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矿业公司在特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从产权明晰、内部结构和科学管理三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提炼出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体系。
【关键词】 跨越发展 企业模式 协同创新
一、矿业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1)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一般企业组织创新的进程来看,有两种基本动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组织自适应变异选择,出现了组织被动性创新需求;二是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组织内部的自增强变异选择,产生了企业主动性创新需求。这是一种在追求持续增长的组织效率的过程中形成的内生性主导动因。(2)是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前提。通过跨越式发展,企业的发展逐渐由低科技含量型转变为高科技含量型;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资源高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通过夯实管理基础,优化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开始走上了内涵式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在实施关闭破产和主辅分离等各项改革过程中,注重维护与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维护了矿区与社会的稳定,为企业的改革改制的顺利推进和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债转股政策的实施,优化了企业资本负债结构,增强了融资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了企业由传统的工厂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为深化改革,推进主辅分离、社会职能剥离及经营机制转换提供了政策性依据,加速了改革的进程,为建立市场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实现“十五”目标作出了坚实的铺垫。(4)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边良性互动机制。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资源开采企业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通过不断地探索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企业发展与绿色发展协调、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同时也控制了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和美化了矿山环境,从而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赢”,实现企业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矿业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基础分析
(1)发展要求与资源保有的矛盾突出。地质资源是矿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公司虽然高度重视找矿工作,积极实施资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提升,老区的资源消耗过快,使得发展要求与资源保有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采选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公司采选技术目前在国内同行业已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设备上、信息技术运用上还相对落后,在矿业国际化的今天,缺乏竞争力。另外,我国目前的资源大都趋于“贫、细、杂、难”,对采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选技术水平有待快速提高。(3)管理机制仍然制约生产经营发展。虽然进行了國有企业的改制,经过了现代企业模式的洗礼,管理运行机制得到了改进与完善,但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层次多、决策效率低、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并成为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因素。(4)分配制度没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几年,公司员工的收入虽有较大增长,但分配制度仍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一是公司的工资总额受上级公司限制,公司无法按年终的经营效果来提取工资总额;二是公司内部的分配制度不够细化、灵活,分配权高度集中。其结果是员工收入没有体现出绩效差异,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分配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激发甚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矿业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举措探讨
(一)强化跨越式发展动力源泉整合
(1)激情动力。激情是一种心态和进取精神,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勇气、信念、胆略、尊严、乐观和意志的体现,是“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气质所在。激情要求改善心智模式,志存高远,开拓创新,勇于超越,不断追求新目标。激情源于责任,责任催人奋进。(2)责任动力。责任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始终以责任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这种责任心与责任意识推动了公司全方位的发展,凝聚了全体员工的力量。(3)感恩动力。1997年,由于各种内外部的原因,玉溪矿业有限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在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央政府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扶持,通过“债转股”、“四矿”关闭破产的政策扶持,公司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融资渠道拓宽,生存与发展的资本基础得到了保障。推动了企业工厂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内部现代科学经营理念和管理的变革,使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重大的转机。(4)利益动力。公司紧紧把握市场价格回升的机遇,着力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逐步摆脱企业的经营困境。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挖潜生产能力,增强经营实力,加强科学管理,控制经营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适度增产;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加强全面预算化管理,科学决策,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营销方面,以灵活性、增效性为策略,规避市场风险,拓展最大增效空间;在财务方面,以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为基础,降低资金成本,增强经营活力。
(二)构建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synergy)是指:不同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Ansoff,1965),即两个企业部门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协同表达了1+1>2的理念(即公司整体的价值大于公司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笔者认为,矿业公司要做好协同创新机制,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度创新。企业创新最根本的是制度创新。玉溪矿业有限公司的制度创新主要建立了一是全面预算制度和模拟法人核算;二是公司制改革;三是主辅改制分离。通过制度创新,将旧的体制彻底革除。职工的身份也彻底改变,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改制公司在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就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的管理体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3)文化创新。公司文化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文化创新是从改变组织成员的惯性思维和传统范式出发,重塑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保证创新系统中其他内容的顺利进行。现阶段,文化创新主要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着眼点,构建适应组织自身的知识联盟体系。(4)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的特点和经验为坚持科技兴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改革发展;加强科技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坚持“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科技进步水平;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和环境;加强自身科研力量的培育。(5)人力资源创新。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第一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不拘一格选人才。再次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最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祥云.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关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3)
[2]林峻.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D].厦门大学.2006
[3]李树枝.矿业全球化及加入WTO对我国矿业的影响[J].资源·产业.2001(3)
【关键词】 跨越发展 企业模式 协同创新
一、矿业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1)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一般企业组织创新的进程来看,有两种基本动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组织自适应变异选择,出现了组织被动性创新需求;二是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组织内部的自增强变异选择,产生了企业主动性创新需求。这是一种在追求持续增长的组织效率的过程中形成的内生性主导动因。(2)是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前提。通过跨越式发展,企业的发展逐渐由低科技含量型转变为高科技含量型;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资源高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通过夯实管理基础,优化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开始走上了内涵式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在实施关闭破产和主辅分离等各项改革过程中,注重维护与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维护了矿区与社会的稳定,为企业的改革改制的顺利推进和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债转股政策的实施,优化了企业资本负债结构,增强了融资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了企业由传统的工厂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为深化改革,推进主辅分离、社会职能剥离及经营机制转换提供了政策性依据,加速了改革的进程,为建立市场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实现“十五”目标作出了坚实的铺垫。(4)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边良性互动机制。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资源开采企业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通过不断地探索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企业发展与绿色发展协调、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同时也控制了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和美化了矿山环境,从而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赢”,实现企业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矿业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基础分析
(1)发展要求与资源保有的矛盾突出。地质资源是矿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公司虽然高度重视找矿工作,积极实施资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提升,老区的资源消耗过快,使得发展要求与资源保有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采选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公司采选技术目前在国内同行业已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设备上、信息技术运用上还相对落后,在矿业国际化的今天,缺乏竞争力。另外,我国目前的资源大都趋于“贫、细、杂、难”,对采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选技术水平有待快速提高。(3)管理机制仍然制约生产经营发展。虽然进行了國有企业的改制,经过了现代企业模式的洗礼,管理运行机制得到了改进与完善,但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层次多、决策效率低、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并成为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因素。(4)分配制度没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几年,公司员工的收入虽有较大增长,但分配制度仍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一是公司的工资总额受上级公司限制,公司无法按年终的经营效果来提取工资总额;二是公司内部的分配制度不够细化、灵活,分配权高度集中。其结果是员工收入没有体现出绩效差异,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分配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激发甚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矿业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举措探讨
(一)强化跨越式发展动力源泉整合
(1)激情动力。激情是一种心态和进取精神,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勇气、信念、胆略、尊严、乐观和意志的体现,是“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气质所在。激情要求改善心智模式,志存高远,开拓创新,勇于超越,不断追求新目标。激情源于责任,责任催人奋进。(2)责任动力。责任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公司管理层始终以责任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这种责任心与责任意识推动了公司全方位的发展,凝聚了全体员工的力量。(3)感恩动力。1997年,由于各种内外部的原因,玉溪矿业有限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在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央政府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扶持,通过“债转股”、“四矿”关闭破产的政策扶持,公司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融资渠道拓宽,生存与发展的资本基础得到了保障。推动了企业工厂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内部现代科学经营理念和管理的变革,使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重大的转机。(4)利益动力。公司紧紧把握市场价格回升的机遇,着力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逐步摆脱企业的经营困境。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挖潜生产能力,增强经营实力,加强科学管理,控制经营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适度增产;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加强全面预算化管理,科学决策,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营销方面,以灵活性、增效性为策略,规避市场风险,拓展最大增效空间;在财务方面,以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为基础,降低资金成本,增强经营活力。
(二)构建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synergy)是指:不同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Ansoff,1965),即两个企业部门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协同表达了1+1>2的理念(即公司整体的价值大于公司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笔者认为,矿业公司要做好协同创新机制,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度创新。企业创新最根本的是制度创新。玉溪矿业有限公司的制度创新主要建立了一是全面预算制度和模拟法人核算;二是公司制改革;三是主辅改制分离。通过制度创新,将旧的体制彻底革除。职工的身份也彻底改变,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改制公司在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就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的管理体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3)文化创新。公司文化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文化创新是从改变组织成员的惯性思维和传统范式出发,重塑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保证创新系统中其他内容的顺利进行。现阶段,文化创新主要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着眼点,构建适应组织自身的知识联盟体系。(4)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的特点和经验为坚持科技兴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改革发展;加强科技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坚持“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科技进步水平;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和环境;加强自身科研力量的培育。(5)人力资源创新。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第一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不拘一格选人才。再次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最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祥云.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关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3)
[2]林峻.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D].厦门大学.2006
[3]李树枝.矿业全球化及加入WTO对我国矿业的影响[J].资源·产业.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