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在课堂上,有厌学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但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知识素质的提高。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心理问题学生。本文试从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办法等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中学教育;课堂教学 ;厌学问题;方法研究
从2012年9月开始,我们《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转化研究》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分析、研究、试验,掌握了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第一手资料,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现侧重从“关注心理问题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分三点来谈谈。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中学生常见的厌学心理有几种:
(一)、缺乏自信。这类学生往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就不理想,小学升初中时随大流上来,读高中又是家长“帮忙考上的”。他们在学习上有着太多失败的经历。对于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充满着无奈,于是抱着“放弃”的心态,不认真听课,不与同学合作探究,不看书,不做作业,上课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久而久之,他们便变得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二)、为“性”所困。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随着性生理的迅速发育,有的学生产生了“性苦闷”,又无法解决,根本无心学习,如果再遇上其他不顺心的事,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还有的则冲破“藩篱”,走上早恋之路,此时的心中只有“情”和“爱”,没有了学习之心。
(三)、网络之“恋”。上网成瘾的学生,上课唯一想的是上网,课后唯一做的事是上网。有的晚上钻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有的成天泡在网吧里。上QQ群呀,玩游戏呀,看视频呀,搞得人整个晕乎乎的。至于学习的问题,早被他扔到爪哇岛去了。
此外,厌学心理往往还会伴有其他心理疾病。如:1、强迫症——反反复复想着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如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无实际意义的想法等。2、抑郁症——焦虑、沮丧、压抑、苦闷和失眠等。3、焦虑症——紧张、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遇事时惊慌失措,往坏处想等。
二、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消极因素。1、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大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他们有的在课堂上特别是在老师面前寡言少语,表面上看似文静、守纪,实际上是“心在曹营身在汉”,是心不在焉,是在“走神”;有的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愿独立思考问题,抄作业,甚至抄都懒得抄;有的喜欢凭自己的兴趣做事,一觉得不合自己口味,就变得毫无兴趣,对老师淡漠,容易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与老师、同学对着干。2、学生本身的智力偏低也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厌学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太高。在学习上的遭遇经常是“遍体鳞伤”,所以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干脆不学了。
(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有的家长忙着离婚、再婚。还有的家长“皇帝不急太监急”,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和“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就感觉似乎天都要塌了下来,给学生的压力就加大。而压力越大,学生越不愿意学,成绩也就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三)、主要社会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有关系就可以当官,谁谁谁没读几年书就赚了好多钱,谁谁谁还不到二十岁就结婚生子了,等等。这些造成学生厌学的负面信息往往是由家庭的主要社会关系带来的。
(四)、同伴的负面影响。古人早就非常关注同伴之间的影响。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学生很多坏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从同伴哪里“传染”过来的,其中当然包括厌学心理。如果有好几个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凑在一起,他们的那种厌学“负能量”将会越来越强,就会影响到一大批学生,甚至影响到全班的学风。
(五)网络的不良影响。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是网上“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学生上这样的网站有了瘾,他对学习就会没了“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六)、落后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甚至学生的早晚自由支配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办法
(一)、给学生一个能“快乐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教师让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1、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让学生能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热爱学生,应该充分表现出来:在课前,要真心欢迎每一个学生的到来,给他们一个真诚的笑脸,最好能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尤其是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的名字。(现在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声“好”。如果老师能先叫一下学生的名字,学生将会温馨一整天。这是经验之谈。)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气氛就轻松多了。在课堂上,要尊重、关心、称赞、鼓励和信任学生,尤其是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千万不能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表露出哪怕一丁点的厌烦、鄙视和不屑一顾。2、教师时常要有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教师只有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营造一种快乐、活泼的课堂气氛。3、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语言。比如,在学生上课感到疲劳的时候,教师的一个小笑话,就会使学生立即兴奋起来。4、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应坚持“多重标准”,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上有成就感。
(二)增强课堂的“正能量”。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祟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平和氛围,切实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2、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新颖、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团结协作,努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3、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法、学法,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厌烦情绪,就要立即变换方式方法。4、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紧迫感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白为什么学习、为谁学和“不要把学习拖到明天”的道理。
(三)、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设立心理问题信箱,定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设心理自助餐,订阅有关报刊,购买有关书籍,学生自由阅读,自我寻求答案。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的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建立“家校热线”,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心理问题问卷调查,认真统计分析,加强心理指导。总之,通过咨询活动,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四)、发挥学生的帮扶作用。1、指导同性同学之间“结对子”。如果每个学生都有几个好伙伴,那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大幸事。这样,他们苦闷时,就有倾诉的对象;学习有困难,就有“小老师”;想“走极端”时,就有人劝阻。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有时,派异性班干部去帮助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可以收到奇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帮扶,一定要在老师的“掌控”下进行。
(五)教育学生“健康”上网和上“健康”网。所谓“健康”上网,就是把握上网的时间,带着好的动机和心态上网;所谓上“健康”网,就是上那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丰富自己知识的网站。在这方面,要以疏导为主。
[关键词]中学教育;课堂教学 ;厌学问题;方法研究
从2012年9月开始,我们《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转化研究》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分析、研究、试验,掌握了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第一手资料,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现侧重从“关注心理问题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分三点来谈谈。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中学生常见的厌学心理有几种:
(一)、缺乏自信。这类学生往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就不理想,小学升初中时随大流上来,读高中又是家长“帮忙考上的”。他们在学习上有着太多失败的经历。对于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充满着无奈,于是抱着“放弃”的心态,不认真听课,不与同学合作探究,不看书,不做作业,上课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久而久之,他们便变得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二)、为“性”所困。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随着性生理的迅速发育,有的学生产生了“性苦闷”,又无法解决,根本无心学习,如果再遇上其他不顺心的事,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还有的则冲破“藩篱”,走上早恋之路,此时的心中只有“情”和“爱”,没有了学习之心。
(三)、网络之“恋”。上网成瘾的学生,上课唯一想的是上网,课后唯一做的事是上网。有的晚上钻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有的成天泡在网吧里。上QQ群呀,玩游戏呀,看视频呀,搞得人整个晕乎乎的。至于学习的问题,早被他扔到爪哇岛去了。
此外,厌学心理往往还会伴有其他心理疾病。如:1、强迫症——反反复复想着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如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无实际意义的想法等。2、抑郁症——焦虑、沮丧、压抑、苦闷和失眠等。3、焦虑症——紧张、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遇事时惊慌失措,往坏处想等。
二、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消极因素。1、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大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他们有的在课堂上特别是在老师面前寡言少语,表面上看似文静、守纪,实际上是“心在曹营身在汉”,是心不在焉,是在“走神”;有的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愿独立思考问题,抄作业,甚至抄都懒得抄;有的喜欢凭自己的兴趣做事,一觉得不合自己口味,就变得毫无兴趣,对老师淡漠,容易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与老师、同学对着干。2、学生本身的智力偏低也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厌学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太高。在学习上的遭遇经常是“遍体鳞伤”,所以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干脆不学了。
(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有的家长忙着离婚、再婚。还有的家长“皇帝不急太监急”,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和“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就感觉似乎天都要塌了下来,给学生的压力就加大。而压力越大,学生越不愿意学,成绩也就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三)、主要社会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有关系就可以当官,谁谁谁没读几年书就赚了好多钱,谁谁谁还不到二十岁就结婚生子了,等等。这些造成学生厌学的负面信息往往是由家庭的主要社会关系带来的。
(四)、同伴的负面影响。古人早就非常关注同伴之间的影响。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学生很多坏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从同伴哪里“传染”过来的,其中当然包括厌学心理。如果有好几个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凑在一起,他们的那种厌学“负能量”将会越来越强,就会影响到一大批学生,甚至影响到全班的学风。
(五)网络的不良影响。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是网上“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学生上这样的网站有了瘾,他对学习就会没了“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六)、落后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甚至学生的早晚自由支配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办法
(一)、给学生一个能“快乐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教师让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1、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让学生能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热爱学生,应该充分表现出来:在课前,要真心欢迎每一个学生的到来,给他们一个真诚的笑脸,最好能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尤其是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的名字。(现在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声“好”。如果老师能先叫一下学生的名字,学生将会温馨一整天。这是经验之谈。)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气氛就轻松多了。在课堂上,要尊重、关心、称赞、鼓励和信任学生,尤其是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千万不能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表露出哪怕一丁点的厌烦、鄙视和不屑一顾。2、教师时常要有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教师只有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营造一种快乐、活泼的课堂气氛。3、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语言。比如,在学生上课感到疲劳的时候,教师的一个小笑话,就会使学生立即兴奋起来。4、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应坚持“多重标准”,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上有成就感。
(二)增强课堂的“正能量”。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祟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平和氛围,切实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2、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新颖、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团结协作,努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3、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法、学法,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厌烦情绪,就要立即变换方式方法。4、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紧迫感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白为什么学习、为谁学和“不要把学习拖到明天”的道理。
(三)、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设立心理问题信箱,定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设心理自助餐,订阅有关报刊,购买有关书籍,学生自由阅读,自我寻求答案。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的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建立“家校热线”,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心理问题问卷调查,认真统计分析,加强心理指导。总之,通过咨询活动,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四)、发挥学生的帮扶作用。1、指导同性同学之间“结对子”。如果每个学生都有几个好伙伴,那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大幸事。这样,他们苦闷时,就有倾诉的对象;学习有困难,就有“小老师”;想“走极端”时,就有人劝阻。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有时,派异性班干部去帮助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可以收到奇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帮扶,一定要在老师的“掌控”下进行。
(五)教育学生“健康”上网和上“健康”网。所谓“健康”上网,就是把握上网的时间,带着好的动机和心态上网;所谓上“健康”网,就是上那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丰富自己知识的网站。在这方面,要以疏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