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发展一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纯数学的研究。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展示出它的魅力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也就是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课前孕伏,联系“生活画面”,学生兴趣高扬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设计这样了一个情境:三位老奶奶买完苹果,在楼下碰面聊天。张奶奶说:“我买的苹果16元4斤,真便宜。”王奶奶笑了笑说:“不不不,还是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12元3斤。”刘奶奶摇了摇头说:“你们买的都不如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8元2斤。”三位老奶奶你一言我一语,谁都说自己的便宜。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位老奶奶?”学生有的就说:“刘奶奶的最便宜!”还没等他说完,就有同学反驳:“老师,她说得不对,三位老奶奶买的苹果价钱是一样的。”我赶紧问:“是吗,小组赶紧研究研究给出你们的理由吧? ”……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画面中,自然而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课中探究,融进“生活画面”,学生易懂易学
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教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一些教师直接把“先做乘除法再做加减法”、“有括号先算括号”等这些运算顺序直接灌输给学生,往往这样做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展示生活情境:学生喜爱的快餐店,同时出示一个标价为8元的汉堡包和一杯标价为5元的可乐,问学生如果让他们买这些食物多少钱。然后再加1杯可乐,问:“现在你应付多少钱?”学生列式是“8+5+5”或“8+5×2”。讨论“8+5×2”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在讨论之后,统一认为该先算5×2,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9与2的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根据具体的事例说明:因为买的是两杯可乐,如果先算8+5再乘2就是两份汉堡包加可乐了。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当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去开展讨论、研究甚至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小树立起好学、好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总结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了升华。
新《数学课标》中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更负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返回“生活天地”,学生学以致用
让学生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计算、测量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送奶工、收银员,服务员,车间工人,统计员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作为设计师,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学校未来图”,计算出各部分的用地面积。如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可以让学生统计某月份的空气质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周末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长、宽和高,为了使自己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并了解一下每平方米的用料量,计算一下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不仅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了社会,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又如“买门票”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但如何合理设计方案成了学生的难题。让学生观看游乐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像。然后问学生:“如果要去玩的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说:“我想了解门票价格,哪个项目比较好玩。”老师接着出示价格表:学生票35元,成人票45元,团体票25元(30人以上),并说:“如果老师带着我们全班36去游玩,怎样买票划算?”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买团体票,加成人票比较合理。老师问:“如果每人买十张票赠一张,你能设计一个买票方案吗?”这道练习题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教学规律。
在一堂课的最后设计一些跟本堂课有关的、来自于生活实际的练习或总结,是一堂课的延伸,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动脑动手相得益彰,培养了数学的能力;而且它还能启发学生去试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带给学生探索奥秘的无穷乐趣,和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使学生感到数学这门学科奥妙无穷,数学兴趣大增。
数学课堂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
一、课前孕伏,联系“生活画面”,学生兴趣高扬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设计这样了一个情境:三位老奶奶买完苹果,在楼下碰面聊天。张奶奶说:“我买的苹果16元4斤,真便宜。”王奶奶笑了笑说:“不不不,还是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12元3斤。”刘奶奶摇了摇头说:“你们买的都不如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8元2斤。”三位老奶奶你一言我一语,谁都说自己的便宜。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位老奶奶?”学生有的就说:“刘奶奶的最便宜!”还没等他说完,就有同学反驳:“老师,她说得不对,三位老奶奶买的苹果价钱是一样的。”我赶紧问:“是吗,小组赶紧研究研究给出你们的理由吧? ”……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画面中,自然而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课中探究,融进“生活画面”,学生易懂易学
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教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一些教师直接把“先做乘除法再做加减法”、“有括号先算括号”等这些运算顺序直接灌输给学生,往往这样做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展示生活情境:学生喜爱的快餐店,同时出示一个标价为8元的汉堡包和一杯标价为5元的可乐,问学生如果让他们买这些食物多少钱。然后再加1杯可乐,问:“现在你应付多少钱?”学生列式是“8+5+5”或“8+5×2”。讨论“8+5×2”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在讨论之后,统一认为该先算5×2,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9与2的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根据具体的事例说明:因为买的是两杯可乐,如果先算8+5再乘2就是两份汉堡包加可乐了。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当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去开展讨论、研究甚至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小树立起好学、好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总结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了升华。
新《数学课标》中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更负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返回“生活天地”,学生学以致用
让学生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计算、测量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送奶工、收银员,服务员,车间工人,统计员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作为设计师,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学校未来图”,计算出各部分的用地面积。如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可以让学生统计某月份的空气质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周末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长、宽和高,为了使自己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并了解一下每平方米的用料量,计算一下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不仅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了社会,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又如“买门票”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但如何合理设计方案成了学生的难题。让学生观看游乐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像。然后问学生:“如果要去玩的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说:“我想了解门票价格,哪个项目比较好玩。”老师接着出示价格表:学生票35元,成人票45元,团体票25元(30人以上),并说:“如果老师带着我们全班36去游玩,怎样买票划算?”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买团体票,加成人票比较合理。老师问:“如果每人买十张票赠一张,你能设计一个买票方案吗?”这道练习题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教学规律。
在一堂课的最后设计一些跟本堂课有关的、来自于生活实际的练习或总结,是一堂课的延伸,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动脑动手相得益彰,培养了数学的能力;而且它还能启发学生去试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带给学生探索奥秘的无穷乐趣,和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使学生感到数学这门学科奥妙无穷,数学兴趣大增。
数学课堂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