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现结合初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简要陈述一些浅见
一、重新定位"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作为人必须是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再认识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思品课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现在很多的学校德育工作都扮演着"消防队员"的角色,那里有火情就灭那里。主动性不强,预见性缺乏。甚至认为爱国主义是上级的要求,被动式地执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时下现状。而作为德育教育重要载体的思品课堂,可以说从未得以真正的开发。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点缀"或可有可无。作为时下思品课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确有些吃力,一是为师者做不到"三正",二是长期形成对思品课堂的偏见"思品课堂就是讲大道理,不实际",三是应试的需求或压力。因此,改变爱国主义教育"冷现状"可以从思品课堂着手突破,疏通教育的渠道,让思品课堂充分发挥其思想性的重要作用。
2、爱国主义教育高于分数主义
学校要生存,分数是需要的。但一位追求分数并将其最为生存发展的理由是一种短视。分数永远只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暂时性指标,决不是惟一的标准。思品课堂也需要分数,但如果只停留在"读读划划背背",就难免有"枯燥、无聊"之嫌。思品课堂的人文性、综合性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分数只是时下的"游戏规则",学生思想的洗礼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所激发的学生主观能动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三.多措并举,全面活化教育形式,有效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绝不能因循守旧地开展空洞式说教,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一是采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教育引导。就是充分结合教学中的各类爱国人物和典型事迹来充分感染学生,有效激发和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把历史与国情相结合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内容之后,笔者先是借助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再向学生播放祖国山河壮丽的纪录片。再向学生讲述晚清时期的泱泱大国,在外国的"坚船利炮"和铁蹄蹂躏之下,民无人格、国无主权、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而"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兄弟阋墙、狼烟四起、国无宁日、民不聊生。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从巨大反差之中充分感受到"弱国无外交""落后挨打"的历史社会道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三是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在关于"青少年的责任"内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认知特点和具体事例,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合作讨论,使学生从中懂得个人与祖国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明白"读书报国"的社会道理,从而真正明白只有能够肩负起一定的担当和责任,才是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爱国主义如何进思品课堂
1、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节日教育(例如清明扫墓、五四、国庆等)、影视教育、讲座教育、图文教育、活动体验教育等等。那种认为贴几张图片、开一场讲座、搞一次活动就等于爱国主义教育那是非常可笑的。时政的敏感性是思品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在突发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起,思品课堂上"不平静的2008,中国加油!"系列主题活动应运而生,报纸变成教材,讲台变成了宣讲坛,演讲、图文展、倡议书、辩论赛、心愿墙、板报、手抄报、爱心捐物捐款等等,师生一起激动,一起愤慨,一起洒泪,国歌的声音在思品课堂洪亮唱起,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学生自发的渴求。这样的教育是激动人心的。
2、巧妙驾驭爱国教育,落实爱国主义行动
突发事件的教育点燃了思品课堂的教育激情。学生有了需求,教师要因势导之。爱国不需要轰轰烈烈,爱国从爱校、爱自己开始。于是开始教育学生,要珍惜好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平常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而此时的教育确是力拔千斤。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开始自觉,从上交的作业,从听讲的神态,从弯腰拾起校园的废纸等等,学生的行为在悄然发生改变。思品课堂的魅力如发酵般迅速膨胀,学生翘首以待新课堂的到来,渴望老师多讲一点。这就是思品课堂的变化,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在思品课堂开了花。
五、爱国主义教育在思品课堂外的延伸
汶川大地震之后,学生的爱国情绪空前高涨,出海报、办图展、系绿丝带、捐款等等,凡能做到的学生们都做了。学生们甚至对我提出了校外活动的建议,用烛光寄托我们的思念,同时感染身边的人。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们组织很成功,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为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站好课堂主阵地外,还必须注意课堂外的延伸。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现结合初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简要陈述一些浅见
一、重新定位"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作为人必须是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再认识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思品课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现在很多的学校德育工作都扮演着"消防队员"的角色,那里有火情就灭那里。主动性不强,预见性缺乏。甚至认为爱国主义是上级的要求,被动式地执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时下现状。而作为德育教育重要载体的思品课堂,可以说从未得以真正的开发。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点缀"或可有可无。作为时下思品课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确有些吃力,一是为师者做不到"三正",二是长期形成对思品课堂的偏见"思品课堂就是讲大道理,不实际",三是应试的需求或压力。因此,改变爱国主义教育"冷现状"可以从思品课堂着手突破,疏通教育的渠道,让思品课堂充分发挥其思想性的重要作用。
2、爱国主义教育高于分数主义
学校要生存,分数是需要的。但一位追求分数并将其最为生存发展的理由是一种短视。分数永远只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暂时性指标,决不是惟一的标准。思品课堂也需要分数,但如果只停留在"读读划划背背",就难免有"枯燥、无聊"之嫌。思品课堂的人文性、综合性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分数只是时下的"游戏规则",学生思想的洗礼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所激发的学生主观能动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三.多措并举,全面活化教育形式,有效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绝不能因循守旧地开展空洞式说教,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一是采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教育引导。就是充分结合教学中的各类爱国人物和典型事迹来充分感染学生,有效激发和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把历史与国情相结合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内容之后,笔者先是借助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再向学生播放祖国山河壮丽的纪录片。再向学生讲述晚清时期的泱泱大国,在外国的"坚船利炮"和铁蹄蹂躏之下,民无人格、国无主权、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而"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兄弟阋墙、狼烟四起、国无宁日、民不聊生。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从巨大反差之中充分感受到"弱国无外交""落后挨打"的历史社会道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三是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在关于"青少年的责任"内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认知特点和具体事例,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合作讨论,使学生从中懂得个人与祖国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明白"读书报国"的社会道理,从而真正明白只有能够肩负起一定的担当和责任,才是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爱国主义如何进思品课堂
1、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节日教育(例如清明扫墓、五四、国庆等)、影视教育、讲座教育、图文教育、活动体验教育等等。那种认为贴几张图片、开一场讲座、搞一次活动就等于爱国主义教育那是非常可笑的。时政的敏感性是思品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在突发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起,思品课堂上"不平静的2008,中国加油!"系列主题活动应运而生,报纸变成教材,讲台变成了宣讲坛,演讲、图文展、倡议书、辩论赛、心愿墙、板报、手抄报、爱心捐物捐款等等,师生一起激动,一起愤慨,一起洒泪,国歌的声音在思品课堂洪亮唱起,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学生自发的渴求。这样的教育是激动人心的。
2、巧妙驾驭爱国教育,落实爱国主义行动
突发事件的教育点燃了思品课堂的教育激情。学生有了需求,教师要因势导之。爱国不需要轰轰烈烈,爱国从爱校、爱自己开始。于是开始教育学生,要珍惜好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平常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而此时的教育确是力拔千斤。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开始自觉,从上交的作业,从听讲的神态,从弯腰拾起校园的废纸等等,学生的行为在悄然发生改变。思品课堂的魅力如发酵般迅速膨胀,学生翘首以待新课堂的到来,渴望老师多讲一点。这就是思品课堂的变化,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在思品课堂开了花。
五、爱国主义教育在思品课堂外的延伸
汶川大地震之后,学生的爱国情绪空前高涨,出海报、办图展、系绿丝带、捐款等等,凡能做到的学生们都做了。学生们甚至对我提出了校外活动的建议,用烛光寄托我们的思念,同时感染身边的人。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们组织很成功,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为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站好课堂主阵地外,还必须注意课堂外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