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的获奖图片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011年4月19日,令人瞩目的第95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公布。《华盛顿邮报》的卡奥尔·古兹、尼基·卡恩和里奇·卡里奥提拍摄的反映海地地震的组照荣获突发新闻摄影奖。
  自然灾难是新闻摄影的常见题材。在以往普利策获奖图片中,曾多次出现关注灾难的作品。但在本届获奖的作品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场面宏大的地震破坏场景,全部图片记录的都是人——作者是在用影像述说人在地震中不同的境况、心理和命运。笔者认为,正是这既多样又统一的主题打动了评委,让观众去关心海地灾区的人民,关注震后的真实环境,让我们重新审视本届获奖图片。
  永恒的报道题材——人
  自然灾难对当地民众和社会的影响极大,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这样的题材一直都是记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即便是面对相同的题材,不同的摄影记者因其不同的生活经历、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拍摄结果。过去的自然灾难报道,摄影师拍摄的一个重要题材是灾难的场面。如第90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就出现了多幅表现洪水淹没城市、狂风掀起民宅的震撼画面,让人直接感受到了飓风洪水的破坏力。然而面对海地200年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破坏,《华盛顿邮报》的摄影师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灾难的破坏力上面,组图中没有特意表现地震威力的图像,取而代之的是去记录震区的新生婴儿、幸存者争抢物品、救援人员抢救伤员以及正在祷告的民众等。
  可以看到,本届获奖作品全都在拍摄人,因为人才是新闻摄影最主要、最永恒的题材。将镜头对准人,记录人在非常时期的境况、心理和状态,无疑更能让观众走进灾难现场、进入当事者的心里,去体味图中人物正在经受的身心痛苦,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更深的社会意义。
  《生命继续》中正在向母亲做鬼脸的婴儿是一个刚出生仅几分钟的新生儿。透过画面可以看出生产的环境十分简陋——仅仅是一个用帐篷搭建的临时产房,看不到任何消毒设施及医疗设备,母亲大腿上的血迹还清晰可见。
  灾难正在摧毁生命,而记者却敏锐地抓取了在灾难中诞生的新生命,使得这幅图片本身就充满了新鲜与刺激、矛盾与对抗,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在地震时期,即便是成年人都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资,这对母子的命运便格外让人揪心——小孩能活下去吗?她们的家还在吗……一幅看似平常的照片,却传递了无尽的信息,让人仿佛听见了孩子的哭声、母亲哄小孩声以及现场的嘈杂声,其意义远胜一般的文字报道。
  报道主题——多样的人际的关系
  新闻摄影的主题是作者通过图片所表现出的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和判断。主题是报道题材的灵魂,是图片各要素的统领。美国摄影家安德烈斯·法宁格曾说:“一张照片如果不能对观赏者‘说话’并向他们传达有趣含义的话,那么它就没有价值。依我看,照片好坏的关键,就拍摄者来说,不是拍摄技术本身,而是他的主题。”此语道出了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
  在灾难报道中,有的图片重在表现大自然的威力,有的则着意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届获奖作品的主题却把重心放在地震灾难中的人际关系上,这在以往普利策获奖的灾难图片中并不多见。客观地说,在震灾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变的、微妙的,无法用一幅图片去表现全部人际关系。在这组总共20幅的图片中,摄影师共用了16幅去表现人际关系,重点刻画了人们对物资的争夺、生者对逝者的思念、援救人员对难民的帮助、灾民间的相互扶助、受难群众的惊恐与团结以及幸存者的携手前进。透过这些图片,让人几乎全面感受到了灾区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
  震后,由于生活资料被毁和交通中断,灾民哄抢物资的现象就很难避免。为了得到有限的资源,人与人之间必然会爆发争斗、流血甚至死亡。作者并没有回避事实,而是将这样的画面真实地带到了观众面前。在《燃烧》这幅图中,画面上方是一群正在争斗的灾民,双方正在对峙,下方是一具燃烧的尸体。在推搡中,有人已抽出了匕首。废墟、争斗、尖刀、冒烟的焦尸,震后惨不忍睹的画面跃然纸上,紧张激烈的气氛扑面而来。观众不禁会问:这场争斗会有人伤亡吗,烧焦的尸体与哄抢有关吗?逝者长已矣,生者当珍重。震撼的画面烘托出作者的忧思:地震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震后难道还要让更多的幸存者去承受痛苦吗?后续救援工作能否更快跟上呢?
  新闻摄影主题的表现往往是通过情节来实现的。图片情节是新闻事件典型瞬间的展示,情节的发展即是画面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摄影作品中,图片的情节越生动,越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这就要求摄影师对新闻事件认真观察、思考、提炼,这样才能捕捉到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和意蕴隽永的决定性瞬间。
  《救援》表现的是救援人员正在废墟中抢救被困的灾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照明,现场的光全部来自救援人员的灯光,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可以说现场环境异常恶劣、援救工作极其艰辛。然而,作者并没有记录大多数救援人员紧张忙碌的表情,却抓取了这样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它与被救小孩惊恐未定的表情形成了强烈对比,让我们对这微笑过目难忘。透过它,让我们看到救援人员的勇敢、无私、乐观的精神。此刻这微笑实在是太宝贵了,它让伤者得到慰藉,让生者得到鼓舞,让观众看到希望。这不正是灾区人们所需要的吗?在这油然而生的微笑瞬间,生活和人性的本质便化作了永恒。
  主题升华——生命关爱的意境之美
  优秀新闻摄影图片所摄取的瞬间影像,除了展现现场信息外,还蕴涵一定的意境,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意境是拍摄者在被摄事物的基础上,经提炼加工创造的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信息。意境是对图片主题的升华和对人物事件的深化,让观众观赏后能受到艺术感染、产生共鸣。
  综观这组海地地震图片,观众视线所及之处,是干枯的老人、残缺的脸庞、死者的双腿,让人深深地感知到灾区人民的悲痛、无奈和忧伤。但图片所传达的远不止这些,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拍摄者对震区人民生存环境的忧虑、对新生命的关注、对救援者人道主义精神的褒扬、对灾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期盼。
  《祈祷者》生动地记录了地震幸存者正在祷告的情景。作者用稍慢的快门得到的是人们表情严肃全神贯注的神情与稍显模糊的挥动的手臂。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让人仿佛亲眼看到了海地人民祈求上天帮助的挚情,感受到人们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意志,体会到生者对于平安、健康、幸福的无限向往。
  在《废墟中的生命》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对正在废墟中携手前行的夫妇。画面下方是地震留下的残垣断壁,大火正吞噬着一切。画面右上方,暖暖的斜阳透射进来——阳光透露出的是新的生命,让人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这对夫妻脚踩废墟所迈向的,不正是新的生活吗?虽然困难重重,但海地人民不正在携手战胜困难,开创新的生活吗?
  本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用典型的瞬间、对比和象征等艺术手法,生动地刻录了灾区的人和事,向观众述说了地震给海地人民带来的痛苦。作品在模糊观众眼球、洗涤观众心灵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在灾难面前人性是多样的,我们无法回避。但生命不会因为灾难而止息,战胜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友爱、真情和团结去携手谱写新的希望,共建新的家园。(注:本文涉及图片请参阅本期封三)
  参考文献:
  1.汤天明:《摄影艺术概论:超越瞬间》,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The 2011 Pulitzer Prize Winners: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http://www.pulitzer.org/works/2011-Breaking-News-Photography.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讲师)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基于脑-机接口的信息化平台的运动想象训练对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细菌性眼内炎是眼球穿通伤及内眼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可引起全眼球炎、视力严重受损。血眼屏障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局部及静脉用药药物到达眼内,在眼球
[目的]探讨拟亨廷顿病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学习记忆能力改变,脑纹状体部位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该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改变情况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 [材料与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keratosisSK)又名老年疣、脂溢性疣及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良性增生性肿瘤,临床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至黑
目的 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