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的从来没有卖的精,最近个一众新车销量数据再一次说明这一点,只要价格低,不管什么总会有人趋之若鹜。
而这,不是好事
上个月是很忙碌的一个月,筹备了差不多有一个季度的轮胎测试在5月份进入最重头的测试环节。购买自国内市场的100一条轮胎经过2个多月的漂洋过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位于意大利米兰附近的倍耐力轮胎测试场。测试数据会在稍晚时候公布,现在我想说说这些年来由轮胎测试想到的关于零配件及整车价格的一些看法。
还是从轮胎测试说起。这次购买的10款轮胎虽然尺寸一样,性能取向也基本一致,但在购买环节最贵单品的价格却足足可以买最便宜的两个还不止。这样的价格差距再加上广大车主对于轮胎产品的不了解,可以想见它们在替换市场的销量将会有着怎样的对比。
事实上,在中国生产的轮胎,除了替换还有相当数量是作为整车配套而存在的。在供货的过程中,一部分中低端品牌的轮胎并不是按照实际供货数量计算价格,而是按照重量计算货款的。这样的产品当然不会是优质的产品,只可能是质量不怎么样的便宜货。
轮胎是整车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说是消费者买车时最不会在意也最不了解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一点入手正好可以看出一些整车企业是不是真的像宣称的那么有“良心”。选车时看看轮胎,稍微查查这款轮胎在品牌中的定位,然后再看看轮毂内测动平衡铅块贴了多少就能对车辆的选材和制造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轮胎的取向明显偏向舒适,或是为了满足动平衡在轮毂贴了大量铅块,那基本可以断定这辆车在生产时,首先在轮毂和轮胎上并不那么厚道或者说在成本上压缩得比较厉害。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整车的制造过程中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只有这一处,也就可以判断出在制造过程中是不是足够有“良心”了。
话说到整车身上。汽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轮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整车成本的角度来说,外观和内饰占到的成本其实也并不很高,但却是除品牌外最能够决定整车品质的部分,并由此左右大多數消费者的选择。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只是简单看看外观缝隙和内饰用料做工已经不足以判断这两车是不是对得起价格。那应该怎么办呢?细节,还是要看细节。比如发动机舱线束的安置和固定、车门胶条内的焊点或是车底线路的保护都是可以看出端倪的部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在买车时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但在买车时多对比多关注细节,总归会对买一辆尽量对得起大把真金白银的车有帮助。
说了这么多,中心意思其实很简单。买车用车是个技术活,现在的国内市场还远远说不上能够让人放宽心消费。只是跟着价格走的策略是相当不靠谱的,甚至会造成—种恶性循环。比如总有人觉得从质量上来说,自主不如合资,合资不如进口。抛开民族工业确实水平积淀还不够厚之外,也有为了讨好消费者玩命降成本的因素在里面。自主品牌车辆价格下探然后销量大增,合资品牌坐不住跟进,继而循环开始,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
这不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好的东西会最终赢得人们的喜爱。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质优价廉的产品,但不论怎么样质优总比价廉更重要一些。好在现在有一些自主品牌陆续认识到这样的问题,早年间生不逢时的观致,刚刚推出的LYNK&CO.等品牌都开始往高端发力,这绝对是一个好的现象。
好的产品带来好的利润,继而研发更好的产品推出更好的服务,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商只有从这方面下手才能够有更长远的未来。
而这,不是好事
上个月是很忙碌的一个月,筹备了差不多有一个季度的轮胎测试在5月份进入最重头的测试环节。购买自国内市场的100一条轮胎经过2个多月的漂洋过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位于意大利米兰附近的倍耐力轮胎测试场。测试数据会在稍晚时候公布,现在我想说说这些年来由轮胎测试想到的关于零配件及整车价格的一些看法。
还是从轮胎测试说起。这次购买的10款轮胎虽然尺寸一样,性能取向也基本一致,但在购买环节最贵单品的价格却足足可以买最便宜的两个还不止。这样的价格差距再加上广大车主对于轮胎产品的不了解,可以想见它们在替换市场的销量将会有着怎样的对比。
事实上,在中国生产的轮胎,除了替换还有相当数量是作为整车配套而存在的。在供货的过程中,一部分中低端品牌的轮胎并不是按照实际供货数量计算价格,而是按照重量计算货款的。这样的产品当然不会是优质的产品,只可能是质量不怎么样的便宜货。
轮胎是整车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说是消费者买车时最不会在意也最不了解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一点入手正好可以看出一些整车企业是不是真的像宣称的那么有“良心”。选车时看看轮胎,稍微查查这款轮胎在品牌中的定位,然后再看看轮毂内测动平衡铅块贴了多少就能对车辆的选材和制造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轮胎的取向明显偏向舒适,或是为了满足动平衡在轮毂贴了大量铅块,那基本可以断定这辆车在生产时,首先在轮毂和轮胎上并不那么厚道或者说在成本上压缩得比较厉害。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整车的制造过程中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只有这一处,也就可以判断出在制造过程中是不是足够有“良心”了。
话说到整车身上。汽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轮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整车成本的角度来说,外观和内饰占到的成本其实也并不很高,但却是除品牌外最能够决定整车品质的部分,并由此左右大多數消费者的选择。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只是简单看看外观缝隙和内饰用料做工已经不足以判断这两车是不是对得起价格。那应该怎么办呢?细节,还是要看细节。比如发动机舱线束的安置和固定、车门胶条内的焊点或是车底线路的保护都是可以看出端倪的部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在买车时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但在买车时多对比多关注细节,总归会对买一辆尽量对得起大把真金白银的车有帮助。
说了这么多,中心意思其实很简单。买车用车是个技术活,现在的国内市场还远远说不上能够让人放宽心消费。只是跟着价格走的策略是相当不靠谱的,甚至会造成—种恶性循环。比如总有人觉得从质量上来说,自主不如合资,合资不如进口。抛开民族工业确实水平积淀还不够厚之外,也有为了讨好消费者玩命降成本的因素在里面。自主品牌车辆价格下探然后销量大增,合资品牌坐不住跟进,继而循环开始,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
这不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好的东西会最终赢得人们的喜爱。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质优价廉的产品,但不论怎么样质优总比价廉更重要一些。好在现在有一些自主品牌陆续认识到这样的问题,早年间生不逢时的观致,刚刚推出的LYNK&CO.等品牌都开始往高端发力,这绝对是一个好的现象。
好的产品带来好的利润,继而研发更好的产品推出更好的服务,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商只有从这方面下手才能够有更长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