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否则,若执其一端而片面行事,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孔子曾赞扬虞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而他本人就善于“執其两端”。[1]
(二)中庸是适度,不是“折中”,中庸是无过度又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不是取事物的一半
从孔子到后代的儒学继承者,一贯反对不讲原则的调和,他们把“好好先生”看作社会伦理秩序的最大敌人,并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予了最严厉的谴责。他们认为,居于两端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才是中庸之道的精义。有时候,为了捍卫真理和正义,一个君子甚至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由此看来,儒家哲学对矛盾冲突的洞悉,并不是以牺牲道德的绝对命令为代价,而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捍卫个体的良知和社会的公正。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折衷。[2]
(三)中庸是动态的平衡与和谐。中庸是通过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来达到一种平衡与稳定,以实现最合理的和谐状态
儒家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而且这个限度有时候是会因时因地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人们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满足自己的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限;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不能偏袒某一方,要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秉公而断,“允执其中”。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别人的尊重,在精神上、情感上很健康,事业上也会取得成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整个社会各阶层的欲望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3]
(四)中庸是人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对“极高明而道中庸”解释,应该把“极高明”和“道中庸”两方面联系在一起来理解。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境界一方面是超越人伦日用的,是出世间的,因而是“极高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不超出人伦日用,是入世的,因而又是“道中庸”。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而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途径是获得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圣人精神,实现入世与出世的统一。[4]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也正说明了中庸的道德境界之高。
三、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天人合一
中庸哲学和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不同,就在于他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建立在“天”“人”和谐的基础上。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学问如果没有讨论天人的关系,不能叫做学问。
人类曾自信科学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可由科学的进步得到解决,然而,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发展,如转基因问题、人类基因芯片问题克隆人的问题乃至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对人类道德、伦理、习惯、信仰所带来的冲击,早已使科学感到无能为力。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儒家和谐的“三部曲”是: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在天与人不和谐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二)方圆合一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做到外圆内方。。在《论语》的《阳货第十七》中,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意思是说: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人的好感的好好先生是偷窃道德的贼。这里,孔子把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的所谓好好先生比作为贼。外圆内方,可谓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人有方,就能堂堂正正;做事有圆,就能得心应手。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可方可圆则无往不利。“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做事的锦囊”。[5]
(三)身心合一
《中庸》有云:“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人生于世,皆为实现其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理想,寻觅人生真谛,在此之间,有着众多的不如己意、不随己心。然而亲情、爱情、友情三情贯穿人的感情世界,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的家庭、深爱之人的厮守和真诚相待的朋友。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做到内心和谐,生活幸福,事业取得成功的。
(四)理想与现实合一
《中庸》最后强调必须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能以至诚不息的毅力去做,必能取得成功。”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在认准方向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去做,到最后总会有让自己都很意外惊奇的结果的。即使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觉得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只要自己坚持,只要有付出,在某个时候或者某些事情上,我们总会有收获的,总会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理想的。
参考文献
[1]于福建.孔子的重用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刘成纪.中庸的理想[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彦杰,刘振峰,余 迎.论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3):144——145.
[4]王丹.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论中国哲学精神[D].长春:吉林大学,2007.
[5]殷涵.做人做事方与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
[6]苏文帅.领悟《中庸》之生活真谛[J].国学,2007,1:39.
我国的四书五经中,《中庸》为其中之一,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可谓中国人的灵魂。胡适以为“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戴逸先生也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概念中,“首先是儒家的中庸”。毛泽东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亚里士多德说:“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在我历朝历代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一、中庸思想释义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
《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句三句话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这三句话是要人知道性、道、教都是“本于天而备于人”的。本于天是指根源于天,来源于天,备于人是指具备于人身之内。用当代新儒家的话说就是超越而内在。……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样就把道与性密切联系出来,天命一性一道,自然而然的推出,逻辑性很强。通过中庸之道把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三者本是同一个道。从而把中道提高到宇宙的根本法则的高度。
二、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极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论语·子罕》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即两头、两端或两点,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朱熹解释“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在孔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方,只有抓住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使之相辅相成,才是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否则,若执其一端而片面行事,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孔子曾赞扬虞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而他本人就善于“執其两端”。[1]
(二)中庸是适度,不是“折中”,中庸是无过度又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不是取事物的一半
从孔子到后代的儒学继承者,一贯反对不讲原则的调和,他们把“好好先生”看作社会伦理秩序的最大敌人,并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予了最严厉的谴责。他们认为,居于两端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才是中庸之道的精义。有时候,为了捍卫真理和正义,一个君子甚至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由此看来,儒家哲学对矛盾冲突的洞悉,并不是以牺牲道德的绝对命令为代价,而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捍卫个体的良知和社会的公正。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折衷。[2]
(三)中庸是动态的平衡与和谐。中庸是通过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来达到一种平衡与稳定,以实现最合理的和谐状态
儒家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而且这个限度有时候是会因时因地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人们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满足自己的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限;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不能偏袒某一方,要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秉公而断,“允执其中”。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别人的尊重,在精神上、情感上很健康,事业上也会取得成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整个社会各阶层的欲望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3]
(四)中庸是人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对“极高明而道中庸”解释,应该把“极高明”和“道中庸”两方面联系在一起来理解。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境界一方面是超越人伦日用的,是出世间的,因而是“极高明”,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不超出人伦日用,是入世的,因而又是“道中庸”。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而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途径是获得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圣人精神,实现入世与出世的统一。[4]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也正说明了中庸的道德境界之高。
三、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天人合一
中庸哲学和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不同,就在于他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建立在“天”“人”和谐的基础上。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学问如果没有讨论天人的关系,不能叫做学问。
人类曾自信科学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可由科学的进步得到解决,然而,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发展,如转基因问题、人类基因芯片问题克隆人的问题乃至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对人类道德、伦理、习惯、信仰所带来的冲击,早已使科学感到无能为力。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儒家和谐的“三部曲”是: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在天与人不和谐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二)方圆合一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做到外圆内方。。在《论语》的《阳货第十七》中,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意思是说: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人的好感的好好先生是偷窃道德的贼。这里,孔子把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的所谓好好先生比作为贼。外圆内方,可谓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人有方,就能堂堂正正;做事有圆,就能得心应手。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可方可圆则无往不利。“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做事的锦囊”。[5]
(三)身心合一
《中庸》有云:“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人生于世,皆为实现其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理想,寻觅人生真谛,在此之间,有着众多的不如己意、不随己心。然而亲情、爱情、友情三情贯穿人的感情世界,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的家庭、深爱之人的厮守和真诚相待的朋友。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做到内心和谐,生活幸福,事业取得成功的。
(四)理想与现实合一
《中庸》最后强调必须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能以至诚不息的毅力去做,必能取得成功。”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在认准方向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去做,到最后总会有让自己都很意外惊奇的结果的。即使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觉得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只要自己坚持,只要有付出,在某个时候或者某些事情上,我们总会有收获的,总会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理想的。
参考文献
[1]于福建.孔子的重用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刘成纪.中庸的理想[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彦杰,刘振峰,余 迎.论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3):144——145.
[4]王丹.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论中国哲学精神[D].长春:吉林大学,2007.
[5]殷涵.做人做事方与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
[6]苏文帅.领悟《中庸》之生活真谛[J].国学,20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