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顶芽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km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年期泡桐顶芽越冬死亡,翌年多利用侧芽以假二叉分枝的形式生长,造成"冠大干低",严重影响桐材产量与质量。了解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机理及研究进展,对木本植物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对可能导致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及机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泡桐顶芽死亡与顶芽生长发育状况、温度、水分、光周期、平埋、内源激素及程序性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引起泡桐顶芽死亡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今年,运营商将会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的完善及优化,提高网络能效等方面质量。
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植物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原河北林学院院长,中国林学会《林业科学》第九届编委会编委裴保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18日逝世,享年87岁。
‘ICP7035’为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选育的纯系品种,于1998年引进中国。生育期223~236天,2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47.1±23.9)cm,地径(2.67±0.35)cm,一级分枝
通过光学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危害华山松的16种小蠹前胃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根据前胃板的结构特征可以将16种小蠹前胃分成3个类型,这些前胃形态结构的差异可以作为小蠹分类
调查藏东南亚高山地带急尖长苞冷杉林皆伐迹地及林地0~30cm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分离得到线虫14496条,隶属于2纲6目65属,线虫个体密度平均为989条·(100g)-1干土,表层(0~5cm)土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分布在坡地与坝地的旱柳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探讨2种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结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
选择山东栖霞等地304省道公路旁3处苹果园,采用HPLC法,分析0~ 45 cm土层的ΣPAHs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使公路两旁10~ 150 m内果园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表层土ΣPAHs含量
期刊
在氮气气氛下对竹废屑快速催化热解进行试验,考察氯化亚铜和二氧化钛2种催化剂对竹废屑热解产物的影响,包括对气态产物成分和液态产物丙酮萃取液成分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