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妈——大妈——”前些天南山路街头,有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子声音,在大声地朝我打招呼。我循声望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
“大妈”是我小学同学们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久违的绰号,准确地说是我十一岁时“落下”的。
那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光景,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们班也排演了一个小戏,“导演”自然是班主任,“演员”就拉上班里的四五个男女同学。依稀记得剧情是“红小兵”(即以后的少先队员)放学以后打猪草,送往生产队养猪场。如果照现在的说法,我还是“男一号”。小戏里,我发现一头猪的状态不太好,就有一句台词,焦急地朝女同学扮演的生产队女饲养员大喊一声:“大妈——不好啦,有头猪生病了!”
劇情中,这一喊,最终喊来了公社的兽医。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班里的同学都是嘻嘻哈哈的,在我面前一遍遍学着这句台词。不久,同班同学们碰上我,自然而然地叫我“大妈”。那时候,我当班干部,人又比同龄同学高一截,由此在整个学校的“关注度”并不低。过了不久,全校同年级5个班的同学们,也像模像样地喊我“大妈”,且喊得特别亲热。
那时,公社的小学本部与初中的校园相邻。一天,读初中的三姐来找我,正好有一群同学从我们身边经过。她满腹狐疑地问:“刚才你同学叫你啥,大妈?”“没事,同学们都叫惯了,没恶意的。”我毫不介意地答道。当我将绰号的由头告诉了三姐,她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初中一年级起,我就喜欢上了作文课,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当范文的作文,词汇当然要比一般同学丰富些。有一次,语文老师当着许多同学的面说了句“国松啊,真是一个小词篓!”于是,同学们又给我起了个“小词篓”的绰号。这绰号文绉绉的,远没有“大妈”接地气。喊了一阵子,“小词篓”终究没流行开来,绝大多数同学依然习惯于叫我“大妈”。
提起初中同学,让我想到了一位吕同学,他母亲还是我本家的姑姑。离开校园二十多年后,他成了一项举国瞩目的重点工程的总工程师。家乡的一家日报想为他出一篇长篇通讯,于是,总编请我叫上副刊编辑、摄影记者三人结伴前去采访。人家毕竟是高知,吕同学在我同伴面前叫我名字,而两人独处时,他却没忘旧情一口一个“大妈”。当他了解到我正处于人生低谷时,四目相对,沉默良久。末了,他叹息一声:“这就是人生啊,少年时代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妈’,恐是永远回不来了!”
到了高中,同学来源就更纷杂了,但仍有不少小学起就尽天混在一块的“铁杆儿”老同学。“铁杆儿”们有事没事见了我就喊“大妈”,而那些新同学呢,为了显示与我关系也很铁,也学着叫我“大妈”。不过,我渐渐觉得高中新同学喊出来的“大妈”,似是而非,有些“变异”。
有一次,我特地试探了一位新同学:“你可知道‘大妈’的来历?”他不假思索地说:“你的人长得又大又威猛,便叫‘大猛’呗!”到了高中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因长期口口相传而“变异”的绰号,居然会在副校长那里也得到“应用”。
那时,我已分在文科班中,照当时普通高中的一般规律,全班将有二至三名同学有望考上大学。考过一次插班来复习的两位高一级同学,自然希望最大;老师们仍不甘心,还希冀从我们应届同学中考进一两位。于是,分管教育业务的副校长沈老师,亲自找我等几位“有希望者”谈话。这是我头一回听说“谈话”这词儿,当然也是人生第一次被领导谈话。一番语重心长告诫之后,沈老师最后说:“国松,同学们不都叫你‘大猛’吗,你要发挥‘大猛’精神,继续让成绩猛进,老师们都在看着你啊!”
打从18岁起,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便是文学、民间文学的创作。而今,人到不惑之年,一事无成那可不行,于是,我在业余为文这一习惯上,便以文学、民间文学为基础,转了一个新的方向:先从较为省力的地方文化研究上入手,以后触及更为严谨的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甚至考古学等诸多方面。虽广种薄收,但常有触类旁通的快乐,十多年下来,那学问还是有一点积累,他们称为“博”,而我只能称之“杂”。
话该说到南山路相遇的我那小学同学身上了。那天,因多年没见面,我一时想不起他的绰号,当他走远了我才想起来。是的,当年他也有一个经久不衰的绰号,叫“大礌盘”(我们幼小时对碌碡的叫法)。或许也是一种宿命吧,他后来经营汽车运输生意,靠的是货车“大礌盘”南来北往日夜转,为他发家致富。
望着老同学有点儿苍老的背影,我在心底亲昵地喊了一声:“大礌盘!”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吴 彦
“大妈”是我小学同学们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久违的绰号,准确地说是我十一岁时“落下”的。
那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光景,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们班也排演了一个小戏,“导演”自然是班主任,“演员”就拉上班里的四五个男女同学。依稀记得剧情是“红小兵”(即以后的少先队员)放学以后打猪草,送往生产队养猪场。如果照现在的说法,我还是“男一号”。小戏里,我发现一头猪的状态不太好,就有一句台词,焦急地朝女同学扮演的生产队女饲养员大喊一声:“大妈——不好啦,有头猪生病了!”
劇情中,这一喊,最终喊来了公社的兽医。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班里的同学都是嘻嘻哈哈的,在我面前一遍遍学着这句台词。不久,同班同学们碰上我,自然而然地叫我“大妈”。那时候,我当班干部,人又比同龄同学高一截,由此在整个学校的“关注度”并不低。过了不久,全校同年级5个班的同学们,也像模像样地喊我“大妈”,且喊得特别亲热。
那时,公社的小学本部与初中的校园相邻。一天,读初中的三姐来找我,正好有一群同学从我们身边经过。她满腹狐疑地问:“刚才你同学叫你啥,大妈?”“没事,同学们都叫惯了,没恶意的。”我毫不介意地答道。当我将绰号的由头告诉了三姐,她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初中一年级起,我就喜欢上了作文课,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当范文的作文,词汇当然要比一般同学丰富些。有一次,语文老师当着许多同学的面说了句“国松啊,真是一个小词篓!”于是,同学们又给我起了个“小词篓”的绰号。这绰号文绉绉的,远没有“大妈”接地气。喊了一阵子,“小词篓”终究没流行开来,绝大多数同学依然习惯于叫我“大妈”。
提起初中同学,让我想到了一位吕同学,他母亲还是我本家的姑姑。离开校园二十多年后,他成了一项举国瞩目的重点工程的总工程师。家乡的一家日报想为他出一篇长篇通讯,于是,总编请我叫上副刊编辑、摄影记者三人结伴前去采访。人家毕竟是高知,吕同学在我同伴面前叫我名字,而两人独处时,他却没忘旧情一口一个“大妈”。当他了解到我正处于人生低谷时,四目相对,沉默良久。末了,他叹息一声:“这就是人生啊,少年时代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妈’,恐是永远回不来了!”
到了高中,同学来源就更纷杂了,但仍有不少小学起就尽天混在一块的“铁杆儿”老同学。“铁杆儿”们有事没事见了我就喊“大妈”,而那些新同学呢,为了显示与我关系也很铁,也学着叫我“大妈”。不过,我渐渐觉得高中新同学喊出来的“大妈”,似是而非,有些“变异”。
有一次,我特地试探了一位新同学:“你可知道‘大妈’的来历?”他不假思索地说:“你的人长得又大又威猛,便叫‘大猛’呗!”到了高中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因长期口口相传而“变异”的绰号,居然会在副校长那里也得到“应用”。
那时,我已分在文科班中,照当时普通高中的一般规律,全班将有二至三名同学有望考上大学。考过一次插班来复习的两位高一级同学,自然希望最大;老师们仍不甘心,还希冀从我们应届同学中考进一两位。于是,分管教育业务的副校长沈老师,亲自找我等几位“有希望者”谈话。这是我头一回听说“谈话”这词儿,当然也是人生第一次被领导谈话。一番语重心长告诫之后,沈老师最后说:“国松,同学们不都叫你‘大猛’吗,你要发挥‘大猛’精神,继续让成绩猛进,老师们都在看着你啊!”
打从18岁起,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便是文学、民间文学的创作。而今,人到不惑之年,一事无成那可不行,于是,我在业余为文这一习惯上,便以文学、民间文学为基础,转了一个新的方向:先从较为省力的地方文化研究上入手,以后触及更为严谨的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甚至考古学等诸多方面。虽广种薄收,但常有触类旁通的快乐,十多年下来,那学问还是有一点积累,他们称为“博”,而我只能称之“杂”。
话该说到南山路相遇的我那小学同学身上了。那天,因多年没见面,我一时想不起他的绰号,当他走远了我才想起来。是的,当年他也有一个经久不衰的绰号,叫“大礌盘”(我们幼小时对碌碡的叫法)。或许也是一种宿命吧,他后来经营汽车运输生意,靠的是货车“大礌盘”南来北往日夜转,为他发家致富。
望着老同学有点儿苍老的背影,我在心底亲昵地喊了一声:“大礌盘!”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吴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