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土地整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土地资源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1、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
从最终实现的目标和治理可能产生的冲突方面来看,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可能是负面的,导致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就目前的整治内容来看,可包括如下3个方面:对土地进行整理、再次垦荒废弃土地、开发新的土地资源。其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2)面积较小的建筑用地;(3)尚未有利用计划的土地资源。集中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从表层意义考虑,耕地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田可以成片地进行连接,这样一来,空气得到了净化,水资源得到了涵养,生态景观也得到了改善;整治在建设的过程中被废弃的用地,可以减轻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使之恢复建设之前的自然景观。尚未开发过的土地资源可根据勘测需要将其变成耕地,使土壤的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种植绿色植被,防止水土流失[1]。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
在土地整治中,由于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生态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少,从而导致了在土地整治中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多样性遭到了破坏。
2.2影响水资源与周围的水环境
在土地整治中,对水资源和周围的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土地整治工作中,采用的是混凝土路面和沟梁结构,但是采用这种截弯取直的方法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利于土壤水分储藏,对地下水的自我净化能力产生了影响。[2]另外在土地整治中,由于对水资源需求量在日益增大,但是地表水系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从而导致对水循环产生了影响,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2.3乡镇企业的污染比较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些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在生产设备和方式比较落后,从而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对于这些废弃物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就会对周围地区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在现阶段,乡镇企业污染比较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对于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
3.1土地整治工程应强调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工程的出发点,也是指导其平稳推行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在项目的选址环节还是在对项目的推进可行性研究方面,还是从整个项目的推进或整体预算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实施方案是否具有生态效益。在治理的过程中需对项目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自然变化情况进行反复验证,务必确保其是在尊重自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推演出治理措施。
3.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在土地整治中,需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化,可以更好的减少水土流失。另外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进行保护,减少对土壤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从而更好的降低土地整治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生态功能重塑
生态功能重塑是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核心,做好该方面不仅可也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生态环境的功能性,构建完善的生态服务系统。那么,在生态功能重塑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可以针对土地工程区域的形态,构建相对完善的水利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灌溉能力,提升土地工程的自我修复能力。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应当根据土地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构建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同时,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对不同植物进行重组,构建合理的搭配空间和生态空间,以此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
3.4健全土地整治工程后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工程的事后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后期维护的重要举措。无论其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恰当与否都会对整个区域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变化需要借助于评价体系来完成。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记录下来土地整治工程中实行的不同措施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下一个治理工程积累经验指数。
4、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土地整治工程对土体的影响
土壤的结构会随着土地整治工程的推进而发生变化,当然,土地整治过程所采取的措施也会使土壤的质地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毛乌素沙地是一个荒漠化相当严重的区域,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当中,土的配料是由砒砂岩和沙混合制成的,重建架构了土壤耕作层的土体构成,使土壤的质地发生了质的变化。调和之后,该层的黏粉和砂的比例恰当,具有了较好的保水保肥的能力。紫色丘陵区域开展土地整治后,经研究发现,在整治区域的土壤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明显高于尚未治理之前的属性。
4.2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土地进行平整,增加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直接惠及当地的水文结构发生变化,使整个区域内的水资源调配更为合理化。例如,我国某省某市的土地整治工程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检测发现,原来使用明渠灌溉区域在改造之后使用低压管道灌溉,有效地降低了运输过程中水资源出现渗漏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3]
结语:
土地资源是我國发展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在土地工程施工中,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在土地整治中结合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映月,米安娜.对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172.
[2]李燕.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模式[J].四川水泥,2014(10):111.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1、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
从最终实现的目标和治理可能产生的冲突方面来看,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可能是负面的,导致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就目前的整治内容来看,可包括如下3个方面:对土地进行整理、再次垦荒废弃土地、开发新的土地资源。其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2)面积较小的建筑用地;(3)尚未有利用计划的土地资源。集中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从表层意义考虑,耕地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田可以成片地进行连接,这样一来,空气得到了净化,水资源得到了涵养,生态景观也得到了改善;整治在建设的过程中被废弃的用地,可以减轻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使之恢复建设之前的自然景观。尚未开发过的土地资源可根据勘测需要将其变成耕地,使土壤的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种植绿色植被,防止水土流失[1]。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
在土地整治中,由于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生态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少,从而导致了在土地整治中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多样性遭到了破坏。
2.2影响水资源与周围的水环境
在土地整治中,对水资源和周围的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土地整治工作中,采用的是混凝土路面和沟梁结构,但是采用这种截弯取直的方法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利于土壤水分储藏,对地下水的自我净化能力产生了影响。[2]另外在土地整治中,由于对水资源需求量在日益增大,但是地表水系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从而导致对水循环产生了影响,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2.3乡镇企业的污染比较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些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在生产设备和方式比较落后,从而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对于这些废弃物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就会对周围地区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在现阶段,乡镇企业污染比较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对于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
3.1土地整治工程应强调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工程的出发点,也是指导其平稳推行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在项目的选址环节还是在对项目的推进可行性研究方面,还是从整个项目的推进或整体预算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实施方案是否具有生态效益。在治理的过程中需对项目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自然变化情况进行反复验证,务必确保其是在尊重自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推演出治理措施。
3.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在土地整治中,需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化,可以更好的减少水土流失。另外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进行保护,减少对土壤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从而更好的降低土地整治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生态功能重塑
生态功能重塑是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核心,做好该方面不仅可也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生态环境的功能性,构建完善的生态服务系统。那么,在生态功能重塑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可以针对土地工程区域的形态,构建相对完善的水利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灌溉能力,提升土地工程的自我修复能力。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应当根据土地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构建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同时,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对不同植物进行重组,构建合理的搭配空间和生态空间,以此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
3.4健全土地整治工程后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工程的事后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后期维护的重要举措。无论其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恰当与否都会对整个区域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变化需要借助于评价体系来完成。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记录下来土地整治工程中实行的不同措施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下一个治理工程积累经验指数。
4、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土地整治工程对土体的影响
土壤的结构会随着土地整治工程的推进而发生变化,当然,土地整治过程所采取的措施也会使土壤的质地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毛乌素沙地是一个荒漠化相当严重的区域,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当中,土的配料是由砒砂岩和沙混合制成的,重建架构了土壤耕作层的土体构成,使土壤的质地发生了质的变化。调和之后,该层的黏粉和砂的比例恰当,具有了较好的保水保肥的能力。紫色丘陵区域开展土地整治后,经研究发现,在整治区域的土壤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明显高于尚未治理之前的属性。
4.2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土地进行平整,增加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直接惠及当地的水文结构发生变化,使整个区域内的水资源调配更为合理化。例如,我国某省某市的土地整治工程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检测发现,原来使用明渠灌溉区域在改造之后使用低压管道灌溉,有效地降低了运输过程中水资源出现渗漏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3]
结语:
土地资源是我國发展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在土地工程施工中,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在土地整治中结合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映月,米安娜.对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172.
[2]李燕.浅谈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模式[J].四川水泥,2014(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