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电网建设工作,逐渐凸显出建设规模扩大、应用范围广泛、使用价值提升的特点,这也使得愈来愈多的主体开始关注相关的调度与监控工作,国家层面也加大了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投入力度,旨在推动该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发展。研究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的具体方案与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电网系统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还能降低电网调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电网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基础。因此,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总而言之,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用电质量的提升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主要包括调度和监控两个功能,体现出不同部门的优势,为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坚定了基础。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将三级分布监控和部门管理结构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功能的合理分布,并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对工作站任务进行合理设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主要包涵以下三个环节:生成、运行和厂站终端。与此同时,电网调度监控主站依然以分布式结构存在,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各个功能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为数据传送和共享创造了更多机会。一般来说,主站系统中包含有很多节点设备,如计算機、调度工作站等。同时,在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自身各种功能可对先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在该过程中,首先对传输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借助微波等媒介将处理之后的信息传送到主站中,主张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处理,最终通过显示器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2 县级电网调度管理模式探析
2.1 分布式管理
所谓的分布式管理,主要是从县级电网的调度范围来看的。具体来说,该模式涵盖了整个县级区域的主网的调度工作,以及对其配套变电设备运行的管控工作,但是一般只涉及10kV的主干线路。该模式具有较为基础的应用价值,一方面,主要是在于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县级电网调度工作的工作量,减轻了相关主体的管控压力,并且有利于实际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另一方面,这也考虑到了县级电网的实际管控容量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收集、有效整合、科学分析、高效利用电网经济调度的相关数据,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积淀与实践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从侧面推动了我国电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队伍的壮大。
2.2 集中式管理
相较于分布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模式涉及了更大的管控范围,涵盖了主网及其配网的全部调度工作,以及对10kV主干线路和其他联络线路的管控工作。该模式从属于过渡式管理的范畴,其全面、有效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不同区域之间设施、技术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管控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主网、配网运行的优化,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是相关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产物,所以必须确保基础工作的完善与落实。
2.3 一体化管理
该模式的有效应用,主要依赖于对10kV配网分支线的有效管控,所以就可以在县级区域实现调度管控工作的全覆盖,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该模式适用于电网资源急性配置的状况,实现了主网与配网之间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流通、管理的协调以及调度的一致。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刚性的用电需求,该模式也可以确保调度工作的核心地位,尽量降低供电不稳定、电路不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3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
3.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管理原则
首先,在管理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将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在一起。电网的运行与社会中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想要保证电网运行的绝对安全,就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遵循一定原则,在最大程度上为电网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其次,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要遵循系统系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这也要求人们在管理工作中,选择最合理的技术为管理提供支持,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将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并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快调度监控一体化进程。另外,管理工作应本着标准化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旦出现管理不当,便会引起很多业务流程的改变。因此,管理工作应该以原有工作为基础,与电网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标准化原则为主,将各项管理工作细化分解,确保各部门管理的平稳有序。
3.2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为了保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迅速实现,首先要做好对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其次是管理策略的分步实施。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涉及到工作流程、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内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对电网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电力行业的全局发展为重,根据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另外,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可有效降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难度,做到权责明确、分步实施。总的来说,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加强。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具有每个部门的职责,但随着管理工作的松懈,很多部门将应该履行的职责以往,管理工作的实施应将这种职责再次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人员调配。其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技术体系的支撑,尤其是在电网合并管理中,正确的技术选择可帮助各部门认清自身职责。
3.3 当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科技的发展为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再加上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让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成效更为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很多地区的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首先,变电所的设备陈旧。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一体化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在很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中,由于资金投入量较低,让很多已经过时的设备无法更新,很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此时,政府应做好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其次,输电网络规模太过宏达。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对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注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全面部署,增加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资金投入。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利用有限资源提升管理质量,促使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可. 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研究[J]. 电子世界,2017(18):71-71.
[2]赵长江,贾西贝. 探讨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中监控的作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50-00250.
[3]付同福. 关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226-226.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还能降低电网调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电网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基础。因此,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总而言之,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用电质量的提升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主要包括调度和监控两个功能,体现出不同部门的优势,为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坚定了基础。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将三级分布监控和部门管理结构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功能的合理分布,并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对工作站任务进行合理设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主要包涵以下三个环节:生成、运行和厂站终端。与此同时,电网调度监控主站依然以分布式结构存在,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各个功能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为数据传送和共享创造了更多机会。一般来说,主站系统中包含有很多节点设备,如计算機、调度工作站等。同时,在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自身各种功能可对先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在该过程中,首先对传输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借助微波等媒介将处理之后的信息传送到主站中,主张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处理,最终通过显示器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2 县级电网调度管理模式探析
2.1 分布式管理
所谓的分布式管理,主要是从县级电网的调度范围来看的。具体来说,该模式涵盖了整个县级区域的主网的调度工作,以及对其配套变电设备运行的管控工作,但是一般只涉及10kV的主干线路。该模式具有较为基础的应用价值,一方面,主要是在于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县级电网调度工作的工作量,减轻了相关主体的管控压力,并且有利于实际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另一方面,这也考虑到了县级电网的实际管控容量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收集、有效整合、科学分析、高效利用电网经济调度的相关数据,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积淀与实践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从侧面推动了我国电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队伍的壮大。
2.2 集中式管理
相较于分布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模式涉及了更大的管控范围,涵盖了主网及其配网的全部调度工作,以及对10kV主干线路和其他联络线路的管控工作。该模式从属于过渡式管理的范畴,其全面、有效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不同区域之间设施、技术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管控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主网、配网运行的优化,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是相关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产物,所以必须确保基础工作的完善与落实。
2.3 一体化管理
该模式的有效应用,主要依赖于对10kV配网分支线的有效管控,所以就可以在县级区域实现调度管控工作的全覆盖,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该模式适用于电网资源急性配置的状况,实现了主网与配网之间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流通、管理的协调以及调度的一致。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刚性的用电需求,该模式也可以确保调度工作的核心地位,尽量降低供电不稳定、电路不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3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
3.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管理原则
首先,在管理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将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在一起。电网的运行与社会中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想要保证电网运行的绝对安全,就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遵循一定原则,在最大程度上为电网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其次,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要遵循系统系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这也要求人们在管理工作中,选择最合理的技术为管理提供支持,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将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并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快调度监控一体化进程。另外,管理工作应本着标准化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旦出现管理不当,便会引起很多业务流程的改变。因此,管理工作应该以原有工作为基础,与电网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标准化原则为主,将各项管理工作细化分解,确保各部门管理的平稳有序。
3.2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为了保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迅速实现,首先要做好对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其次是管理策略的分步实施。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涉及到工作流程、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内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对电网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电力行业的全局发展为重,根据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另外,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可有效降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难度,做到权责明确、分步实施。总的来说,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加强。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具有每个部门的职责,但随着管理工作的松懈,很多部门将应该履行的职责以往,管理工作的实施应将这种职责再次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人员调配。其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技术体系的支撑,尤其是在电网合并管理中,正确的技术选择可帮助各部门认清自身职责。
3.3 当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科技的发展为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再加上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让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成效更为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很多地区的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首先,变电所的设备陈旧。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一体化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在很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中,由于资金投入量较低,让很多已经过时的设备无法更新,很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此时,政府应做好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其次,输电网络规模太过宏达。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对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注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全面部署,增加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资金投入。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利用有限资源提升管理质量,促使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可. 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研究[J]. 电子世界,2017(18):71-71.
[2]赵长江,贾西贝. 探讨电力系统中调控一体化中监控的作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50-00250.
[3]付同福. 关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