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县宋楼中学江苏丰县221700)
【摘要】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讲课风格,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何高效的驾驭好课堂,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分别去演绎,真是别开生面、异彩纷呈。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互动多媒体阅读品味
一年一度的“同课异构”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并且圆满杀青。两位老师各有千秋。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文本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同样是讲授《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文本。我校的张老师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以导学案为蓝本,深入探讨研究,解决导学案的。而徐州一中的王老师则技高一筹,在没有学案的情况下,将所有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点面结合的方式,引导开来。同学们在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质疑、解疑,领会文本主旨的本领。在学习中进步,在比较中找差距,这也许是每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学校办学要有特色,教师成长更应该有个性。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请多给老师们一点施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多多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
两节课的共同点是都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位语言,把握作者情感。同时两位老师都有一定的范读。指引学生学会泛读、精读、品读,学会在阅读中品味领悟。我觉得这点两位老师都做的非常好。因为我觉得读书声是每节语文课都不能少的环节,缺少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残缺的不完美的。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单纯的追求语文课堂的新式多样,尽搞些花把式。盲目追求新奇的同时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授课者与听课者互动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授课者与听课者互动,做到授课者、听课者、学生信息对称,听课评课活动才能有其实效性。任何一节课都是教学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听课评课活动的实效性取决于我们对课堂背景的针对性的了解。
教学的价值在于追求有效。有效指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课堂活动内容的价值,关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这次评比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可谓是颇具匠心,思路清晰,追求实效。二位教师都突现各自的特点,
张老师的这节课,以导学案为蓝本,涉及到课前预习、文本研习、品位探究、巩固练习四个环节。整体结构清晰明了。文本研习中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很好。因为现在好多人团体意识、互助协作意识非常淡薄。在品位探究的过程中渗入学法指导和高考意识也不错,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的高中生特别是高一、高二的学生,缺少时间紧迫感。当天和尚撞天钟的现象太普遍。我觉得从高一学生进校第一天就要渗入高考意识,让学生有紧迫感,以免整天懒懒散散、随随便便、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但是我觉得张老师有些受导学案的拘泥,很少往外拓展延伸。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导学案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发挥。由于受导学案的限制,课堂上各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联贯性,整节课显得不紧凑,学生也是机械的回答问题。这样以来老师和学生的潜力都得不到充分发挥。我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师生都应该正确的对待导学案。导学案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用的,老师不应受限制于导学案。
王老师谆谆而谈、从容淡定的指引学生学会了欣赏、品悟文章内容和主旨。整篇文章以狼的嗥叫引起。王老师就是从这一“狼嗥”入手。以“狼嗥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为切入点,进而设置悬念,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由“狼嗥”引入到“这声狼的嗥叫对不同的人或物的影响”上来,再到“这声狼的嗥叫对作者的影响”,以至引深到题目“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怎样像山那样思考”的话题上来,从而深入到对文本主旨的探讨。明确了文本主旨之后,指引着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尊重自然的现象。使教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最后升华到对人性的探讨上。在自然界中人只要有欲望存在就有杀戮存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人类绝非是自然的主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尊重的、客观的、长远的、深沉的。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整个教学环节有机的连接在一起,整体感较强。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知不觉的自己寻找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懂得展示。整节课由“狼嗥”引起,最后又由“狼嗥给人类的启示”结束,整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是如此懂得完美有机。“让每个学生的梦想、激情、个性都得以张扬;让每个教师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每个生命都享受到做人的尊严;让每个教师都能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这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的生命内涵,也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我觉得王老师着一点做的很好。
两节课都能做到师生对话、师本对话、生生对话。在这三种对话过程中,一个老师的文学功底和专业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听过了徐州一中王老师的课之后,才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课堂,才知道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有魅力,学生原来这么有潜力,我们的语言这么完美悦耳,课堂可以这么生动有趣。他的这种认真构思、立意求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学习。
【摘要】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讲课风格,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何高效的驾驭好课堂,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分别去演绎,真是别开生面、异彩纷呈。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互动多媒体阅读品味
一年一度的“同课异构”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并且圆满杀青。两位老师各有千秋。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文本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同样是讲授《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文本。我校的张老师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以导学案为蓝本,深入探讨研究,解决导学案的。而徐州一中的王老师则技高一筹,在没有学案的情况下,将所有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点面结合的方式,引导开来。同学们在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质疑、解疑,领会文本主旨的本领。在学习中进步,在比较中找差距,这也许是每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学校办学要有特色,教师成长更应该有个性。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请多给老师们一点施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多多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
两节课的共同点是都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位语言,把握作者情感。同时两位老师都有一定的范读。指引学生学会泛读、精读、品读,学会在阅读中品味领悟。我觉得这点两位老师都做的非常好。因为我觉得读书声是每节语文课都不能少的环节,缺少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残缺的不完美的。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单纯的追求语文课堂的新式多样,尽搞些花把式。盲目追求新奇的同时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授课者与听课者互动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授课者与听课者互动,做到授课者、听课者、学生信息对称,听课评课活动才能有其实效性。任何一节课都是教学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听课评课活动的实效性取决于我们对课堂背景的针对性的了解。
教学的价值在于追求有效。有效指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课堂活动内容的价值,关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这次评比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可谓是颇具匠心,思路清晰,追求实效。二位教师都突现各自的特点,
张老师的这节课,以导学案为蓝本,涉及到课前预习、文本研习、品位探究、巩固练习四个环节。整体结构清晰明了。文本研习中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很好。因为现在好多人团体意识、互助协作意识非常淡薄。在品位探究的过程中渗入学法指导和高考意识也不错,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的高中生特别是高一、高二的学生,缺少时间紧迫感。当天和尚撞天钟的现象太普遍。我觉得从高一学生进校第一天就要渗入高考意识,让学生有紧迫感,以免整天懒懒散散、随随便便、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但是我觉得张老师有些受导学案的拘泥,很少往外拓展延伸。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导学案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发挥。由于受导学案的限制,课堂上各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联贯性,整节课显得不紧凑,学生也是机械的回答问题。这样以来老师和学生的潜力都得不到充分发挥。我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师生都应该正确的对待导学案。导学案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用的,老师不应受限制于导学案。
王老师谆谆而谈、从容淡定的指引学生学会了欣赏、品悟文章内容和主旨。整篇文章以狼的嗥叫引起。王老师就是从这一“狼嗥”入手。以“狼嗥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为切入点,进而设置悬念,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由“狼嗥”引入到“这声狼的嗥叫对不同的人或物的影响”上来,再到“这声狼的嗥叫对作者的影响”,以至引深到题目“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怎样像山那样思考”的话题上来,从而深入到对文本主旨的探讨。明确了文本主旨之后,指引着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尊重自然的现象。使教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最后升华到对人性的探讨上。在自然界中人只要有欲望存在就有杀戮存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人类绝非是自然的主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尊重的、客观的、长远的、深沉的。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整个教学环节有机的连接在一起,整体感较强。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知不觉的自己寻找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懂得展示。整节课由“狼嗥”引起,最后又由“狼嗥给人类的启示”结束,整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是如此懂得完美有机。“让每个学生的梦想、激情、个性都得以张扬;让每个教师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每个生命都享受到做人的尊严;让每个教师都能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这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的生命内涵,也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我觉得王老师着一点做的很好。
两节课都能做到师生对话、师本对话、生生对话。在这三种对话过程中,一个老师的文学功底和专业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听过了徐州一中王老师的课之后,才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课堂,才知道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有魅力,学生原来这么有潜力,我们的语言这么完美悦耳,课堂可以这么生动有趣。他的这种认真构思、立意求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