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载体,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探讨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中考中阅读和作文是两大重点、难点,学生却越来越不愿意阅读有一定深度的文章。教师通过每期《读者》的阅读欣赏,使学生重视阅读,养成阅读和批注的习惯。并通过每月的阅读分享会不断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用摘抄和仿写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这种做法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中考成绩,还能激发学生内心正能量,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支柱。
  【关键词】读者;批注;摘抄;仿写;阅读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非常欣赏《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书中的这一观点,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和我一起去践行。课标中也建议“学会定制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任教初二时,和一个基础较差的男同学交流协商,哪项作业可以暂时不做,哪项先尝试做好,最后我问他:“能否做到,或者哪项做不到?”他立马回答:“《读者》看不了。”这让我倍感意外。比起抄抄写写,他竟然对阅读更加反感,我开始感觉到或许我对学生们的状况并不了解。因此,接手初三后,我决定引导学生读《读者》,一是希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二是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带领孩子们一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一、准备及要求
  我征求全班学生意见,对学生说明要在初三进行“《读者》阅读”的理由、意义、好处;指导学生阅读《读者》的方法;要求全班人手一本《读者》,每月两期必买必读;星期六、星期天,除了阅读《读者》,基本不布置任何其他语文作业。
  二、批注
  刚开始接触《读者》,很多同学反映到,他们喜欢读容易理解的文章,而对于那些对人生有深入思考的一类散文就不爱读,甚至跳过,而基础较差的孩子甚至连翻开书的欲望都没有。为了“请君入瓮”,让孩子静下心來读书,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我没有给他们提很多条条框框的要求,我就要求对有感想的文章可以写一两句批注,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笔画一下,实在没有感觉的就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但务必要耐心读完。
  我也和学生同步阅读,在课堂时不时和他们分享我的感受,也询问他们的爱好,另外通过阅读分享会加强情感共鸣。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读完了6本。住宿班的学生这样说:“读了《读者》我才知道,说明文也是很有趣的,原来我很怕说明文,现在我喜欢上说明文了。”“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如此动人,让我很有感触。”就连走读班的学生也说“寒假没有读《读者》,我有点不习惯了,总想念读书的感觉。”我看了听了这些话,很欣慰。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带领孩子们一同感悟这种文字带来的快乐。
  课标上有建议:“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经过一个月后,学生们读书的热情已经充分调动起来了,我的要求就提高了一点:1.较长的文章要写一两句批注;2.文中体现人物性格,事物特征,表达情感思想的语句要划起来,用这些来让学生一次阅读就大概抓住文章的主题。另外我会找不同学生的书来看,看看他画了什么内容,我用红笔在他书上划我认为该画起的句子,让他知道他和老师有哪些是都画了,哪些句子是他不小心漏掉的,但这个过程绝不批评,要多表扬。
  三、读后感
  阅读《读者》在批注简略写下自己的感受之余,我还会布置学生在每期《读者》中选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篇或者几篇文章来写一篇读后感,字数300左右。因为批注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的感受,而读后感可以让孩子再次深入地和文本对话,有了一个回味,思考,感悟的机会。我自己有这样一种感受,文字能让心灵放松,获得愉悦和力量,甚至为心中的疑虑、不安找到答案。我承认让孩子们读《读者》有功利的因素在里面,但更重要的是初三备考路上充满挑战,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如何端正心态,这些在关键时刻比学到多少知识更加重要,老师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细微情绪,但是读书能让人平静,能让心绪安定下来。一个人很平和的时候就可以看清、接受、解决很多问题,这是我让学生们读《读者》的最重要目的。因此写读后感可以说就是孩子治愈自己心灵感冒的一个很好机会,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宣泄压力和不满,或者汲取力量和阳光,或者明确方向和目标,或者就只是纯粹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都是很美好的生命举止。有些道理老师家长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自己悟一遍来得更有效。把书读到心里去,这就是最好的德育。
  四、阅读分享会
  阅读分享会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一开始我会设置一些必答题和抢答题,这些题目都是围绕着文章的内容设问,只要看了就会回答,并且进行小组间的比赛以此激励学生。之后还有分享感受、讨论观点、赏析语句等形式。
  初三的节奏是很紧凑的,学生每次上分享会的课都很珍惜,他们喜欢这种分享方式,讨论很热烈,分享感受既精彩又真诚。首先,这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会及时和他们分享我的阅读感受,让他们觉得别人和老师共鸣的时候,我也很想有这种交流。另外,读后感是文本与自己灵魂的沟通,而阅读分享会则是孩子和孩子之间亲密的交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世界观、认识观不同,对事物的见解就不同。因此,分享中产生共鸣或对观点发出辩论,都是对文本再认知的过程,进而收到更佳的阅读效果。也更多角度地吸取精神的力量。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心态,困难就不那么难以应对了。一个人只要愿意积极去面对,努力去尝试,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
  五、积累
  中考说明中对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有选材、立意、语言、结构这四个大的方面,但很多点都与语言有关,可见其对作文评分影响的重要性。而平时学生的习作,语言上大多很贫乏,大部分通篇叙述,缺少生动的描写、高级的词句、丰富的修辞,甚至个别只有意识的流动,无事、无人、无细节。可见语言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点与难点,需要不断积累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于是我以《读者》为读本,做好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的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重要,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终身受益。为此,阅读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  【关键词】小学生
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单位,而科研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据此,本文对把学生引上阅读之路进行了分析。 Read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pri
经过三篇作文的锤炼,经过教师批阅到生生互批再到学生自己批阅,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小标题作文的结构模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作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许多学生占有素材却“食而不化”。我认为没有融入自己思想的素材,还是别人的材料。那么如何让学生盘活素材、为我所用呢?根据几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我向
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来丰富写作内容,笔者就如何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谈几点体会。一是用敏锐的观察力感受生活气息;二是养成用写
【摘要】写人类的记叙文,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更要读懂文章运用怎样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更好地表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表达中的独特地方,仔细斟酌,比较异同,强化思辨,循序渐进,反复呈现,温故知新,在遵循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掌握“度”,相信学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法与形式。  【关键词】写人类记叙文;表达方法;事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对初中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是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现代文阅读是我国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之根本。但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因此客观分析、细致研究语文课外阅读课十分必要。2016年6月,在学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