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灼的七月,满是不安。池塘里有青蛙躁动,树林间有知了齐鸣。这夏日的协奏曲常常叨扰着某些烦躁的心灵。有人因升学烦恼,有人因调剂哀伤,有人又因选择徘徊。说起来,都是对未知的彷徨与期待。几十年来,这一规律似乎从未改变,而变化却又真真切切的一直存在。
张教授刚刚踏入实验楼,就接到一通来自家乡的越洋电话。原来是老家的亲戚刚刚得知高考成绩,正在迷惘,不知如何选择专业,求助张教授指点迷津。久居海外的她,顿时愕然,不知如何回答。草草几句安抚,道声了解一下情况后再予以回复,随即挂掉了电话。
外人不知,并非太平洋使张教授与家乡疏远了距离,也并非她故意用这客套陌生的言语刺伤亲戚期待的心。只是久居美国,她早已没了国内高考的概念。然而当接起电话被询问专业的刹那,她的心不禁怦然一动,当年高考的一切,历历在目。虽身处大洋彼岸的佛罗里达大学的实验室,但时空距离没能阻止她一个沉寂三十六年的回忆。
“恢复高考”的消息从大队广播里传来,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田野上空。同一切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一样,还在田间务农的张春华听到这一消息后,既惊又喜,兴奋的她在田间挥着锄头,唱起了歌。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幸福生活。
但兴奋之余,她又开始了担忧。自己已经丢掉学习好长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能考上吗?即使考上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父母能让她去上大学吗?权衡再三,她决定瞒着家人,自己偷偷报了名。寒冬的夜晚,一张小桌,一本书,一盏煤油灯,一床棉被,就是她备考的全部。黎明前,匆忙睡一会儿,天亮了,还得赶紧去捡拾农活。
那种改变命运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然而,最让张春华犯难的不是因半夜复习而睡眠不足,而是没有复习方向和复习试题。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随意获得琳琅满目的复习资料,有耐心的老师答疑解惑,甚至还会有自己的家教。那时,没有考试大纲,没有考试要点。能找到一本“文革”之前的复习资料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切只能靠自己“盲目”复习。
终于,两个月过后,张春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考试。只是那时,没有营养早餐,没有校车接送,更没有警车开道。那一年的12月10日那天,在其他人还没起床前,她摸黑给自己热了两个窝头,就着咸菜,简单地吃了早饭。当她步行十几里来到考场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时间一到,人们按顺序进入考场,因为报考人数多,张春华所在的考场是两人一桌。虽然没有监控器,但考生们都很自觉。“都自顾自地做着题,冥思苦想着,根本没人敢抬头。那时考场外也格外安静。”张春华回忆说。时至今日,她还记得,当年的考生似乎都没有家长陪同,如果有也只是因为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参与高考。父子同战场的场景在现在的考场上应该没有出现。当然,考场外也没有等待访问考生的记者。
在紧张与忐忑中,她度过了为期三天的冬季高考。虽然内心焦躁,但是考试结束后,她依旧要保持以往的劳作习惯。没有考后聚会,没有毕业旅行,没有电话,没有电子邮件,那时候只有等待录取的通知书,等来就是考上了,等不来也无处查询。
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了1977年的冬季高考,那次高考也成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唯一。张春华的高考不是在黑色的七月或六月,而是冰冷的寒冬。知晓结果的那一刻她记忆特别深刻。
在焦急的等待中,张春华收到了来自报考学校的通知书,激动之余,她却发现,自己被调剂到了该校的农学院。在命运的转折口,她再也不能自己抉择,于是跟父母说明了情况。低矮的土坯房里,她不敢直视父母的眼睛。只是依稀记得母亲摇动纺车的手停了一下,继而纺车的节奏轻快了许多。而父亲则沉默了良久,最后吸了几口旱烟袋,坚定地说,
“去念书!”
当时的高考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船票,而张春华却因为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报考学校的农学专业。这无疑是赤裸裸的讽刺。在那个文化意识淡薄的年代,农学专业就是学习种地施肥。谁家就读农学专业甚至会被乡党耻笑。如果说本科上线给像张春华这样的农门学子带来了莫大的安慰,那么冷门的农学院则为这个欣喜蒙上了一层灰色阴影。在她犹豫不决时,开明的父亲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与肯定。
也许即使父亲也没能料想,张春华的人生排列组合却恰因不理想的高考调剂而转折,从而领略了一番别样的风景。
在不被看好的农业学科上,张春华自知这次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她对外人的不解不予理会,而是付之以热血。毕业后张春华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分配到农技站工作,二是通过公派留学到美国继续深造学习。父母都觉得看得见的才是最真实的,希望她能珍惜分配机会,留在家乡。但是经过大学的学习与见闻,张春华毅然选择了后者。通过自己的勤奋,终有所成,在大洋彼岸的著名学府佛罗里达大学执教并对食品学卓有研究。虽然年过六旬,张教授现在依旧坚持每天去实验室,用心钻研有机食品,为给大众带来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废寝忘食。
当下,毕业分配早已被双向选择所取代,甚至有些学生对毕业分配闻所未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不是成绩不理想,张教授应该是报考了当时热门的理工专业或者哲学学科,总之绝非是被其误解的农学专业。如果不是通过大学开阔了眼界,放宽了视角,张春华可能每月拿着小康水平的退休金,每天养狗遛弯。而社会上也将因此减少一位卓有成就的食品学专家。这就是人生,充满未知,充满转折。
当苦尽甘来时,曾经的艰辛与苦痛也变成了快乐的回忆。张教授虽对目前国内的高考不甚了解,但是她深知专业的选择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于是她查询起当下国内的学校及专业、各个专业就业率的相关情况。最难熬的那段时光,是等待高考成绩的那段时间,是着实的忐忑不安。成绩没出来,总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有了高度的学习逼压,霎时间闲下来,没有以往的兴奋,却重复着不曾拥有的彷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考生与当时张教授高考的目的不同。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考生高考的目的不再是向往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涅槃。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但是高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段经历,金榜题名的欣喜和名落孙山的悲伤,仍然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果延续旧时的科举考试,高考就如同纵观千年的梦和力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情结。 张教授浏览发现,原来国内的论坛上已是浸满指导报考专业和学校的文字。浏览之余,她不禁感叹,不管是高考考生,还是招生学校或专业,数量都已经是当年的N倍。只是就业率不尽如人意。当时包分配的百分之百就业,在当今看来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刚刚恢复高考的1977年,报考人数虽高达570万人,但实际录取人数仅为27万人,录取率为4.7%,部分专业就业率为100%。而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高考中,有91 2万人参加考试,专家预测,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或超80%。而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8%。这样的数值比例看了有些令人心痛,不过令她欣慰的是,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农学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排行却是榜上有名。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农学专业的就业率甚至高达78.38%,远远高于热门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等学科。简单的数据比值,很容易让人了然。它们表示的并非简单的数值增减,而是代表着因时代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录取率的直线增长标志着国民素质的稳步提高,就业率虽在下降,但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中从不缺乏自主创业者。他们非但实现了自身的创业梦想,还会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张教授了解到,现在国内高考已经是等待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而且现在填报志愿的形势更加趋于合理。不像他们高考时那样,信息完全闭塞。除了等待,别无选择。所以张教授想,其实,那个亲戚应该在打电话之前已经有所选择,因为通过网络,有效信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也许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肯定让自己更加坚定吧。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与自我认知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高考也不再被视为人生的唯一转折点。热门与被社会尊重也不再是大家挑选专业的特有衡量指标。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非某项单一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时而变,现在大学中除了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加以选择。如果说,在以往,选择了农学专业就一定要从事农业相关专业;选择了金融学,就一定会进金融机构做白领,那么现在则自由灵活多变。即使学习农业,你也可以进软件开发公司;即使学习数学计算机,你也可以从事文学创作……教育思路的转折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种转折是通过大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种全面的自我拓展,一种为未来发展而积蓄的潜在力量。
张教授刚刚踏入实验楼,就接到一通来自家乡的越洋电话。原来是老家的亲戚刚刚得知高考成绩,正在迷惘,不知如何选择专业,求助张教授指点迷津。久居海外的她,顿时愕然,不知如何回答。草草几句安抚,道声了解一下情况后再予以回复,随即挂掉了电话。
外人不知,并非太平洋使张教授与家乡疏远了距离,也并非她故意用这客套陌生的言语刺伤亲戚期待的心。只是久居美国,她早已没了国内高考的概念。然而当接起电话被询问专业的刹那,她的心不禁怦然一动,当年高考的一切,历历在目。虽身处大洋彼岸的佛罗里达大学的实验室,但时空距离没能阻止她一个沉寂三十六年的回忆。
“恢复高考”的消息从大队广播里传来,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田野上空。同一切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一样,还在田间务农的张春华听到这一消息后,既惊又喜,兴奋的她在田间挥着锄头,唱起了歌。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幸福生活。
但兴奋之余,她又开始了担忧。自己已经丢掉学习好长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能考上吗?即使考上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父母能让她去上大学吗?权衡再三,她决定瞒着家人,自己偷偷报了名。寒冬的夜晚,一张小桌,一本书,一盏煤油灯,一床棉被,就是她备考的全部。黎明前,匆忙睡一会儿,天亮了,还得赶紧去捡拾农活。
那种改变命运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然而,最让张春华犯难的不是因半夜复习而睡眠不足,而是没有复习方向和复习试题。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随意获得琳琅满目的复习资料,有耐心的老师答疑解惑,甚至还会有自己的家教。那时,没有考试大纲,没有考试要点。能找到一本“文革”之前的复习资料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切只能靠自己“盲目”复习。
终于,两个月过后,张春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考试。只是那时,没有营养早餐,没有校车接送,更没有警车开道。那一年的12月10日那天,在其他人还没起床前,她摸黑给自己热了两个窝头,就着咸菜,简单地吃了早饭。当她步行十几里来到考场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时间一到,人们按顺序进入考场,因为报考人数多,张春华所在的考场是两人一桌。虽然没有监控器,但考生们都很自觉。“都自顾自地做着题,冥思苦想着,根本没人敢抬头。那时考场外也格外安静。”张春华回忆说。时至今日,她还记得,当年的考生似乎都没有家长陪同,如果有也只是因为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参与高考。父子同战场的场景在现在的考场上应该没有出现。当然,考场外也没有等待访问考生的记者。
在紧张与忐忑中,她度过了为期三天的冬季高考。虽然内心焦躁,但是考试结束后,她依旧要保持以往的劳作习惯。没有考后聚会,没有毕业旅行,没有电话,没有电子邮件,那时候只有等待录取的通知书,等来就是考上了,等不来也无处查询。
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了1977年的冬季高考,那次高考也成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唯一。张春华的高考不是在黑色的七月或六月,而是冰冷的寒冬。知晓结果的那一刻她记忆特别深刻。
在焦急的等待中,张春华收到了来自报考学校的通知书,激动之余,她却发现,自己被调剂到了该校的农学院。在命运的转折口,她再也不能自己抉择,于是跟父母说明了情况。低矮的土坯房里,她不敢直视父母的眼睛。只是依稀记得母亲摇动纺车的手停了一下,继而纺车的节奏轻快了许多。而父亲则沉默了良久,最后吸了几口旱烟袋,坚定地说,
“去念书!”
当时的高考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船票,而张春华却因为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报考学校的农学专业。这无疑是赤裸裸的讽刺。在那个文化意识淡薄的年代,农学专业就是学习种地施肥。谁家就读农学专业甚至会被乡党耻笑。如果说本科上线给像张春华这样的农门学子带来了莫大的安慰,那么冷门的农学院则为这个欣喜蒙上了一层灰色阴影。在她犹豫不决时,开明的父亲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与肯定。
也许即使父亲也没能料想,张春华的人生排列组合却恰因不理想的高考调剂而转折,从而领略了一番别样的风景。
在不被看好的农业学科上,张春华自知这次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她对外人的不解不予理会,而是付之以热血。毕业后张春华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分配到农技站工作,二是通过公派留学到美国继续深造学习。父母都觉得看得见的才是最真实的,希望她能珍惜分配机会,留在家乡。但是经过大学的学习与见闻,张春华毅然选择了后者。通过自己的勤奋,终有所成,在大洋彼岸的著名学府佛罗里达大学执教并对食品学卓有研究。虽然年过六旬,张教授现在依旧坚持每天去实验室,用心钻研有机食品,为给大众带来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废寝忘食。
当下,毕业分配早已被双向选择所取代,甚至有些学生对毕业分配闻所未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不是成绩不理想,张教授应该是报考了当时热门的理工专业或者哲学学科,总之绝非是被其误解的农学专业。如果不是通过大学开阔了眼界,放宽了视角,张春华可能每月拿着小康水平的退休金,每天养狗遛弯。而社会上也将因此减少一位卓有成就的食品学专家。这就是人生,充满未知,充满转折。
当苦尽甘来时,曾经的艰辛与苦痛也变成了快乐的回忆。张教授虽对目前国内的高考不甚了解,但是她深知专业的选择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于是她查询起当下国内的学校及专业、各个专业就业率的相关情况。最难熬的那段时光,是等待高考成绩的那段时间,是着实的忐忑不安。成绩没出来,总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有了高度的学习逼压,霎时间闲下来,没有以往的兴奋,却重复着不曾拥有的彷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考生与当时张教授高考的目的不同。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考生高考的目的不再是向往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涅槃。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但是高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段经历,金榜题名的欣喜和名落孙山的悲伤,仍然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果延续旧时的科举考试,高考就如同纵观千年的梦和力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情结。 张教授浏览发现,原来国内的论坛上已是浸满指导报考专业和学校的文字。浏览之余,她不禁感叹,不管是高考考生,还是招生学校或专业,数量都已经是当年的N倍。只是就业率不尽如人意。当时包分配的百分之百就业,在当今看来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刚刚恢复高考的1977年,报考人数虽高达570万人,但实际录取人数仅为27万人,录取率为4.7%,部分专业就业率为100%。而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高考中,有91 2万人参加考试,专家预测,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或超80%。而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8%。这样的数值比例看了有些令人心痛,不过令她欣慰的是,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农学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排行却是榜上有名。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农学专业的就业率甚至高达78.38%,远远高于热门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等学科。简单的数据比值,很容易让人了然。它们表示的并非简单的数值增减,而是代表着因时代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录取率的直线增长标志着国民素质的稳步提高,就业率虽在下降,但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中从不缺乏自主创业者。他们非但实现了自身的创业梦想,还会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张教授了解到,现在国内高考已经是等待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而且现在填报志愿的形势更加趋于合理。不像他们高考时那样,信息完全闭塞。除了等待,别无选择。所以张教授想,其实,那个亲戚应该在打电话之前已经有所选择,因为通过网络,有效信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也许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肯定让自己更加坚定吧。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与自我认知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高考也不再被视为人生的唯一转折点。热门与被社会尊重也不再是大家挑选专业的特有衡量指标。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非某项单一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时而变,现在大学中除了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加以选择。如果说,在以往,选择了农学专业就一定要从事农业相关专业;选择了金融学,就一定会进金融机构做白领,那么现在则自由灵活多变。即使学习农业,你也可以进软件开发公司;即使学习数学计算机,你也可以从事文学创作……教育思路的转折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种转折是通过大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种全面的自我拓展,一种为未来发展而积蓄的潜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