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精炼,含意深邃,韵味无穷,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诗词在我国文学体裁中是最美丽的。诗词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新课标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捕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从根本上讲,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呢?现结合多年来的古诗词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已浅显的看法。
  1初读诗词,感悟大意
  学习诗词的最重要方法就是“知诗人、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教学诗词前,一定要让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有一定的了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耐作”。”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了解了作者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对理解作品及作者所丧达的情感会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诗词的初读感知、了解诗意应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初读古诗时,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边读诗词边用相应的符号圈注出阅读中遇到的障碍,要求读正确、流利,并根据有关作者的简介及对时代背景的了解,知道这首诗的大概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过程中。可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字词句,可以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一遍遍的品读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或通过工具书,选择合适的意项,重点词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也就很容易明白了。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已的话把领悟到的句子意思说出来,并适时加以引导,传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诸如结合注释、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诗词学习的主人。
  2细读品味,激发情趣
  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深奥苦涩的。为此,小学古诗教学激发学生的情和趣是关键,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悟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词达到这两个目的很重要。在学生初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发自内心去美美地朗读,从而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美读中领悟诗人创造的“诗情画意”。诗为言情,无情不为诗,没有感情,就相当于诗没有了灵魂。教学古诗词,必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不一定能准确地体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情时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适时巧妙地点拨,必要的讲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教《石灰吟》时,就要通过讲述于谦为老百姓平反数百件冤案,以及于谦被人陷害后抄家时家里一贫如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体现出的于谦的两袖清风、高风亮节。教学《墨梅》时,则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爱闲主义思想感情。这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激发想像,进入意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诗贵悟”,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是可以做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想像诗的意境,进而才能领悟诗中蕴涵的情感、感受到诗的优美。这也是诗词教学的难点。为丰富诗词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应让学生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想像,让每一个诗句的物景都活起来,形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并设身处地地观其形、听其声、闻其味、解其质,直到循境入情,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诗词的画面中,变成诗人: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感诗人之所感。把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起来,就能把握诗的意境、情致。
  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意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从而真正品味到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艺术美。
其他文献
评价一堂语文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标准有多方面,如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看语文课堂是否关注了人文精神,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是否根据学生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做到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1学习与
期刊
新课的导入如戏剧的序幕,预示着主题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效果如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恰当的引子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会像磁石般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住学生,有利于学生启动思维的齿轮,尽快进入学习意境。笔者在教学时特别注重教法的探索、研究、归纳和积累。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在此就如何导入新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设置疑点,制造悬念  “学
期刊
1计算错误的原因  1.1心理方面的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1.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对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
期刊
这是下午的第二节英语课,连我都感觉很累,打不起精神,但还是“强颜欢笑”走进课堂。  T: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五年级的好朋友、它就是There be句型。  Sl:Miss Yang,我知道哪些是be动词。  S2:Me too.  【思考】他们都骄傲地举起了小手,都想在我而前好好表现一下。一下了热闹起来的课堂,瞬间将我快熄灭的激情重新点燃!  T:朱奇,你来说说哪些是be动词?  S:就是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科学定位意味着:①汉语是我们的民族语言,足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骄傲、去自豪、去传承发展;②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糅合的、融合的,而不是简单的人文性+工具性,在人文熏陶的同时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才是新课标的要求。这就是说,“讲文”内涵的本身充满了情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
期刊
在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中 ,评价手段正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如今,口头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是教育,所以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激励猜想,培养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各种设想,提高学生构建新的教学图景的能力。猜想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较高思维方式,对于探索性或发现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
期刊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年龄越大,那些刨根问底的牛犊们越来越少,他们似乎“文静”了许多。殊不知这是一种危险信号,从表面的安静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胆怯、冷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永保大胆质疑的勇气和热情呢?  1激发兴趣,让学生生疑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把语文知识放在一
期刊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对美术欣赏这一学习领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的基层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认为只要能教会学生画两笔,就是完整的美术教育了,致使中小学生美术欣赏知识缺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艺盲”。在中国,似乎只有专攻美术专业的学生才能懂得怎样欣赏艺术作品。这种较为普遍的观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的国民素质。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孩子有在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经历的人数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到什么程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作文可以得以体现。然而,现实教学中,许多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无法感悟写作的真谛,为了促进作文教学由搜肠刮肚到“我手写我口”,使学生将作文当作倾诉心声的载体,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妨采取如下三步教学法,则能起到妙笔生花之效果。  1摘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要达到文从字顺地进行
期刊