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半前,河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赵朋来还在为如何觅得一个好工作而发愁,像大多数“双非”(非985非211高校)毕业生一样,他奔波于各个招聘网站,尝遍了从希望、失望到绝望的体验。最后,他终于拿到了大公司的录取通知书,同时,这段求职经历也让他作了一个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要提供永远不让别人绝望的招聘服务。
2015年5月,23岁的赵朋来在北京创办了伯小乐招聘,“我要为职场小白和应届毕业生赢得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对于求职者来说,招聘网站是一个令他们爱恨交加的存在:爱,是因为招聘网站目前是找工作最重要的途径;恨,是因为这个最重要的途径效率偏低,“石沉大海”似乎成了常态。
中国的招聘市场,曾经是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之间的“三国演义”,而在周伯通、拉勾网这样新势力,包括伯小乐这样的新新势力出现之后,这个本已趋于平静的市场又掀起了波澜。
颠覆者来了
毕业前,赵朋来认为,凭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计算机水平,阿里巴巴的校园招聘肯定没有问题。然而,在简历筛选的关卡,他就被淘汰了。
接下来的腾讯、百度的校园招聘,都是一样的结果。
“不是因为简历就是因为面试。”赵朋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曾在百度、360长期实习,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后来,他果然通过非常规校招渠道拿到了360、美团、搜狗三家公司产品岗位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生海投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内容雷同的简历令企业很难客观了解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在赵朋来看来,目前的校园招聘存在一定的弊端,“个人异地面试带来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让大多数学生放弃了机会。而场地、员工差旅费用造成的校招成本增加,也是令企业头疼的事,企业在成百上千份简历中筛选出合适的员工更是费时费力。”
于是,赵朋来创立的伯小乐招聘致力于颠覆传统的校招流程,独创“在线笔试 在线面试”模式,让求职者依托网络即可足不出户完成全部应聘。
同样是在北京,另一家全新的招聘服务公司猿圈也即将诞生。
2013年6月,郑萌在北京开了一家软件外包服务公司,他在招聘技术人员过程中发现,耗费时间和精力过来的求职者,因为用惯电脑语言,其试卷答题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能否通过网络把识别程序员的业务水平这个环节提前,这样应聘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参与测评,测评合格后再进入面试,如此就可以提高两方的效率了。”
正是因为发现了在线招聘的高效,2014年9月,郑萌与合伙人创立了猿圈。
郑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猿圈解决的市场痛点是技术人才的招聘。“几乎所有招聘都是先看简历再考察能力。”在他看来,这种传统的做法效率太低了,“如果能力不达标,之前筛选、面试的时间和精力就全部被浪费了。”
猿圈为企业提供服务,当企业收到程序员的求职简历时,可以将猿圈的挑战链接用邮件回复给程序员,点击链接、完成笔试挑战,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和公司。
“这样一方面帮助公司作人才招聘决策,另一方面也让用户了解自己的能力短板。”郑萌说。
“精准化”挑战“大而全”
如果把颠覆者按时间排名,拉勾网可算是“先驱”。
据业内观察者称,在线招聘经历了1.0模式后,开始向2.0模式演进。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三巨头为代表的传统招聘格局被动摇,精准化、专业垂直的趋势已经形成,拉勾网便是2.0模式中的佼佼者。
“招聘类网站,简历的数量并不能够代表质量。”拉勾网联合创始人、CMO鲍艾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3W咖啡期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见创业者。她发现创业者亟需人才,但招聘网站却很难满足新兴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可能他们花3个小时筛选几百份求职简历,只有寥寥几份能满足要求,通知面试后的实际到场率又很低。”她说,花费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效率却很低,这是2013年招聘市场的现状。
“互联网人才非常专,而在网站上的简历的价值非常低,我们决定要做垂直类招聘网站,我们提供的服务必须是精准、已入职为前提、以用户的感受为核心的。”鲍艾乐认为,拉勾网的种种微创新,改变了求职者的预期,受到了用户和企业的认可。
当然,传统类招聘网站也作出了改变。智联招聘推出的“反馈通”、“橄榄枝”等新产品,确保了求职者投简历可以达到“有投必应”,大大提升了招聘效率。
但在智联招聘集团市场公关部总监李强看来,招聘环节本身就是一个以匹配为最终目的的商业行为,只有数量足够强大的人才简历储备库和企业职位库,才能让企业和个人找到最合适的彼此。
“大而全有其好处,小而美也并非没有缺点。所谓的垂直细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细分的行业只能覆盖到一部分人群,对行业的依赖性较强,当行业出现重大变化时,抗风险性较差。”李强告诉《瞭》。
他认为,垂直类招聘网站的出现,可以为特定类别用户带来更精准的服务,但随着市场导向越来越清晰,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强劲增长态势,这类网站不可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人才一旦进入跨界的职业发展,会有遭遇职业瓶颈的可能。
痛则思变
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传统类招聘网站主要收入来自于企业付费(展示广告、发布职位、下载简历),求职者的用户体验基本被忽视了。求职者往往通过盲目勾选后投递,企业HR的邮箱被完全不匹配的求职简历塞满,最终导致求职者陷入漫长的等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