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7日,日本国会第46届众议院选举结果出炉,老牌执政党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立政权取得了超过320个议席,获得压倒性胜利。58岁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梅开二度”出任首相,这一头一尾六年间,日本已经跑马灯似地换了6个“舵手”。
当选之后,安倍在外交和安保政策问题上释放了3个信号:加强日美同盟、改善同中國等国家的关系、在领土问题上绝不退让。
今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降至冰点,鹰派安倍重新掌权,中日关系将面临怎样变数?
局部死磕,大局媾和?
安倍再次上台,让人联想起他在2006年当选后,选择中国作为首次外访路线,开展“破冰之旅”,突破了前任小泉纯一郎因参拜靖国神社而留下的外交困局。
眼下若要改善日中关系,钓鱼岛是绕不过去的坎。而安倍的思路是:会努力通过恢复和扩大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尽可能地改善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但在钓鱼岛这一领土问题上,不作让步与退却——局部死磕,大局媾和,在他看来,两者并不矛盾。
安倍先前多次批评野田内阁在钓鱼岛问题上太克制,认为中国船只的“入侵活动”是民主党政权外交失败的结果。12月10日,他在日本政论月刊《文艺春秋》发表了题为《建设新国家》的文章,其中写道:“我畏惧有那么一天,‘侵入日本领海’的中国舰艇的数量会超过日本。到了那时,中国很可能就会对外界宣称,它已经实际控制了有关岛屿。也或许,它并不会独自剥夺,而是退一步要求与日本共同管理,进行共同开发……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态发生,(日本)有必要以法律手段对付中国船。此外,也必须增加防卫预算,利用海上自卫队的旧军舰巡海。”
为了加强后盾,安倍把就任后首访目的地放在美国:“不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就不可能获得强有力的外交力量。总的来说,我希望把美国作为首访的国家,希望做好日程上的安排。”出访时间定在明年1月底2月初,彼时奥巴马也应该完成了第二任就职仪式。
此前,美国已经给日本喂了一颗定心丸:美参议院全体会议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的第五条(即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适用于钓鱼岛。
日本媒体认为,这一补充条款进入美国“国防授权法案”非常罕见,如果它最终在美国众议院得到通过,意味着美国对日本重申了同盟义务承诺,一旦中日在钓鱼岛发生冲突,作为日本盟国的美国将采取干预措施乃至直接武力介入。
“美国的态度是让日本放心,但也不是鼓励日本挑动事情——美国还有另外一句话:希望中日双方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不要升级为武装冲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副主任廉德瑰指出。美国国务院女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在1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对于钓鱼岛问题,美国对日本新政府传递的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即美国“希望避免挑衅行为,希望中日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自民党的竞选纲领中不乏一些强硬条目,比如,“修改宪法,将自卫队改建成国防军”,“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在尖阁诸岛上(即我钓鱼岛)设常驻公务员”,“举办政府主办的‘竹岛之日’的仪式”等,安倍也坚持“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摆脱战后体制”,因此曾有民主党人说,“安倍晋三当了首相,中日就会发生战争”,中国、韩国等担心整个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或右倾化。
《朝日新闻》社论提出,二战后,日本的行事方式是建立在对战争反省的基础上的。如果认为日本不再反省的观点在各邻国蔓延,国家利益就会受损。
廉德瑰认为,不能光从安倍上台后的表态就判断政策走向。“安倍刚上台不可能马上收回强硬发言,不然会遭致选民不信任。目前距离其具体政策出台仍然有一段缓冲时间,况且自民党内、联合政府和日本社会仍然有鸽派力量予以牵制,所以尽管自民党的鹰派上台掌权占有政治优势,但不等于整个都右倾化。”从美国总统大选也可以推知:“竞选语言”与“执政行动”常常是有距离的。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玮认为,安倍务实老练,善作平衡:提出“适当时候”要修宪,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今年10月份参拜靖国神社,而在最近的党首辩论中对此问题态度却极其暧昧,不予明确表态(当选首相后又说“上届首相任期中没能参拜,悔恨至极”)。
冯玮判断,钓鱼岛问题不会进一步升级,不到万不得已,中日间没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另外,近期的两个动态也表明了中国在维护领取主权方面的决心: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时,再次提出要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8日和10日视察了海军南海舰队“海口”舰、某集团军和广州军区机关,号召全军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
“钓鱼岛争端不是零和游戏,中日双方需要通过接触谈判,找到合理平衡的办法冷静处理,中日关系再也经不起折腾了,现在从大局看,双方都没有冲突意图,那就要寻找共同点。” 廉德瑰说。
TPP还是FTA?
安倍一边声称钓鱼岛问题没有谈判余地,一边又强调,“中国对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增长不可或缺”。“中日两国以海为国界,为追求其中利益,自然会有起冲突的时候。不过,中日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切也切不断的依赖关系——日本企业投资中国,要从中取益。而日本的投资也为中国创出超过1000万个就业机会。”
12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同比减少了15.1%,减幅较10月进一步扩大。政冷经冷已经让日本感觉到了其中利害。
冯玮认为,现在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日本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问题上的态度。
在今年5月结束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签订了投资协定,并就年内开启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达成协议。但FTA谈判的背后却隐藏着挥之不去的TPP的影子。前美国国务卿赖斯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美国的大国责任”的文章,称“遏制中国崛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美国倡导TPP、极力拉拢日本,就是意在拆解FTA——日本一旦加入TPP,美日两国GDP总量将占TPP加盟国GDP规模的91%,TPP也就成了“美日自由贸易协定”。
冯玮关注到,在安倍政权即将诞生之际,16日晚11点多,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消息称,美国希望日本能切实推进TPP,改变此前暧昧态度。而日本民调也显示:48%日本民众希望参加TPP,该数据比钓鱼岛争端升级之前要高。“在TPP和FTA之间,想左右逢源的安倍政权作何抉择,将是其对华政策的明确信号。”
而日本历来有“自民党是舵手,财界是指南”一说,财界“总理府”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等财界大佬之前明确表态支持自民党,理由是相信自民党执政,会修复受损的中日关系。不过米仓弘昌是支持自民党尽快解决日本加盟TPP相关事宜的,他说,“参与交涉已经刻不容缓,希望能够尽快实现”。
当选之后,安倍在外交和安保政策问题上释放了3个信号:加强日美同盟、改善同中國等国家的关系、在领土问题上绝不退让。
今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降至冰点,鹰派安倍重新掌权,中日关系将面临怎样变数?
局部死磕,大局媾和?
安倍再次上台,让人联想起他在2006年当选后,选择中国作为首次外访路线,开展“破冰之旅”,突破了前任小泉纯一郎因参拜靖国神社而留下的外交困局。
眼下若要改善日中关系,钓鱼岛是绕不过去的坎。而安倍的思路是:会努力通过恢复和扩大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尽可能地改善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但在钓鱼岛这一领土问题上,不作让步与退却——局部死磕,大局媾和,在他看来,两者并不矛盾。
安倍先前多次批评野田内阁在钓鱼岛问题上太克制,认为中国船只的“入侵活动”是民主党政权外交失败的结果。12月10日,他在日本政论月刊《文艺春秋》发表了题为《建设新国家》的文章,其中写道:“我畏惧有那么一天,‘侵入日本领海’的中国舰艇的数量会超过日本。到了那时,中国很可能就会对外界宣称,它已经实际控制了有关岛屿。也或许,它并不会独自剥夺,而是退一步要求与日本共同管理,进行共同开发……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态发生,(日本)有必要以法律手段对付中国船。此外,也必须增加防卫预算,利用海上自卫队的旧军舰巡海。”
为了加强后盾,安倍把就任后首访目的地放在美国:“不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就不可能获得强有力的外交力量。总的来说,我希望把美国作为首访的国家,希望做好日程上的安排。”出访时间定在明年1月底2月初,彼时奥巴马也应该完成了第二任就职仪式。
此前,美国已经给日本喂了一颗定心丸:美参议院全体会议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的第五条(即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适用于钓鱼岛。
日本媒体认为,这一补充条款进入美国“国防授权法案”非常罕见,如果它最终在美国众议院得到通过,意味着美国对日本重申了同盟义务承诺,一旦中日在钓鱼岛发生冲突,作为日本盟国的美国将采取干预措施乃至直接武力介入。
“美国的态度是让日本放心,但也不是鼓励日本挑动事情——美国还有另外一句话:希望中日双方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不要升级为武装冲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副主任廉德瑰指出。美国国务院女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在1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对于钓鱼岛问题,美国对日本新政府传递的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即美国“希望避免挑衅行为,希望中日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自民党的竞选纲领中不乏一些强硬条目,比如,“修改宪法,将自卫队改建成国防军”,“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在尖阁诸岛上(即我钓鱼岛)设常驻公务员”,“举办政府主办的‘竹岛之日’的仪式”等,安倍也坚持“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摆脱战后体制”,因此曾有民主党人说,“安倍晋三当了首相,中日就会发生战争”,中国、韩国等担心整个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或右倾化。
《朝日新闻》社论提出,二战后,日本的行事方式是建立在对战争反省的基础上的。如果认为日本不再反省的观点在各邻国蔓延,国家利益就会受损。
廉德瑰认为,不能光从安倍上台后的表态就判断政策走向。“安倍刚上台不可能马上收回强硬发言,不然会遭致选民不信任。目前距离其具体政策出台仍然有一段缓冲时间,况且自民党内、联合政府和日本社会仍然有鸽派力量予以牵制,所以尽管自民党的鹰派上台掌权占有政治优势,但不等于整个都右倾化。”从美国总统大选也可以推知:“竞选语言”与“执政行动”常常是有距离的。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玮认为,安倍务实老练,善作平衡:提出“适当时候”要修宪,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今年10月份参拜靖国神社,而在最近的党首辩论中对此问题态度却极其暧昧,不予明确表态(当选首相后又说“上届首相任期中没能参拜,悔恨至极”)。
冯玮判断,钓鱼岛问题不会进一步升级,不到万不得已,中日间没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另外,近期的两个动态也表明了中国在维护领取主权方面的决心: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时,再次提出要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8日和10日视察了海军南海舰队“海口”舰、某集团军和广州军区机关,号召全军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
“钓鱼岛争端不是零和游戏,中日双方需要通过接触谈判,找到合理平衡的办法冷静处理,中日关系再也经不起折腾了,现在从大局看,双方都没有冲突意图,那就要寻找共同点。” 廉德瑰说。
TPP还是FTA?
安倍一边声称钓鱼岛问题没有谈判余地,一边又强调,“中国对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增长不可或缺”。“中日两国以海为国界,为追求其中利益,自然会有起冲突的时候。不过,中日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切也切不断的依赖关系——日本企业投资中国,要从中取益。而日本的投资也为中国创出超过1000万个就业机会。”
12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同比减少了15.1%,减幅较10月进一步扩大。政冷经冷已经让日本感觉到了其中利害。
冯玮认为,现在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日本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问题上的态度。
在今年5月结束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签订了投资协定,并就年内开启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达成协议。但FTA谈判的背后却隐藏着挥之不去的TPP的影子。前美国国务卿赖斯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美国的大国责任”的文章,称“遏制中国崛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美国倡导TPP、极力拉拢日本,就是意在拆解FTA——日本一旦加入TPP,美日两国GDP总量将占TPP加盟国GDP规模的91%,TPP也就成了“美日自由贸易协定”。
冯玮关注到,在安倍政权即将诞生之际,16日晚11点多,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消息称,美国希望日本能切实推进TPP,改变此前暧昧态度。而日本民调也显示:48%日本民众希望参加TPP,该数据比钓鱼岛争端升级之前要高。“在TPP和FTA之间,想左右逢源的安倍政权作何抉择,将是其对华政策的明确信号。”
而日本历来有“自民党是舵手,财界是指南”一说,财界“总理府”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等财界大佬之前明确表态支持自民党,理由是相信自民党执政,会修复受损的中日关系。不过米仓弘昌是支持自民党尽快解决日本加盟TPP相关事宜的,他说,“参与交涉已经刻不容缓,希望能够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