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子罕》篇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的断句,古今学者多有异议。本文首先列举了众多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分别从《论语》其书中统计各自出现的频率,论述孔子的思想,列举“与”的词性和意义以及《论语》中类似的句子的用法,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即“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种断法较为合适。在文章的最后又通过对这句话的断句以及平时上课学习的知识,浅浅的谈了一下关于古文句读的原则。
【关键词】:句读;罕言;利;命;仁
正文:《论语·子罕》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向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并对这句话有多种句读和释义,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鉴于孔子学说的复杂和意义的深厚,对于这一句的理解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便能最准确的还原原文的含义。
一、关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几种不同的句读
利、命、仁向来是我国古代的圣贤和思想家们谈论的重要话题,在《论语·子罕》中第一篇便谈到了这一内容,这也足以说明其重要性,那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考虑。对于这一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这是杨伯峻理解的释义。这句话整体上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利与命与仁”共同担当了整句话的宾语,其中两个“与”作为连词,将利、命、仁三者连接起来。郑玄、何晏、[2]程颐[3]等大家都持这种观点,流传较广,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今人杨伯峻等都赞同这种看法。
(二)第二种观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译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赞成命,赞成仁。”而这个释义是把这个句子看作是由两个结构组成的复合句,并且其中的“与”不再担当连词,而是作为了一个动词,“赞同,认可”的意思。金人王若虚,清人史绳祖[4]都赞同这种观点。
(三)第三种观点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种断句法认为第一个“与”是表并列的连词,后一个“与”指的是动词,“赞许”。译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和“命”,贊许“仁”。单从《论语》中谈及“命”和“利”的次数来看,与“仁”相比确实是比较少的。
(四)还有一种是从文字训诂上来考察,黄世三的《论语后案》[5]则提出一种新的观点,“罕”读为“轩”,显也。意思是“孔子很明显地谈到利、命和仁”。
还有很多种看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
二、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
对于这么多种看法,我们究竟该采用哪种看法才是比较准确,基本能够符合原义呢?虽然我们离孔子的时代比较远了,对于他的思想不能完全精确的掌控,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多方面的考察,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可信的答案。那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哪种句读和理解能更符合它的原义。
(一)首先看一下《论语》中“利”、“命”“仁”出现的频率。经过粗略的统计,在《论语》中“利”出现在9个章句中共11次,其中有的6个都可以解释为“利益,私利”的意思;“命”在21个章句出现了24次,有12处可以理解为“天命”;而“仁”出现的次数高达百余次,并且大多是关于“仁德”的。那么,单从出现的频率看,较少的谈到利与命,谈到“仁”的次数最多。从语言的社会性上来说,“子罕言利与命”是可以说的通的。对于杨伯峻先生“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这个论断,笔者认为是讲不太通的。《论语》一书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能较为集中的反映孔子的思想,如果不是孔子谈到的次数多,他的弟子们怎么会无中生有并且还多次提到“仁”呢?反而,正是因为谈到“仁”的次数多,在《论语》记载的“仁”才会多。所以,笔者认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断句是不准确的。孔子应该是罕言“利”和“命”,多言“仁”的。
(二)其次,我们从孔子的义利观上可以得知,孔子重义轻利,重义贱利。主张利益的追求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反对见利忘义,重视社会的道义,忽视个人的利益。推崇的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6]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并且曾称赞颜回的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时对于子贡,孔子则是不太喜欢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与子贡的身份——大商人,有一定的关联。当时社会看不起商人这个职业,并且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可以认为是最高的阶层“士”的代表人物,反对汲汲于利,那他必然会较少的谈及“利”。
(三)再次,对于“天命”,孔子总是持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孔子的天命观从周代“敬天事鬼神”的传统思想中继承下来的,孔子承认它的基础上,主张不要过多关注,在第六章中提到对于鬼神的态度:“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生活在东周那个迷信色彩很浓的时代,必然是相信天命的,这一点无需置疑,尽人事,听天命,天是普遍存在的,对人有各种启示,个人有个人的命运,这是自己没有办法决定的,所以他就不会在过多的涉及到关于“天命”的话题了。
(四)从其中的一些观点来看,产生不同的句读和理解的原因之一是“与”的词性到底是连词还是介词。在《论语》中“与”字比较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四种:一种是表示并列的连词;一种是表示动词,赞成、赞许的意思;一种是动词,给予的意思;还有一种是做语气助词,并没有实在的意义。正是由于《论语》中的“与”字有了这么多种的意义和用法,这才导致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有了好几种解读。在这句话中,“与”字不会是语气词,“给予”的意思也不通顺,那么前两个用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具体哪个“与”字是什么意思还要综合讨论一下。 (五)最后,从句式上来看,在《论语》中关于并列的词组大多数是采用直接列举的方式,而不是说词和词之间要用连词来连接,比如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子之所慎:齐、战、疾”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列举的时候尤其是有两个以上的并列词语时,就仅仅是用顿号隔开,[7]没有见到用连词“与”连接的,所以对于这句话我们很难理解为“孔子较少的谈到利、命和仁。”
综合了上述的几种分析后,我认为这句话的断句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说孔子较少的谈到了利益与天命,赞同仁德。
三、句读的原则
从我们开始接触古代的文言文开始,就面临着如何给古文断句的问题,这是我们的古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與此同时,大多数的古文的写作时代与我们相距较远,许多字词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原意很难精确地把握。并且古代的一些器物、制度、礼仪等等都已经消亡了,再加上古今语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句读的难度。
(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古代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对于通识类的知识掌握的越多越好。古书涉及到古代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和语法学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断错句。就像古代的大文学家们所做的古书的注疏和断句被大家认可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注解可信度高,能比较精确的理解原文的含义,这与他们深厚的国学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遇到一些无法标点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对于这些不会标点或者是标点错误的地方,极大的原因就是对于原文的意思没有理解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遇到无法读通的语句时,反复朗读,并联系上下文意思,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直至把句意弄通,我们才能把句子的断句工作做好。
(三)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前人的注解。能够流传下来的前人们所做的古书注解,是精华的部分,经典中的经典,有的著书凝聚了众多的大家们的心血,历经种种的考验和长时间等等积淀才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我们是极大的帮助。多读几家大家们的注解,并试着比较一下他们所作的注的异同,甚至是有可能的话能找到他们的疏忽之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前人们距离古书的时代距离比我们要近,在理解上必然有其优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古注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权威的版本,可信度高,错误率较低,对我们的标点工作也能有较大的帮助。当然,我们也不能尽信书,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古人们的注解中必然也会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古注。
(四)在句读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帮助我们断句的标志性的词。
1.一些句首发语词,如:若夫、微、伊、且等等常常放在句首,要在它们的前头断句。
2.位于句尾的词,如语气词哉、而已、嗟夫和呜呼等等的感叹或疑问语气词,还有表示判读的语气词等,在它们的后边一般要断开。
3.还有一些句子中的连词,如:虽、苟和故等等,一看到它们出现就要注意了,在它们的前头一般是要断开的。[8]
四、结语
我们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著作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去学习,对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一句的断句只是我们学习的冰山一角,通过对这一句的断句,总结句读的原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观察每一个语言知识点, 多积累关于古代的文化、制度的知识,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遇到问题才能找得到解决的方法。我们阅读经典,更要着重从意义入手,把握意义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先哲们的思想,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著.《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阮元等校刻.《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3]程颐 程颢著.《二程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史绳祖著.《学斋占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黄世三著.《论语后案》[M]. 深圳:凤凰出版社,2008.
[6]贾庆超. “子罕”新说[J]. 孔子研究, 2007(2):94-99.
[7]万光军.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1):47-50.
[8]孙雍长. “句读之不知”句法辨惑[J]. 语文研究, 1994(3):39-40.
作者简介:郭云(199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在读,2015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训诂学。
【关键词】:句读;罕言;利;命;仁
正文:《论语·子罕》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向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并对这句话有多种句读和释义,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鉴于孔子学说的复杂和意义的深厚,对于这一句的理解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便能最准确的还原原文的含义。
一、关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几种不同的句读
利、命、仁向来是我国古代的圣贤和思想家们谈论的重要话题,在《论语·子罕》中第一篇便谈到了这一内容,这也足以说明其重要性,那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考虑。对于这一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这是杨伯峻理解的释义。这句话整体上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利与命与仁”共同担当了整句话的宾语,其中两个“与”作为连词,将利、命、仁三者连接起来。郑玄、何晏、[2]程颐[3]等大家都持这种观点,流传较广,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今人杨伯峻等都赞同这种看法。
(二)第二种观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译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赞成命,赞成仁。”而这个释义是把这个句子看作是由两个结构组成的复合句,并且其中的“与”不再担当连词,而是作为了一个动词,“赞同,认可”的意思。金人王若虚,清人史绳祖[4]都赞同这种观点。
(三)第三种观点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种断句法认为第一个“与”是表并列的连词,后一个“与”指的是动词,“赞许”。译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和“命”,贊许“仁”。单从《论语》中谈及“命”和“利”的次数来看,与“仁”相比确实是比较少的。
(四)还有一种是从文字训诂上来考察,黄世三的《论语后案》[5]则提出一种新的观点,“罕”读为“轩”,显也。意思是“孔子很明显地谈到利、命和仁”。
还有很多种看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
二、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
对于这么多种看法,我们究竟该采用哪种看法才是比较准确,基本能够符合原义呢?虽然我们离孔子的时代比较远了,对于他的思想不能完全精确的掌控,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多方面的考察,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可信的答案。那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哪种句读和理解能更符合它的原义。
(一)首先看一下《论语》中“利”、“命”“仁”出现的频率。经过粗略的统计,在《论语》中“利”出现在9个章句中共11次,其中有的6个都可以解释为“利益,私利”的意思;“命”在21个章句出现了24次,有12处可以理解为“天命”;而“仁”出现的次数高达百余次,并且大多是关于“仁德”的。那么,单从出现的频率看,较少的谈到利与命,谈到“仁”的次数最多。从语言的社会性上来说,“子罕言利与命”是可以说的通的。对于杨伯峻先生“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这个论断,笔者认为是讲不太通的。《论语》一书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能较为集中的反映孔子的思想,如果不是孔子谈到的次数多,他的弟子们怎么会无中生有并且还多次提到“仁”呢?反而,正是因为谈到“仁”的次数多,在《论语》记载的“仁”才会多。所以,笔者认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断句是不准确的。孔子应该是罕言“利”和“命”,多言“仁”的。
(二)其次,我们从孔子的义利观上可以得知,孔子重义轻利,重义贱利。主张利益的追求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反对见利忘义,重视社会的道义,忽视个人的利益。推崇的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6]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并且曾称赞颜回的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时对于子贡,孔子则是不太喜欢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与子贡的身份——大商人,有一定的关联。当时社会看不起商人这个职业,并且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可以认为是最高的阶层“士”的代表人物,反对汲汲于利,那他必然会较少的谈及“利”。
(三)再次,对于“天命”,孔子总是持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孔子的天命观从周代“敬天事鬼神”的传统思想中继承下来的,孔子承认它的基础上,主张不要过多关注,在第六章中提到对于鬼神的态度:“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生活在东周那个迷信色彩很浓的时代,必然是相信天命的,这一点无需置疑,尽人事,听天命,天是普遍存在的,对人有各种启示,个人有个人的命运,这是自己没有办法决定的,所以他就不会在过多的涉及到关于“天命”的话题了。
(四)从其中的一些观点来看,产生不同的句读和理解的原因之一是“与”的词性到底是连词还是介词。在《论语》中“与”字比较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四种:一种是表示并列的连词;一种是表示动词,赞成、赞许的意思;一种是动词,给予的意思;还有一种是做语气助词,并没有实在的意义。正是由于《论语》中的“与”字有了这么多种的意义和用法,这才导致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有了好几种解读。在这句话中,“与”字不会是语气词,“给予”的意思也不通顺,那么前两个用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具体哪个“与”字是什么意思还要综合讨论一下。 (五)最后,从句式上来看,在《论语》中关于并列的词组大多数是采用直接列举的方式,而不是说词和词之间要用连词来连接,比如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子之所慎:齐、战、疾”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列举的时候尤其是有两个以上的并列词语时,就仅仅是用顿号隔开,[7]没有见到用连词“与”连接的,所以对于这句话我们很难理解为“孔子较少的谈到利、命和仁。”
综合了上述的几种分析后,我认为这句话的断句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说孔子较少的谈到了利益与天命,赞同仁德。
三、句读的原则
从我们开始接触古代的文言文开始,就面临着如何给古文断句的问题,这是我们的古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與此同时,大多数的古文的写作时代与我们相距较远,许多字词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原意很难精确地把握。并且古代的一些器物、制度、礼仪等等都已经消亡了,再加上古今语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句读的难度。
(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古代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对于通识类的知识掌握的越多越好。古书涉及到古代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和语法学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断错句。就像古代的大文学家们所做的古书的注疏和断句被大家认可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注解可信度高,能比较精确的理解原文的含义,这与他们深厚的国学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遇到一些无法标点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对于这些不会标点或者是标点错误的地方,极大的原因就是对于原文的意思没有理解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遇到无法读通的语句时,反复朗读,并联系上下文意思,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直至把句意弄通,我们才能把句子的断句工作做好。
(三)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前人的注解。能够流传下来的前人们所做的古书注解,是精华的部分,经典中的经典,有的著书凝聚了众多的大家们的心血,历经种种的考验和长时间等等积淀才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我们是极大的帮助。多读几家大家们的注解,并试着比较一下他们所作的注的异同,甚至是有可能的话能找到他们的疏忽之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前人们距离古书的时代距离比我们要近,在理解上必然有其优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古注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权威的版本,可信度高,错误率较低,对我们的标点工作也能有较大的帮助。当然,我们也不能尽信书,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古人们的注解中必然也会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古注。
(四)在句读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帮助我们断句的标志性的词。
1.一些句首发语词,如:若夫、微、伊、且等等常常放在句首,要在它们的前头断句。
2.位于句尾的词,如语气词哉、而已、嗟夫和呜呼等等的感叹或疑问语气词,还有表示判读的语气词等,在它们的后边一般要断开。
3.还有一些句子中的连词,如:虽、苟和故等等,一看到它们出现就要注意了,在它们的前头一般是要断开的。[8]
四、结语
我们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著作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去学习,对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一句的断句只是我们学习的冰山一角,通过对这一句的断句,总结句读的原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观察每一个语言知识点, 多积累关于古代的文化、制度的知识,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遇到问题才能找得到解决的方法。我们阅读经典,更要着重从意义入手,把握意义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先哲们的思想,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著.《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阮元等校刻.《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3]程颐 程颢著.《二程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史绳祖著.《学斋占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黄世三著.《论语后案》[M]. 深圳:凤凰出版社,2008.
[6]贾庆超. “子罕”新说[J]. 孔子研究, 2007(2):94-99.
[7]万光军.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1):47-50.
[8]孙雍长. “句读之不知”句法辨惑[J]. 语文研究, 1994(3):39-40.
作者简介:郭云(199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在读,2015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