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重要,应当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加强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注重言传身教;二、利用多媒体数字教学创造适合的教学情景,减少学生的理解压力,增加学生探讨兴趣;三、设置悬疑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关键词:综合素质;组织教学能力;多媒体;设置悬疑;探究性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是双向活动,教学活动应当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共同组成,学生是这场活动中的学习者,教师则是引导者和监督者,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引导其不断完善思维。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以致用,若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在实践中去运用,将毫无收获,最终忘得一干二净。而老师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一点点的去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有组织有重点的去完成教学活动,而非只传授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要从课本的文字里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思维体系的构建。
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独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老师每天站在讲台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行为举止,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精神面貌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每一次上台教学之前,都应该认真准备教案、设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尽可能地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好相对应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情感,只有这些都到位了,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观的心态,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数字教学技术的应用
适当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表述一些抽象问题,解决一些在学生眼中的重难点问题。因为成年人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问题不能以我问的见解去使学生们理解,这个时候,多媒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可以利用图形和动画,来直观的描述问题。比如在学习求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梯形直观的分解成三角形和长方形,利用求三角形面积和求长方形面积来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考,简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接受度,最终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设置悬疑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知识,也可以适当的设置悬疑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疑问,从而引发其深入思考的兴趣,只有有了疑问,才能疑问的基础上有进步,要有敢于存在质疑的思维,而不是只知道去接受而不去思考所接受的是否是正确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即好奇心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教学疑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培养其辩证主义思维模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四、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想法去设计相对可行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是在将传统的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深刻体会到自主思考的乐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习数学的核心是要学习如何具体的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有的学生经常弄混淆100-30-20和100-(30-20)的区别,将它们当成相同的运算。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要设置一个具体的情景模式,就可以很轻松的区别二者,比如:老师可以问,如果我们在商店里先买了一件30的东西,又买了一件20的东西,同学们就可以直观的明白应该是100-30-20而不是100-(30-20),不仅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总结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姗姗.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宋強.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3]蒋梦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综合素质;组织教学能力;多媒体;设置悬疑;探究性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是双向活动,教学活动应当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共同组成,学生是这场活动中的学习者,教师则是引导者和监督者,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引导其不断完善思维。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以致用,若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在实践中去运用,将毫无收获,最终忘得一干二净。而老师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一点点的去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有组织有重点的去完成教学活动,而非只传授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要从课本的文字里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思维体系的构建。
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独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老师每天站在讲台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行为举止,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精神面貌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每一次上台教学之前,都应该认真准备教案、设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尽可能地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好相对应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情感,只有这些都到位了,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观的心态,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数字教学技术的应用
适当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表述一些抽象问题,解决一些在学生眼中的重难点问题。因为成年人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问题不能以我问的见解去使学生们理解,这个时候,多媒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可以利用图形和动画,来直观的描述问题。比如在学习求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梯形直观的分解成三角形和长方形,利用求三角形面积和求长方形面积来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考,简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接受度,最终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设置悬疑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知识,也可以适当的设置悬疑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疑问,从而引发其深入思考的兴趣,只有有了疑问,才能疑问的基础上有进步,要有敢于存在质疑的思维,而不是只知道去接受而不去思考所接受的是否是正确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即好奇心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教学疑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培养其辩证主义思维模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四、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想法去设计相对可行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是在将传统的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深刻体会到自主思考的乐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习数学的核心是要学习如何具体的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有的学生经常弄混淆100-30-20和100-(30-20)的区别,将它们当成相同的运算。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要设置一个具体的情景模式,就可以很轻松的区别二者,比如:老师可以问,如果我们在商店里先买了一件30的东西,又买了一件20的东西,同学们就可以直观的明白应该是100-30-20而不是100-(30-20),不仅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总结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姗姗.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宋強.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3]蒋梦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