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提升翻转机的适用场合,分析了工厂设备位置高度、物料形状和加料的工作过程,对提升翻转机进行了方案设计,设计出夹紧机构、提升机构和翻转机构,选择了液压缸驱动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指定设备完成自动加料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代替人工操作。
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开发高性能锌离子电容器的关键在于寻找电池型电极材料,以匹配其与电容型电极材料之间的功率不平衡。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与五氧化二铌的复合物(Nb
2O
5@CNTs),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257 F/g,显示出其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巨大潜力。将Nb
2O
5@CNTs作为负极、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AC)作为正极组装成Nb
针对港口重载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工作中遇到的横向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控制结构的AGV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的横向稳定优化控制策略。其中上层控制器选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可对AGV动力学参数进行不断采样与预测并且可缓解与中、下层控制器串联带来的控制系统时间滞后问题。中层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以应用于港口AGV车体稳定控制。下层控制器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将驱动转矩优化分配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子问题进行在线求解。搭建适用于港口AGV的Matlab/Simulink与T
本文就氧化锌脱氟氯工艺中多膛炉系统的设计,从工艺参数、炉体结构、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根据以往的生产实践情况,对多膛炉系统从炉内温度、耙齿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毒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萘酞菁作为第二代光敏剂,扩展的π-共轭体系使其在750~900 nm具有强吸收,该近红外光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性,且能量足够激发光敏剂,也能避免可见光区吸收带来的皮肤光毒性。但萘酞菁具有较强的聚集倾向,影响其光化学性质及光动力疗效。综述了通过合成萘酞菁衍生物和纳米载体包封来改善其光学性质或增强光动力疗效的进展。
AL8326是一种新型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中,手性化合物(-)AL8326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以10-(苯基甲基)-5,8-二氧杂-10-氮杂[2.0.4.3]十一烷为起始原料,采用(-)-α-苯乙胺作为化学拆分剂制备了手性化合物(-)AL8326的重要关键中间体,即目标化合物,GC纯度大于99%,总产率达16.8%,其化学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探讨了还原反应中硼氢化钠的用量对中间体5-苄基-5-氮杂螺[2.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化妆品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方法。化妆品经70%甲醇提取并经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C18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体系为2.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含0.1%甲酸)和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流速为0.3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扫描方式为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生物标志物的快速、精准检测对控制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合成了具有多个枝状手臂的金纳米星(AuNSs),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修饰在玻碳电极上;随后利用无酶的目标催化发夹反应(CHA)构筑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DNA传感器,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的高灵敏检测。AuNSs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其多个纳米级的手臂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并加载更多的发夹DNA,显著增加了传感器的响应信号。无酶CHA的引入,使得单个FLT3基因可以反复利用,实现了信号的指数放大。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组装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混凝土钢丝骨架夹芯墙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单独冲击波作用、单独破片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下混凝土钢丝骨架夹芯墙位移响应的差异,探究了不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钢丝骨架屈服强度、聚苯乙烯泡沫密度、斜插丝角度及布置方式、两侧混凝土及泡沫厚度、炸药比例距离和高度以及破片尺寸对混凝土钢丝骨架夹芯墙位移响应的影响。通过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模方式是可靠的;单独冲击波作用下墙体的位移要大于单独破片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下的位移,但是在二者复合作用下墙体会产生更严重的损伤破坏;随着混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高的功率密度、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快的充放电速率的储能器件。与传统的电容器相比,由于受到较高的成本和较低能量密度的限制,超级电容器目前仍很难替代传统能源。在此前提条件下,寻求一种电化学储能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的电极材料是目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重点。二氧化锰由于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和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成为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电极材料之一。该文以二氧化锰基的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从二氧化锰的制备与改性方法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二氧化锰基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