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电网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系统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电网存在线损问题。这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效果,同时对于电网运行系统以及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先对供电企业产生线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降损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原因;降损措施
1引言
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进行输配电工程的管理工作时,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导致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并且电能资源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线损问题。供电企业通过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节约电力资源,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2供电企业线损问题的概述
2.1线损的基本概念
对于线损(电力网电能损耗)问题来说,其主要是指电能资源在电网输送、分配和电力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电能的使用效率不仅能够反映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大型用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电能使用效率还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以及用电单位的经济效益。根据线损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把线损问题分为三种:电阻损耗以及励磁损耗、管理损耗;根据线损结构的不同,可以把线损问题分为理论损耗以及管理损耗、定额损耗等等。对于线损问题来说,其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营销过程中不可以避免的会出现,再加上相关电网的维护工作不当,导致了电网线损问题日益严重。
2.2做好降损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对于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供电企业在进行电能生产与传输过程中要降低线损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供电系统配电网的线损率达到了8.8%左右,这对于我国的能源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近几年来,国家电力部门对于输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时随着国家电网供电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配电网络设计的合理性显著提升,目前的电路线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现阶段,电网线损率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该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质量与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运营效益,因而做好降损工作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3供电企业线损原因的分析
3.1管理不善导致的线损问题
一方面,国内相关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有的地区关于线损问题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在降损管理制度的落实方面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相关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加剧了电网线损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导致了电网线损问题。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电力知识,并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技能与高度的责任感。但是,就目前的线损管理人员来说,存在着严重的不作为问题,比如说对于偷电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遏制,造成了线损问题。同时,智能表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用户区域基本没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巡检工作,这也为窃电行为提供了机会。
3.2技术问题导致的线损问题
首先,磁场作用将加剧线损问题。变压器的日常运行需要维持交变磁场状态,进而更好的实现升压、降压功能。但是,由于磁滞、涡流想想将使铁芯发热,进而造成电能的损耗。因为这一损耗形式是在电磁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因而通常将其称为励磁损耗(铁损)。其次,一些客户的计量装置存在着老化问题,也将加剧线损问题。另外,由于受到电阻的影响,将导致线损问题加剧。电网中电流流过导线时,电阻将导致线损问题的出现,并且这一过程中电阻越大,线损问题将越严重。因而,现阶段在进行电网的建设工作时,低电阻电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电路传输的距离也将影响到线损问题。如果输电电路的传输距离越长,将造成线损问题越严重。这一过程中,迂回电路越多、输电距离越远,将增加线损的严重性。
4供电企业降损措施的探讨
4.1加大投资力度
为了处理好当前配网工程存在的线损问题,要注重降损环节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电力企业要注重先进电力设备、技术以及工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应用先进的电力设备与电力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降低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与理念,并且积极采购先进的管理设备。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线路的载流量以及网络容量,并且对配电网络做好合理规划、设计工作,从而降低配网的线损问题。
4.2做好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一些地区的用电量偏小,配网线损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方面。因而,通过做好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可以有效解决线损问题。在进行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工作时,要对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有效的控制线损问题,提升电力输送效率。
4.3注重用电检修工作
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电量运输线路破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检查人员要及时做好现场的检修工作。首先,检修人员要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并且对于破坏类型进行探讨,之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维修、处理。其次,对于一些不能及时处理的突发问题,要及时的向企业领导进行汇报,由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合理处理相关问题。另外,检修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变电设备的保养,进而确保输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检修工作可以分为周期性、预防性维修以及状态检修,通过加强检修力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问题,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将变电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技能,以最短的时间进行故障的处理。
4.4因地制宜提升功率因数
电网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线损水平,一般来说,随着功率因数的降低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以及电能的损耗将增加,进而导致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提升。这样一来,将导致负载端的电压下降,进而对电动机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现阶段,大多使用无功补偿方法来提升功率因数。
4.5提高电力计量科学性
在进行电力计量的管理工作中,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标准办事,这一过程中要严格贯彻《电力法》以及《计量法》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各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营状况完善企业的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周期检定制度以及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注重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电力计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进而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另外,还要加强计量运行管理的周检与轮换,对于电流互感器合成误差来说要尽量控制在二次负荷范畴之内。
4.6做好营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做好营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营销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水平,这一过程中要杜绝人为管理工作出现的漏洞,进而提升电网的降损质量。一方面,要对抄表时间进行规范,降低由于抄表时间不同所导致的线损波动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抄表管理工作,严格杜绝估、漏、错抄等行为的发生。
5结束语
供电企业通过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企业要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从管理、技术等层面做好降损工作。
参考文献:
[1]方海垠,张显庆.配电网线损产生原因及措施[J].民营科技,2011(3):45-46.
[2]杨亮明.基于信息系统的线损四分管理常态机制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段雅.電力线损原因与降损措施探究[J].大科技,2015(6):110-111.
[4]黄倩钰.电网线损原因分析与降损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146-147.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原因;降损措施
1引言
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进行输配电工程的管理工作时,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导致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并且电能资源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线损问题。供电企业通过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节约电力资源,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2供电企业线损问题的概述
2.1线损的基本概念
对于线损(电力网电能损耗)问题来说,其主要是指电能资源在电网输送、分配和电力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电能的使用效率不仅能够反映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大型用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电能使用效率还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以及用电单位的经济效益。根据线损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把线损问题分为三种:电阻损耗以及励磁损耗、管理损耗;根据线损结构的不同,可以把线损问题分为理论损耗以及管理损耗、定额损耗等等。对于线损问题来说,其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营销过程中不可以避免的会出现,再加上相关电网的维护工作不当,导致了电网线损问题日益严重。
2.2做好降损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对于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供电企业在进行电能生产与传输过程中要降低线损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供电系统配电网的线损率达到了8.8%左右,这对于我国的能源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近几年来,国家电力部门对于输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时随着国家电网供电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配电网络设计的合理性显著提升,目前的电路线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现阶段,电网线损率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该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质量与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运营效益,因而做好降损工作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3供电企业线损原因的分析
3.1管理不善导致的线损问题
一方面,国内相关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有的地区关于线损问题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在降损管理制度的落实方面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相关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加剧了电网线损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导致了电网线损问题。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电力知识,并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技能与高度的责任感。但是,就目前的线损管理人员来说,存在着严重的不作为问题,比如说对于偷电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遏制,造成了线损问题。同时,智能表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用户区域基本没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巡检工作,这也为窃电行为提供了机会。
3.2技术问题导致的线损问题
首先,磁场作用将加剧线损问题。变压器的日常运行需要维持交变磁场状态,进而更好的实现升压、降压功能。但是,由于磁滞、涡流想想将使铁芯发热,进而造成电能的损耗。因为这一损耗形式是在电磁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因而通常将其称为励磁损耗(铁损)。其次,一些客户的计量装置存在着老化问题,也将加剧线损问题。另外,由于受到电阻的影响,将导致线损问题加剧。电网中电流流过导线时,电阻将导致线损问题的出现,并且这一过程中电阻越大,线损问题将越严重。因而,现阶段在进行电网的建设工作时,低电阻电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电路传输的距离也将影响到线损问题。如果输电电路的传输距离越长,将造成线损问题越严重。这一过程中,迂回电路越多、输电距离越远,将增加线损的严重性。
4供电企业降损措施的探讨
4.1加大投资力度
为了处理好当前配网工程存在的线损问题,要注重降损环节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电力企业要注重先进电力设备、技术以及工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应用先进的电力设备与电力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降低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与理念,并且积极采购先进的管理设备。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线路的载流量以及网络容量,并且对配电网络做好合理规划、设计工作,从而降低配网的线损问题。
4.2做好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一些地区的用电量偏小,配网线损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方面。因而,通过做好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可以有效解决线损问题。在进行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工作时,要对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有效的控制线损问题,提升电力输送效率。
4.3注重用电检修工作
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电量运输线路破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检查人员要及时做好现场的检修工作。首先,检修人员要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并且对于破坏类型进行探讨,之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维修、处理。其次,对于一些不能及时处理的突发问题,要及时的向企业领导进行汇报,由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合理处理相关问题。另外,检修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变电设备的保养,进而确保输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检修工作可以分为周期性、预防性维修以及状态检修,通过加强检修力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问题,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将变电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技能,以最短的时间进行故障的处理。
4.4因地制宜提升功率因数
电网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线损水平,一般来说,随着功率因数的降低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以及电能的损耗将增加,进而导致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提升。这样一来,将导致负载端的电压下降,进而对电动机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现阶段,大多使用无功补偿方法来提升功率因数。
4.5提高电力计量科学性
在进行电力计量的管理工作中,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标准办事,这一过程中要严格贯彻《电力法》以及《计量法》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各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营状况完善企业的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周期检定制度以及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注重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电力计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进而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另外,还要加强计量运行管理的周检与轮换,对于电流互感器合成误差来说要尽量控制在二次负荷范畴之内。
4.6做好营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做好营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营销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水平,这一过程中要杜绝人为管理工作出现的漏洞,进而提升电网的降损质量。一方面,要对抄表时间进行规范,降低由于抄表时间不同所导致的线损波动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抄表管理工作,严格杜绝估、漏、错抄等行为的发生。
5结束语
供电企业通过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企业要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从管理、技术等层面做好降损工作。
参考文献:
[1]方海垠,张显庆.配电网线损产生原因及措施[J].民营科技,2011(3):45-46.
[2]杨亮明.基于信息系统的线损四分管理常态机制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段雅.電力线损原因与降损措施探究[J].大科技,2015(6):110-111.
[4]黄倩钰.电网线损原因分析与降损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