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话那头,许子东耐心地笑了起来:“这是你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你一定要这样写,我也没办法,但是不关我事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照搬到张爱玲身上也合适。为了写她,我采访了几位研究张爱玲的学者,但常常是聊着聊着,就会为了某一个具体文本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当时争论的话题,是关于张爱玲离开大陆后不久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许子东认为里面男女主角的恋情毫无说服力,而我却觉得,正是恐怖和疯狂的周遭環境,让男女主人公毫无铺垫地抱在了一起,他们唯有抓住彼此,才能勉强对抗那个不可理喻的世界,虽然那种对抗,也是徒劳幻想,不堪一击。
对我来说,写张爱玲最大的困难,在于我默认一群怎样的读者。张爱玲名气太大,在任何一个读者心目当中恐怕都不是白纸一张,学者可以择其一端展开论证,但是对于人物稿件来说,在有限的篇幅之下,写一个概貌的张爱玲,又不是读者已经烂熟的张爱玲,这意味着大量的选择题,不断地筛去那些熟悉的材料,并在余下的材料中反复抉择。
我从中学开始读张爱玲,东一榔头西一棒,系统性地重读她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每次我觉得我要从她那里获得能量的时候,我就抓起《小团圆》再读一遍。
无论如何,《小团圆》都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小团圆》问世之前,文学评论界对于张爱玲的文学定位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总的来说,张爱玲在出走之前的作品都已经广为传播,并被详细解读,而她出走之后的作品,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同等的审视。《小团圆》往往只被视作女作家生平史料的参考文献。我问另一位研究张爱玲的学者余斌教授,他心目中张爱玲最好作品的TOP5榜单,余教授沉吟片刻说:第一名还是《金锁记》,《小团圆》入不了榜。他给出的顺序是:《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秧歌》、《倾城之恋》、《桂花蒸 阿小悲秋》。除了《秧歌》,其余几乎全部是张爱玲早期在上海时的作品。
《金锁记》无疑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之一,她的后半生来来回回地在重写这个故事,用英文,用中文,反复改写,无论是《粉泪》、《北地胭脂》还是《怨女》,都是《金锁记》的分身。但我偏爱《怨女》胜过《金锁记》。《金锁记》里所有用力过猛的地方,到了《怨女》全部被圆熟的克制所替代,人物也变得更加复杂。但在很多研究者看来,这是张爱玲元气递减的信号。他们宁可看她“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
挂一漏万的文章写出来之后,余斌教授给我发来短信:“关于《小团圆》,你的文中是引我的话当靶子,而后做驳论啊。”——余老师仔细,一眼就看出作者夹带私货的偏心。说到底都是个人口味,张爱玲在这么多年之后还在被阅读、被谈论,即使是在误解和误读,也是作家魅力可以与广大读者的诸多个人口味相匹配的一个明证,人人得以代入,则故事永不过时。所谓张爱玲热,也就是每一种偏颇的个人口味,最后汇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照搬到张爱玲身上也合适。为了写她,我采访了几位研究张爱玲的学者,但常常是聊着聊着,就会为了某一个具体文本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当时争论的话题,是关于张爱玲离开大陆后不久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许子东认为里面男女主角的恋情毫无说服力,而我却觉得,正是恐怖和疯狂的周遭環境,让男女主人公毫无铺垫地抱在了一起,他们唯有抓住彼此,才能勉强对抗那个不可理喻的世界,虽然那种对抗,也是徒劳幻想,不堪一击。
对我来说,写张爱玲最大的困难,在于我默认一群怎样的读者。张爱玲名气太大,在任何一个读者心目当中恐怕都不是白纸一张,学者可以择其一端展开论证,但是对于人物稿件来说,在有限的篇幅之下,写一个概貌的张爱玲,又不是读者已经烂熟的张爱玲,这意味着大量的选择题,不断地筛去那些熟悉的材料,并在余下的材料中反复抉择。
我从中学开始读张爱玲,东一榔头西一棒,系统性地重读她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每次我觉得我要从她那里获得能量的时候,我就抓起《小团圆》再读一遍。
无论如何,《小团圆》都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小团圆》问世之前,文学评论界对于张爱玲的文学定位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总的来说,张爱玲在出走之前的作品都已经广为传播,并被详细解读,而她出走之后的作品,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同等的审视。《小团圆》往往只被视作女作家生平史料的参考文献。我问另一位研究张爱玲的学者余斌教授,他心目中张爱玲最好作品的TOP5榜单,余教授沉吟片刻说:第一名还是《金锁记》,《小团圆》入不了榜。他给出的顺序是:《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秧歌》、《倾城之恋》、《桂花蒸 阿小悲秋》。除了《秧歌》,其余几乎全部是张爱玲早期在上海时的作品。
《金锁记》无疑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之一,她的后半生来来回回地在重写这个故事,用英文,用中文,反复改写,无论是《粉泪》、《北地胭脂》还是《怨女》,都是《金锁记》的分身。但我偏爱《怨女》胜过《金锁记》。《金锁记》里所有用力过猛的地方,到了《怨女》全部被圆熟的克制所替代,人物也变得更加复杂。但在很多研究者看来,这是张爱玲元气递减的信号。他们宁可看她“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
挂一漏万的文章写出来之后,余斌教授给我发来短信:“关于《小团圆》,你的文中是引我的话当靶子,而后做驳论啊。”——余老师仔细,一眼就看出作者夹带私货的偏心。说到底都是个人口味,张爱玲在这么多年之后还在被阅读、被谈论,即使是在误解和误读,也是作家魅力可以与广大读者的诸多个人口味相匹配的一个明证,人人得以代入,则故事永不过时。所谓张爱玲热,也就是每一种偏颇的个人口味,最后汇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