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目前砌体工程中使用较多、发展较快的墙体材料,在实际施工时经常出现墙体开裂现象,进而引起渗水、抹灰层脱落等一系列质量问题。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很多,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提高砌体质量的主要途径。
一、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机理分析
对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来说,每堵墙由填充墙、梁、柱、门窗洞口、抹灰层和外墙装饰层等不同的材料和构造组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由于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多样的内应力,这些内应力从墙体砌筑完成便已开始形成,并慢慢在墙体中发生变化。当变化过程中较大的内应力集中在墙体的某一部位,而该处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裂缝,形成墙体开裂。使墙体内产生应力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墙体材料的干缩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实际干缩值成正比,墙体材料的实际干缩值越大,产生的内应力就越大。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实际干缩值的大小随着实际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品龄期的增加而减小。
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实际干缩值受制品实际含水率的影响很大。蒸压灰砂砖的平衡含水率约为1.9%,吸水率一般在20%以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平衡含水率约为3.6~3.8%,吸水率一般在65%以下。两者的吸水率都与平衡含水率相差很大,因此应严格控制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时的含水率。另外,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速度比粘土砖要慢得多,同样它们蒸发含水的速度也要慢得多,也就是说它们在大量吸水后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具有一个很大的实际干缩值。
2、砌体沉缩而产生内应力
砌体在砌筑过程及砌筑完成后都会形成沉降收缩,包括砌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砂浆塑性变形而下沉,也包括墙体材料和砂浆的干燥收缩。其内应力的大小与砌体的沉缩量成正比。
3、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内应力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钢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砌体温度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当温度变化时,因为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变形不同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即在墙体内产生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幅度成正比,当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将出现裂缝。所以,在楼梯间圈梁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屋盖与墙体交接处,水平裂缝比较多。门、窗洞口是整个墙体中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当温度变化使混凝土和砌体产生温度应力时,顶层砌体门、窗洞口的角部将是正应力、温度应力都比较大的部位,因此顶层砌体门、窗洞口角部易出现八字裂缝。
4、建筑物构造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
建筑物某些部位如果设计时刚性不足,则由于其自身的变形而产生内应力,而这些内应力会附加作用在墙体上。
二、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预防措施
墙体出现开裂是由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根据墙体裂缝的形成机理,墙体要产生较大的开裂则会经过下面三个步骤:①整个墙体内部形成了较大的内应力;②内应力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③在应力集中的部位,砌体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集中应力的作用,以产生裂缝的形式表现,同时并将这部份的集中应力不断释放,逐步形成较大的裂缝。要减少墙体开裂问题,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去研究相应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现简述如下:
(一)减少整个墙体中的内应力
1、尽量减少墙体材料等产品的实际干缩值:
不使用龄期小于30d的墙体材料,保证新墙材在使用前已基本具备较小的实际干缩值和较高的强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应≤0.5mm/m,用于外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用于内墙的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应严格控制新墙材的含水率和含水深度。使用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雨期施工,新墙材不应露天贴地堆放,并应有可靠的防雨淋措施。被雨水淋湿的新墙材不得立即砌筑。配制砂浆用的石灰膏必须用孔径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和随拌随用,保证搅拌时间不能太短和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严禁使用隔夜灰。
2、使砌体大部分的沉缩变形发生在墙体压顶及抹灰之前:
日砌高度不宜大于1.4m,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自重太轻,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故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墙体塞顶宜在7d后,且以60°角顶紧。抹灰又应在7d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应限制铺浆长度。
3、从设计方面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温度应力,避免建筑物构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
在砌体设计阶段,应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以减少和抵抗温度应力。如在顶层砌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与拉结筋搭接,配筋率为0.03%~0.2%,该配筋率既能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其中一道宜设在窗洞底部的窗台压顶处。屋面设置具有防水性能的保温隔热层,女儿墙与保温隔热层宜软连接(设伸缩缝),屋面应设置分割缝。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同时增加配筋,钢筋间距为250~300mm,通长放置,并在洞口内外粘贴L形钢筋网片,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墙体长度超过5m应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应设置腰梁,其梁高不小于1/30梁长,且不小于120mm。女儿墙、阳台栏杆及较长的窗台下砌体,应加设现浇钢筋混凝土GZ及压顶,GZ间距不宜大于4m,GZ应伸入压顶并与钢筋混凝土压顶整体浇在一起。
(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尽量避免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
1、采用符合要求的墙体材料和粘结性好的砌筑砂浆。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其强度等级、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及设计要求。
2、墙体施工:①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②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③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④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⑤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混凝土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⑥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⑦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3、墙内预埋管线应在弹线定位后,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用机械刨坑开凿进行管线安装。①水电管线(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镂槽器。凿槽开洞时,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开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②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微凹2mm,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4、门窗框安装宜采用后塞口法施工。①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然后再安装门窗框。②普通木门安装,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混凝土块,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混凝土块连接固定。③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混凝土块,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混凝土块固定。
5、墙面抹灰:①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②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③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如厨房、卫生间应采用防水砂浆。④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⑤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底灰厚度在8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及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对外墙抹灰应做分格缝处理。
6、外墙面设计应包括:基体处理、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和面层。当外墙镶贴饰面砖时,砂浆的粘结强度应满足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以上这些方法主要是为了让砌筑墙体成为一个可以尽量分散集中应力的完整结构,同时也是提高墙体自身抗拉能力的技术措施。
消除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证。工程实践证明,只要在墙体材料的设计、选购、保存和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则可以基本上克服因为使用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而带来的墙体开裂、渗水,抹灰脱落等一系列的裂缝问题。
一、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机理分析
对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来说,每堵墙由填充墙、梁、柱、门窗洞口、抹灰层和外墙装饰层等不同的材料和构造组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由于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多样的内应力,这些内应力从墙体砌筑完成便已开始形成,并慢慢在墙体中发生变化。当变化过程中较大的内应力集中在墙体的某一部位,而该处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裂缝,形成墙体开裂。使墙体内产生应力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墙体材料的干缩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实际干缩值成正比,墙体材料的实际干缩值越大,产生的内应力就越大。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实际干缩值的大小随着实际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品龄期的增加而减小。
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实际干缩值受制品实际含水率的影响很大。蒸压灰砂砖的平衡含水率约为1.9%,吸水率一般在20%以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平衡含水率约为3.6~3.8%,吸水率一般在65%以下。两者的吸水率都与平衡含水率相差很大,因此应严格控制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时的含水率。另外,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速度比粘土砖要慢得多,同样它们蒸发含水的速度也要慢得多,也就是说它们在大量吸水后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具有一个很大的实际干缩值。
2、砌体沉缩而产生内应力
砌体在砌筑过程及砌筑完成后都会形成沉降收缩,包括砌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砂浆塑性变形而下沉,也包括墙体材料和砂浆的干燥收缩。其内应力的大小与砌体的沉缩量成正比。
3、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内应力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钢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砌体温度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当温度变化时,因为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变形不同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即在墙体内产生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幅度成正比,当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将出现裂缝。所以,在楼梯间圈梁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屋盖与墙体交接处,水平裂缝比较多。门、窗洞口是整个墙体中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当温度变化使混凝土和砌体产生温度应力时,顶层砌体门、窗洞口的角部将是正应力、温度应力都比较大的部位,因此顶层砌体门、窗洞口角部易出现八字裂缝。
4、建筑物构造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
建筑物某些部位如果设计时刚性不足,则由于其自身的变形而产生内应力,而这些内应力会附加作用在墙体上。
二、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预防措施
墙体出现开裂是由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根据墙体裂缝的形成机理,墙体要产生较大的开裂则会经过下面三个步骤:①整个墙体内部形成了较大的内应力;②内应力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③在应力集中的部位,砌体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集中应力的作用,以产生裂缝的形式表现,同时并将这部份的集中应力不断释放,逐步形成较大的裂缝。要减少墙体开裂问题,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去研究相应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现简述如下:
(一)减少整个墙体中的内应力
1、尽量减少墙体材料等产品的实际干缩值:
不使用龄期小于30d的墙体材料,保证新墙材在使用前已基本具备较小的实际干缩值和较高的强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应≤0.5mm/m,用于外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用于内墙的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应严格控制新墙材的含水率和含水深度。使用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雨期施工,新墙材不应露天贴地堆放,并应有可靠的防雨淋措施。被雨水淋湿的新墙材不得立即砌筑。配制砂浆用的石灰膏必须用孔径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和随拌随用,保证搅拌时间不能太短和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严禁使用隔夜灰。
2、使砌体大部分的沉缩变形发生在墙体压顶及抹灰之前:
日砌高度不宜大于1.4m,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自重太轻,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故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墙体塞顶宜在7d后,且以60°角顶紧。抹灰又应在7d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应限制铺浆长度。
3、从设计方面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温度应力,避免建筑物构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
在砌体设计阶段,应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以减少和抵抗温度应力。如在顶层砌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与拉结筋搭接,配筋率为0.03%~0.2%,该配筋率既能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其中一道宜设在窗洞底部的窗台压顶处。屋面设置具有防水性能的保温隔热层,女儿墙与保温隔热层宜软连接(设伸缩缝),屋面应设置分割缝。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同时增加配筋,钢筋间距为250~300mm,通长放置,并在洞口内外粘贴L形钢筋网片,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墙体长度超过5m应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应设置腰梁,其梁高不小于1/30梁长,且不小于120mm。女儿墙、阳台栏杆及较长的窗台下砌体,应加设现浇钢筋混凝土GZ及压顶,GZ间距不宜大于4m,GZ应伸入压顶并与钢筋混凝土压顶整体浇在一起。
(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尽量避免在墙体的某一部位出现应力集中
1、采用符合要求的墙体材料和粘结性好的砌筑砂浆。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其强度等级、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及设计要求。
2、墙体施工:①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②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③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④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⑤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混凝土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⑥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⑦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3、墙内预埋管线应在弹线定位后,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用机械刨坑开凿进行管线安装。①水电管线(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镂槽器。凿槽开洞时,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开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②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微凹2mm,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4、门窗框安装宜采用后塞口法施工。①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然后再安装门窗框。②普通木门安装,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混凝土块,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混凝土块连接固定。③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混凝土块,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混凝土块固定。
5、墙面抹灰:①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②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③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如厨房、卫生间应采用防水砂浆。④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⑤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底灰厚度在8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及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对外墙抹灰应做分格缝处理。
6、外墙面设计应包括:基体处理、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和面层。当外墙镶贴饰面砖时,砂浆的粘结强度应满足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以上这些方法主要是为了让砌筑墙体成为一个可以尽量分散集中应力的完整结构,同时也是提高墙体自身抗拉能力的技术措施。
消除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证。工程实践证明,只要在墙体材料的设计、选购、保存和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则可以基本上克服因为使用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而带来的墙体开裂、渗水,抹灰脱落等一系列的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