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慢病毒FGW-KDRP-CD/TK体外感染SGC-7901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前药对细胞的杀伤效应;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内DNA含量.结果慢病毒的感染率随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当前药更昔洛韦(GCV)为100mg/L、5-氟胞嘧啶(5-FC)为320 m
【机 构】
:
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普通外科,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甲乳外科,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慢病毒FGW-KDRP-CD/TK体外感染SGC-7901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前药对细胞的杀伤效应;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内DNA含量.结果慢病毒的感染率随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当前药更昔洛韦(GCV)为100mg/L、5-氟胞嘧啶(5-FC)为320 mg/L时,对未转基因及转基因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94%,两者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用药组出现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KDR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SGC-7901细胞,并且该体系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我们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半定量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MGA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取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切除的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另取4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置-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0例新疆哈族样本(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109例对照)的MGMT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结果 Promoter 485C>A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经Logistic模型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期肢体缺血处理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期肢体缺血处理组(RP组).经胸骨下段切口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监测心电、左心室压力,比较心律失常评分、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左心室压峰值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等.结果 再灌注早期RP组心律失常评分
目的 检测胆管癌和癌旁0.5 cm胆管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58例胆管癌和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4例术中所取的新鲜的胆管癌、同个体癌旁胆管及其手术切缘正常胆管组织中CDC25A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胆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逃逸密切相关,而在肿瘤逃逸的因素中,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携带显性负相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Ⅱ型受体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人CTL,使其对TGF-β失敏感,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探索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增殖诱导配体(APRIL)siRNA(pGC-shAPRIL重组干扰质粒)对裸鼠SW480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瘤块长到一定体积,全部裸鼠分为APRIL siRNA组、空载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进行瘤块内注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瘤APRIL mRNA水平;瘤块和裸鼠肝肺苏木素-伊红(H
本研究对64例施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术后第1天、第3天腹腔引流液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l99)水平,为临床胃癌预后和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观察小檗碱(Berberine,以下简称"Ber")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 Ber 0.1~30.0μmol/L处理HT-29细胞.氮蓝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膜片钳检测延迟整流钾通道[IK(V)].结果 0.1~30.0μmoL/L Ber均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P<0.05),其抑癌率与作用时间及浓度相关;HT-29细胞
先天性巨结肠症(HSC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来发现Wnt信号异常激活与HSCR发病有关~[1].Wnt拮抗因子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SFRP)家族第一个成员SFRPI和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蛋白(APC)均为Wnt信号的重要抑制因子.本研究对SFRP1和APC基因在HSCR中甲基化及表达状态进行检测,以探讨SFRP1和APC表达异常在HSCR发
目的 观察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STAT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的表达及丹参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T1及Caspase-3在肝缺血45 min再灌注0、3、12、24、72 h时的表达.结果STAT1、Caspase-3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